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钢琴技巧 >岭南工艺溯源

岭南工艺溯源

2022-05-12 19:53:51

广府人主要由早期移民与古越族杂处同化而成。广府民系文化特征以珠江三角洲最为突出,既有古南越遗传,更受中原汉文化哺育,又受西方文化及殖民地经济因素影响,具有多元的层次和构成因素。

南越王墓是岭南地区汉墓中出土文物最多、考古收获最大的一座。它的发现,为研究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的开发、物质文化的发展、南越历史,以及广州早期城市的历史发展、汉越民族文化的融会等,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南越王墓出土珍贵文物1000多件(组),有15位殉葬人,岭南地区发现年代最早、规模最大、陪葬物最丰富的汉初古墓,也是唯一的一座全用石块砌建而成的、首次出现壁画的彩绘石室墓。墓中出土文物尤以铜器和陶器最具南方越族文化的特色,有青铜编钟乐器3套,铜鼎36个,铜镜39面,以及金印3枚,出土玉器240多件。

南越王墓中出土文物

广府民系分布的地域西江、北江流域及珠江三角洲在广东是封建文化最早开发的地区。两宋以后,珠江三角洲的开发已初具规模,到了明代,是当时岭南著名的粮食和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顺德、南海、中山、番禺等地基塘农业驰名于世。多层次的农业经济架构,又有广州这个世界贸易大港为依托,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市场广阔,产销活跃。明代后期,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商品化倾向日渐明显,成为岭南最活跃、最具商品意识,因而最富有反传统精神的地区。广东近代工业的新兴产业,主要从19世纪末叶从珠江三角洲一带兴起。经济发达推动了文化的兴盛,珠江三角洲地区从宋代以来,人文兴旺,一直居于全省人才优势的地位。广府文化的中心城市广州,、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建筑、艺术、宗教、戏剧、音乐、文学、绘画、工艺、饮食、园林、风俗等各个文化领域,处处表现出悠久的历史渊源和鲜明的个性,给人以多层次、立体的和丰富的感受,使广府文化在广东各民系文化中占有优越的地位。

 广府人由于最早受到海外,尤其是近代西方先进文化思想的影响,得风气之先,加上强悍的民性,冒险、创新的气质,因而反抗性和斗争性也特别强烈,在中国近代史上,精英继出,在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新中国以及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中,有一种“敢为天下人先”的最为宝贵的性格特征。

    节俗婚嫁 

   在节俗上,既有对中原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其地方特色。在广州,有除夕花市。南汉时就已有之,到19世纪中叶,花市例定在除夕前几天举行,花木  涌入城市,十里长街,市民结伴“行花街”,热闹非凡,至今越办越旺,发展到  珠江三角洲的许多城市都有此俗。番禺的飘色游艺活动,珠江三角洲各地的生  菜会(取发财之谐音)、波罗诞、郑仙诞、金花诞、何仙姑诞、日娘诞、盘古王母诞、鱼花诞、田了节、龙母诞等,内容多与祭祀本地神仙以及发财致富、出航平安等主题有关。反映了广东风俗文化的深层结构的品格。婚姻习俗上,旧时既接受了汉族的封建婚姻制度,在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城乡,还存在不落夫家和自梳女的风俗,前者保留古越族遗风,女子出嫁后,除了年节、庆贺、吊唁等红白喜事以外,一般不回男家,而长住娘家。后者是一些女子为了独立谋生和摆脱封建婚姻的束缚而宣布自梳,终生不嫁。这种婚俗,既是古老婚俗的变异,又具有个性解放的色彩。建国后,这两种婚俗已渐而绝迹了。

