当前位置:首页> 钢琴技巧 >文化的符号、灵动的声音:高为杰教授音乐创作与作曲理论在西方学界的受融与传播

文化的符号、灵动的声音:高为杰教授音乐创作与作曲理论在西方学界的受融与传播

2022-05-21 04:13:01

提示点击上方"琴形影"马上关注我们!


写在前面:

近年来,我开始关注中国当代作曲家的音乐创作,也尝试从学术研究的层面对我国本土作曲家的作品做一些国际传播。按照这一思路,在关照中西作曲家在技术、观念、语言等不同维度的对话基础上,我将落脚点至于中国当代作曲家对西方作曲技术与音乐语言的接受与自我创新方面。高为杰先生作为中国本土作曲家、理论家的杰出代表,在音乐创作与理论研究两方面均有很高的建树。根据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高先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成熟且完善的音乐理论体系,且有效地运用于乐创作。通过研读国内学者有关高先生音乐理论体系的著述,颇能引起我兴趣的是高先生对西方作曲技术理论的深入解读与个性化创新方面,因此,高先生的音乐创作也自然成为我有关中国当代作曲家研究的起点。在过去的三年中,我以高先生的室内乐为落脚点,在北美高校和欧洲的学术会议上对其创作与理论成果做了一些学术性传播,得到了相关西方作曲家与学者的关注。在高先生八十寿辰之际,我将此整理成文,望学界前辈与同仁圈点。 


 01

对话与深化西方作曲理论


       

         上世纪90年代,高先生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刊发了论音阶的构成及分类编目的文章,系统化地阐释了音阶类型的可能性。随后,他在其室内乐作品《路》(为小提琴与钢琴而作,1996)中实践了非八度循环周期人工音阶,并在《音乐创作》上刊发文章,详细阐释了这一音乐的构成与运用,揭秘了该作的音高体系。关于音阶的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可以说是高先生对德彪西、梅西安等西方作曲家开辟人工调式音阶这一作曲技术的继承与深化,在此过程中,高先生打破以八度进行循环的传统,探索了音阶构成的更大可能性空间,并付诸于作曲。高先生关注的另一大西方音乐理论则是巴比特的音级集合配套理论,作为无调性音乐创作中深层结构的音高组织要素,音级集合被作曲家们广泛使用。高先生通过缜密的数理逻辑计算,在巴比特整体配套的理论基础之上提出了自由配套部分配套的理论,探寻了不同集合间的深层关系以及相互配套的更大可能性。

《冬雪》   作曲:高为杰      演奏:高平   


        20152月和201611月,我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音乐系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音乐学院与师生们介绍了高为杰先生的这两大理论体系,讲座题目分别是中国文化符号与西方作曲技术在高为杰室内乐创作中的融合西方音乐理论在中国的受融:以两位作曲家为例。在宏观概述西方音乐理论在中国的受融与发展之后,我重点从音级集合组合的可操作性这一视角谈及了高为杰先生如何将勋伯格提出、经巴比特发展的音级集合配套理论进行再度创新,并以《路》为例,谈及了高先生对于非八度循环周期人工音阶的创作实践。高为杰先生对西方作曲理论的深化与创新得到了国外学者与作曲家的高度认同,哈佛大学音乐理论学科带头人哈斯蒂教授激动之下在海报上与高先生隔空对话,写下很荣幸听到如此美妙的音乐这一话语,并赠予给高先生。

 

哈佛大学高为杰作品分析海报  Hasty主任亲笔留言:

Happy to Snow your beautiful music!

赠高为杰先生      


 02

寻觅中国文化与西方音乐语言的平衡点


        

   用西方作曲技术建构作品,本土风格何以呈现?这是中国作曲家一直以来尝试探索与突破的领域。对于高先生而言,他始终从中国文化中找寻灵感,探寻本土化因素与西方音乐语言之间的平衡。具体而言,高先生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引入中国古诗词,深化作品意向。比如,其钢琴作品《冬雪》引自柳宗元的《江雪》,《路》引用了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山居》(民族室内乐)的灵感来自王维的诗词《山居秋瞑》等。需要指出的是,高先生并非一味地效仿西方标题音乐的叙事性写作手法,而是以具体的西方作曲技法与诗词意向实现互文性表达,从而达到随物赋形、求其神韵的审美意境。比如,高先生曾对《山居》的作曲技法与人文意境描述如下:山居的景物与生活,既是极简又是丰富的,让人进入所谓天人合一宁静致远的境界。因此我在乐曲中尝试一种极简主义(minimalism)的风格,只以有限的几个音的重复,用支声手法在这些音上按一定的数控节律拉出旋律(非主题)分配给不同乐器,虽然形成多声线条,但本质上是单声音乐。这里当然有山水环抱的意象联想,但更着重表现的是人在此种自然环境中心无羁绊的沉思冥想。显然作曲家在此以极简主义的作曲技法呼应山居中静谧的生活,从而实现音乐与人文在审美上的互通。二,从演绎角度探寻中国元素的声音,比如将京剧中的节奏动势、唱腔式的滑奏、古诗词的吟诵等元素运用于创作与演绎,以无调性的音乐语言传递中国文化的符号。三,以不同的音型姿态写意绘景,与画面联觉,传递声景。