  饮食风俗  

    广州的饮食文化享誉海内外。粤菜是我国的四大菜系之 一,其特点是善于在模仿中创新,用料广博,选料珍奇,配料精巧,做工考究,讲究“镬气”,注重形象,品种繁多,五味俱全,浓淡适宜。粤菜善于博采众长,根据    广州的气候、物 产条件进行改造,体现了岭南文化融通善变的韵味。粤菜中,飞禽走兽、山珍海味、野菜山花,皆可入肴,著名的“”、“菊花三蛇羹”、“上汤焖禾花雀”、“红烧果子狸”、“瓦钵炖禾虫”、“开煲狗肉”、“粗盐焗乳鸽”,成为公认的美味佳肴。鸡的菜款既多又可口,更显粤菜的制作功夫。广式饮菜,兴起于19世纪末的广州,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众化茶楼兴起,渐而蔚成风习,扩展至珠江三角洲城镇及西、北江流域沿江城镇。茶楼的点心精美而又丰富,常见的如蛋挞、蛋盏、蛋散、干蒸、烧买以及各类粥品。改革开放以后,引进许多西点,食品更为新潮、精美。

  民居习俗

  广府早期的民居建筑,较为明显受到江南地区建筑模式的影响,官僚地主常常是四五代人聚族而居,建立封闭的建筑群。珠江三角洲民居的大中型住宅基本格局为“三间两廊”。有地位人家以镬耳风火墙为特色。 砌墙材料有三合土、卵石、蚝壳、砖等,清代以后多用青砖。清末在广州的西关民居密集的环 境条件下,形成的独特风格的西关大屋民居。内部布局紧凑,间隔灵活,正立面之门以“三件头”(脚门、趟拢和大门)、水磨青砖墙面、花岗石墙脚等构成其外表风貌。近代受西方文化影响,在侨乡出现有异国风格的碉楼,在城市出现别墅式居宅,在商业繁华的城镇街道两旁出现骑楼。均是开南国建筑风气之先。

  戏曲音乐 

    粤剧以粤方言演唱,是广东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粤剧是由多种外来戏曲声腔和本地土戏、民间说唱艺术不断融合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以后又在伴奏乐器上大胆采用了一些西洋乐器,大大增强了烘托唱腔和戏剧动作的效果。20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粤剧演员有被称为“粤剧四大家”的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廖侠怀等。红线女所创的“红腔”近半个世纪以来影响最大。以粤语演唱的曲艺品种,有粤曲、木鱼歌、龙舟歌、南音和粤讴等。广东音乐是产生、流传和发展于珠江三角洲一带以及粤西广府方言区的纯器乐演奏的民间音乐。19世纪60年代起,严老烈等代表性人物,运用带规律性的使用装饰音和“加花”的旋律发展法创作改编出《旱天雷》、《倒垂帘》、《连环扣》、《饿马摇铃》、《雨打芭蕉》等有独特风格和地方色彩的著名乐曲,标志着广东音乐作为乐种的形成。

    由于广府文化在广东民系文化中的突出地位,因此,广府文化在各个领域中常被作为粤文化的代称。如广州话称为“粤语”,广州方言歌统称为“粤讴”;广州戏剧音乐分别称为“粤剧”、“粤曲”、“广东音乐”;广东饮食文化体系中虽有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之分,但“粤菜”常用以指广州菜;广州工艺品的重要品类被称为“粤绣”、“广彩”、“广雕”等。

广州的象牙雕刻

广州牙雕的出现比中原地区稍晚,始于晋代,亦有2000多年历史。在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文物中有一捆5支大象牙,最大的长达126厘米。据鉴定,象牙的产地是非洲,可能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来的。另外还出土了刻画象牙卮、象牙算筹和残牙雕器等。可见这些象牙是进口雕刻作原料之用,如果鉴定属实的话,那么,广州牙雕的历史就要大的推前了。过去岭南人,特别是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人视象牙为吉祥之物。认为可以“辟邪除秽”。这里介绍的牙雕是指象牙雕刻。广州的象牙雕兴盛于明代后期,经过历代的发展,逐渐成为广州的著名特产。  解放前,广州的象牙雕刻全部是个体作坊式经营,主要集中于大新路一带。解放后广州市政府为了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研究开发,提高和发展广州牙雕艺术,将这些小作坊组织成立了“大新象牙雕刻工艺厂”。从此,牙雕的技艺有了显著的进步,生产规模也有所扩大。 广州的牙雕兼有浓郁的东方民族色彩和精雕细刻的岭南风格,多以花木、山石、龙舟、宝塔、蟹笼等岭南山水景物为题材,擅长独特的镂空技艺。其中以镂雕象牙球、画舫著称,尤以镂刻精细多层象牙球最负盛名。雕刻艺术家们用一块完整无缺的象牙料,镂空成各种规格,层数不等的圆球,象牙球最小的仅二、三层,最大的有50多层,每层都刻上龙凤、花卉等各种图案,且能灵活转动。早在1915年广州牙雕艺术家镂雕的20层象牙球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工艺特种奖。迄今为止,广州象牙球镂雕层数已达45层。亭台大花舫也是著名的广州牙雕作品。花舫的船身以龙为造型,上有2-7层楼阁,舫上人物多达3000人,还有旌旗、灯饰等,栩栩如生,千姿百态,非常壮观。此外还有用整支象牙雕成的全牙雕、渔翁撒网、通雕蟹笼、古装仕女等。 广州象牙微雕也是举国闻名,在20世纪30年代初,广州著名的微雕艺术家冯公侠在一粒与大米一般大的象牙米上,刻出孙中山先生遗嘱全文154字。这些巧夺天工的微雕作品代表了广州象牙微雕的最高水平,令人叹为观止。

广州玉雕

   1983年在南越王墓中出土大量的玉器,其中有玉壁、玉盒、丝褛玉衣、玉印、玉佩、玉角杯等130多种“汉玉中的稀世之宝”。这些玉饰精品均经精雕细刻,构思奇妙、工艺精湛。这说明广州的玉雕工艺,在西汉时代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而广州的玉雕工艺兴盛于唐代中后期,亦有千多年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广州玉艺术继承了宋代巧色玉的传统,创造了“留色”的特技,显出了原玉的天然颜色,特别精美。到清代道光年间(19世纪初叶),广州玉雕工艺制造业已成行成市,而且出现了玉器工商行会组织。  广州玉雕艺人汲取各地玉雕技术,博采众长,与广州牙雕技艺结合起来,在品种、工艺、用料等方面创造出自己的风格。广州玉雕的原料多选自粤西信宜的“南方玉”。信宜玉呈草绿色,半透明,多自然斑纹,磨琢后晶莹通透,别具一格。广州玉雕制品有首饰品和摆设品两大类。首饰品有玉镯、戒指、耳环、玉坠以及以金银宝石镶嵌的玉饰等。摆设品有传统的花卉、人物、鸟兽、瓶罐以及玉球、花舫、宝塔等别具风格的高级工艺品。其中通雕玉球是广州玉雕艺人攻克玉石高硬度、难加工的产品,这种玉球构思独特,造型精美,多达20多层,大球套小球,厚薄均匀,各层转动自如,托在手上轻轻晃动,会传出玉石碰击的清脆声,而球上还雕上山水、花卉、人物、虫鱼、花鸟等衬花,形象生动逼真。其中一座18层吊缚双狮子母球曾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薄胎南方玉碗和玉雕小茶具也是广州玉雕中的精品,是中国玉雕艺术的珍品。