哈佛大学2015中国钢琴百年作品展中高为杰《冬雪》展柜


        20158月,在哈佛大学哈斯蒂教授组织的中国当代音乐多维研究学术工作坊上,我以高为杰室内乐创作中的诗性:中国绘画、诗歌与语言音调的交融为题做了发言,并邀请茱莉亚音乐学院小提琴演奏博士茱莉叶·葛瑞林对《路》中的滑奏片段、华彩段等进行现场演绎,大家共同探讨了以西洋乐器传递中国声音的可行性空间。20177月,在第九届欧洲音乐分析大会上,我进一步以传统审美对中国当代音乐的符号学贡献之分析为题,探讨了高为杰先生在《冬雪》、《路》这两部作品中如何通过具象的手法实现意向的符号表达。在提问环节,与会学者指出在音响层面,高先生描写的鸟鸣声有别于马勒模仿的鸟鸣声,并进一步追问以何样的手段塑造这一场景的。我从高先生将中国文化中的动势、音调与西方音乐语言的融合这一视角做出了回应,阐释了本土文化沁润下的音响建构的多样手段与立体化空间,引起不少与会学者的共鸣。的确,高先生一直在音高体系、文本结构、音响音色等不同层面寻觅中国文化与西方语言的平衡点,探寻二者融合下的新声音。

 

郑艳在哈佛讲座分析《冬雪》


 03

视觉与听觉的灵动:作品手稿与音乐创作的国际传播


        高为杰先生的音乐创作与理论体系在被学术研究领域得以关注的同时,其创作还以作品展、音乐会的形式得到更加多元的传播。       

        2015年,正逢中国钢琴音乐走过一百年,哈佛大学音乐图书馆以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发行的《百花争艳——中华钢琴100年》为蓝本,举行了中国钢琴百年作品与手稿展,高为杰先生的钢琴作品《冬雪》被纳入展览。借此机会,高先生把此作的手稿赠予给了哈佛音乐图书馆。根据中国钢琴音乐风格的变迁与历史语境的衍变,此次展览共设五个展柜,分别以源起、发展、融合、、当代作为主题。高先生的这部作品被列为当代钢琴作品展柜的压轴之作,与赵元任先生创作的中国第一部钢琴作品《和平进行曲》在此次展览中首尾应和,颇具历史意义。

哈佛大学图书馆收藏《冬雪》手稿证书


        更需提及的是,在钢琴作品展出期间,哈佛音乐图书馆还策划了一场校园里的中国钢琴作品音乐会,邀请了在校的两位学生上演了八部中国钢琴作品。一位是曾获第15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大赛钢琴组银奖的本科生黎卓宇(George Li),另外一位是哈佛大学与新英格兰音乐学院联合培养的学生亚历山大·贝尔(Alex Beyer)。音乐会于2016213日在哈佛大学学院楼(University Hall)举行,高为杰先生的钢琴曲《冬雪》作为上半场的压轴之作由贝尔演奏。这是哈佛师生们第一次较为集中地品读中国钢琴作品,此次音乐会也得到了哈佛校报和波士顿当地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20181月,茱莉亚音乐学院举行了以当代中国——一场中国作曲创作的盛典为主题的聚焦”(FOCUS)音乐节,30余位定居在中国大陆的作曲家的作品在此上演,中国音乐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再掀波澜。高为杰先生的《思蜀》(2017)位列其中,于2018125日在彼得··夏普剧院(Peter Jay Sharp Theater)进行了纽约首演,由茱莉亚音乐学院的学生克洛伊·(Chloe Hong)担任大提琴、理查德·(Richard Fu Yu)担任钢琴。乐曲的源头可追溯至《蜀宫夜宴》中描写的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宫廷歌舞的场面,据高先生本人介绍,这是他看到一篇写《蜀宫夜宴》创作并演出35周年的文章,勾起当年的回忆,怀念当时一起合作的两位师友俞抒先生和朱舟先生,故用《蜀宫夜宴》中的一些曲调素材写成的这首《思蜀》。曲名反用成语乐不思蜀,因伤怀故人而思蜀。我有幸亲临了此作的现场演出,两位演奏者以精湛的技术诠释了中国历史与音乐文化的声音,令人振奋不已。

 


以手稿与乐谱为视觉文本的展览盛宴终将结束,音乐会形式的听觉盛宴也会在时间的流淌中化为历史,而这些视觉与听觉符号则已沉浸为中华音乐文化的精髓在西方音乐学界中回荡。一场展览、一场音乐会、一场讲座亦或是一场学术工作坊,带来的是中西作曲家与学者于不同层面的积极对话,这将势必在历史的长河中继续发挥效应。高先生的音乐创作与理论研究成果,无论是作为作为流动的音响符号还是视觉的理论著述,它们传递着中国文化的声音,记载着中国音乐的历史,折射出中华民族的精华。谨以此文献给高先生八十寿辰,祝愿先生的创作与学术之路常青!



···END···



长按扫描二维码,

关注【琴·形·影】


关于【琴•形•影】

About  Sound\Body\Image


我们相信影像的力量

我们相信音乐的魅力

我们感知诗歌文学的精髓


期待琴·形·影更多的精彩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购买乐谱及CD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