广木雕家具

广州木雕是广州传统雕刻工艺之一,它与北京的京式木雕,江苏的苏式木雕构成我国木雕艺术三大流派。广式红木家具是我国的独特产品。在实用意义上,它是家庭的生活用品,在艺术上又具有很高艺术韵味的工艺品。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红木家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象征,具有中华民族民俗的深厚内涵。  红木家具从古到今长盛不衰,昔日红木家具是尊贵与财富的象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红木家具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据史载郑和下西洋,曾到达越南、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和苏门答腊、斯里兰卡、印度和非洲东岸,给外国人带去丝绸和瓷器,而带回来的除了其他货物外,主要就是红木。郑和带回那么多的红木,原来目的是利用红木份量重来做压舱。红木运回中国后,一些能工巧匠把它用来造家具,于是便有了后来名扬海内外的“明式家具”。   广州红木家具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出现于明代,最初是不雕花的光身红木家具,到清代初期雕花工艺逐渐应用到红木家具的制作上,成为独特的木雕艺术。  广州把家具称作“家私”。广州人在居室建设中十分注重文化氛围,不管房子大小,宽窄,都要在有限的空间里摆设几件称心的家具。广州红木家具的特点是造型古朴典雅,雕工精细,打磨光滑,油漆明亮,结构坚固,经久耐用。广州红木家具多以酸枝、花梨等高级红木制造。也有使用坤甸木、菠萝格木等档次稍低的红木制造。红木比普通木材具有木质坚硬,耐热不变色,触摸清凉等优点,所以为厂家所喜用。广州红木家具的制作不用钉子,而是用入榫的方法。雕刻工艺有三种,即浮雕(又称凸花),通雕(或称通花)和刻线的沉雕(又称凹花)。传统花纹主要有云龙、梅鹊、竹节、葡萄、花草等。为了突出红木家具的古雅,一般都镶嵌玉石或有近似天然山水图画或美观花纹的云石和云田石。一些厂家还生产无任何雕刻的光身红木家具。这种家具给人一种古朴、明快、流畅的感觉,别具一格。广州红木家具的主要品种有床、八仙台、长台、镶石圆台、凳、镶石座椅、雕花座椅、单屏椅、茶几、博古架、书柜、屏风等。此外还有花瓶、瓶座、宫灯、神龛等工艺品。



粤绣(广绣)

广州刺绣以构图匀称,色彩斑斓,极富装饰性著称。十九世纪英国人波西尔在其著作《中国美术》一书中,曾对广绣作过介绍,并称赞道:“中国人长于刺绣花鸟,而广东人更精于此艺”。另外,广绣作品《睡狮》、《孔雀图》、《四角大花披巾》曾获得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奖。清代中叶许多外国商人慕广绣之名前来广州大量订购广绣,有的商人还带来外国国王肖像、像或一些图画照片进行来样加工订货。这说明广绣从清代起早已闻名海外,其产品行销海外,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在国内,不少广绣佳作,作为贡品贡献给历代皇帝。北京故宫博物院也收藏有不少广绣的优秀作品。  广绣大致分为两大品类:一是盘金刺绣,一是丝绒刺绣。盘金刺绣以金线为主,辅以彩线刺绣,金碧辉煌,灿烂夺目,雍容华贵。丝绒刺绣开丝纤细,色彩缤纷,绣出的花鸟尤其精美。广绣所使用的基本材料有线绒、真丝、金线、银线、金绒混合等几大类。近二三十年来虽然更多地使用尼龙等混合纤维绣料,但金银绣线和金绒混合绣等传统工艺依然最负盛名,深受人们喜爱,是广绣的代表。金银绣以其独具装饰性为艺术特色,构图饱满匀称,色彩辉煌,更显得作品的富丽华贵。长期以来,广绣以其绣艺精湛、品种繁多、技法善变,色调瑰丽、风格独特而享誉海内外。  广绣绣刺技法有“钉、垫、拼、贴、缀”五种。其中一些技法难度大,要求高,钉金垫浮绣的二针龙鳞和鱼鳞立体针法被认为是刺绣工艺中难度最高的针法。广绣由于技法多变,故适应性较广,表现力强,绣出的作品更显精细,品种繁多。

广州戏服

到了清朝中叶,由于粤剧和粤曲的繁荣,使广绣又增加了一类新品种——粤剧戏服。当时广州状元坊制作的戏服已享誉国内,连宫廷戏班也慕名前来定制。乾隆年间广绣业已成行成市,绣坊、绣庄多达50家,从业人员3000多人。  

朱义盛首饰

朱义盛”首饰,工艺精湛,虽“仿”而逼真,可谓价廉物美。尤其是中下层的妇女,在社交中支撑门面的需要。当一个社会处于贫富极度悬殊的状态之下,就势必会盛行“先敬罗衣后敬人”的风气,于是“朱义盛”就应运而生了。可以想象,在当时的茶楼里、戏院里、以及其它的公共场合里,定是金灿灿的一片,叫人眼花缭乱。金戒指、金项链、金耳坠、金胸饰……都在人们的身上争奇斗艳,尽领风骚!然而,其中有多少是真的?有多少是假的?听说,只要把首饰往墙壁上轻轻一刷,朱义盛首饰马上就会露出其铜器的本相。但是,说实话,谁有这份闲心去管它真与假?反正真金白银,未必人人有,而朱义盛首饰,却是你有我也有!谁都不傻,推己及人,只好心照不宣,于是乎,真亦假来假亦真,结果造就了一个“朱义盛”的世界。

 肇庆端砚

端砚是与宣纸、湖笔、徽墨并称的“文房四宝”之一,产于岭南端州。《石隐砚谈》有“端溪始于唐武德之世”一说。自唐以来,关于端砚的记载可谓史不绝书,历朝都有名砚传世。如唐代的“端州石渠”砚、“端州紫石”砚、宋朝的“玉带生”砚,清朝的“龙蛇”砚、“赤壁砚山”砚等,都是著名的端砚。端砚的砚石取自羚羊峡烂柯山端溪水东侧,石色青灰,微带紫蓝,唐朝诗人将其喻为“紫石”。石纹有翡翠、金银线、金星点、猪肝冻、火捺、焦叶白等;石中有眼,有青、绿紫、碧、白、黄、黑晕等颜色。石质细腻致密,滋润坚实。据说用端石制成的砚台有“磨之无声,贮水不耗,发墨而不损毫”等特点,“一紫砚可值千金”,历朝多为贡品。 端砚的文化内涵因历代名人的鉴赏、使用、收藏、题咏而不断丰富。唐圣历三年,武则天曾将亲书“日月合壁,五星联珠”端砚赐予狄仁杰。宋徽宗更是视之如宝,明诏限定到肇庆任官者每人最多拥有两方端砚。仁人志士如岳飞、文天祥,更看重端砚的坚实,并将其人格化以自喻。文天祥有句咏曰:“砚虽非铁磨能难穿,心虽非石如其坚。”表示自己永不叛宋的决心。骚人墨客如唐朝的李贺、柳公权,宋朝的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米芾,清朝的纪晓岚、阮元等,更因使用端砚而文思泉涌、下笔如神。附庸风雅而有占有欲癖者如乾隆皇帝,不仅留下38首提款端砚的诗跋,还将历代名砚尽量收进宫中把玩。从历史的经纬着眼,端砚已形成以自己为中心的特定文化圈,将此文化圈称为“端砚文化”恐怕并非夸张。


佛山陶瓷

石湾陶塑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河宕出土的一批该时代陶器,造型和花纹已经初显艺术性。但是,真正的艺术陶塑要延至唐代才开始成熟。据史籍所载,宋代艺术陶塑就已出口到南洋一带,明清以来更大量出口欧美。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说到:“石湾之陶遍二广,旁及海外之国。谚曰:‘石湾缸瓦,胜于天下’。”

  石湾陶塑的釉色,集宋代各名窑之大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而不施釉,直接以灰褐色陶土表现人物肌肤或动物羽毛的绝技,更是石湾陶塑的艺术专利。晚清石湾陶塑家陈渭岩对陶塑艺术的发展有较大的贡献,他运用景德镇的瓷塑和粉彩技术来彩绘石湾陶塑,使陶塑的表现力更为丰富;后来还借鉴西方的雕塑方法和石膏倒模技术,使作品更显真实。石湾陶塑的品种很多,有文物神仙、花鸟鱼虫、瓜果器物、园林建筑材饰和丧葬祭器等。


木板年画

早在宋元时期,广州、佛山一带已流行刻绘门神的习俗。这类门神早期直接在门板上手绘刻画,后来另置木板绘刻,大量复印,制成木版年画行销于市,供人张贴。

佛山木版年画创始于明代永乐年年间,历经清一代的繁荣,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家家户户年节必备之物,在东南亚及世界各国华人聚居地都有一定的影响,是华南地区年画产地的代表,因在广东佛山生产而得名



佛山剪纸

佛山剪纸除具有北方剪纸的共同特点外,还施以凿、衬、印、手绘等技法,形成了纯色剪纸、衬色剪纸、写色剪纸和铜凿剪纸。这些都和佛山发达的铸造业、染纸业分不开。 铸造业的发达,使佛山很早便有了铜箔生产。金属制箔业是佛山特有的手工艺。始于元末明初,至清代,由于能制作极薄的铜纸(俗称金纸),金箔、银箔、锡箔同时兴起,各行业均有会馆。金箔制作的刺绣线远销欧美。衬色剪纸中的铜衬剪纸就是利用佛山特产的铜箔刻成各种图案,再贴上各种色纸块而成。这种表现形式,在佛山剪纸中最富代表性。由于有金属铜的光泽,这类剪纸显得金碧辉煌、喜气洋洋,成为南方人特别是海外华侨,港澳同胞所喜闻乐见的民间美术品。 染色纸也是佛山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佛山是广东染色纸的惟一产地。佛山染纸业最鼎盛时期,有大小染店、染馆数百间,工人超过3000人,产品种类繁多达60多种。佛山的染色纸品,色泽鲜艳、能耐风雨、历久不变,此后发展为衬色剪纸。

狮头

狮头是广东省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品。始创于清代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的最大特色是造型生动传神,设色鲜艳美观,制作精巧坚固。狮头的造型,一般是双腮、圆唇、明牙、震舌,两边嘴角后面还有细腮和9只细翅。艺人们还别出心裁地设想出一只狮角,把它做成拳(头)角、(竹)笋角、(麻)鹰角、鳌鱼角,外形十分醒目,故有"佛山醒狮"之称。

彩扎灯色

佛山彩灯扎制精巧细腻,讲究灯面平滑自然,不露“廊骨”,并能防晒防水,适应各种环境展演,可保持较长时间的观赏效果。彩灯以佛山独有的铜衬剪纸作装饰,纹样丰富,金碧辉煌。佛山彩灯品类、灯型繁多,有富贵灯、龙船灯、宝塔灯、人物动物灯、亭台楼阁灯、花鸟虫鱼瓜果灯等等,白天五彩缤纷,夜间通透明亮,彩光艳丽。具有代表性的头牌彩灯,灯高数米,三层亭台楼阁,大灯中有小灯,主灯之外有衬灯,人物龙麒、瑞普彩鸟、宝塔莲座、彩凤交飞、山水书画集于一体,彩扎工艺之精美玲珑,堪为罕见。

广彩瓷

      广彩的全称是“广州织金彩瓷”。广彩的生产始于清康熙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当时广州工匠借西方传入的“金胎烧珐琅”技法,用进口材料,创制出“铜胎烧珐琅”,后又把这种方法用在白瓷胎上,成为著名的珐琅彩,这是广州彩瓷的萌芽。  顾名思义,所谓织金彩瓷,就是在各种白胎瓷器的釉上绘上金色花纹图案,仿佛锦缎上绣以色彩绚丽高雅华贵的万缕金丝,然后用800度低温焙烧而成。

作为广州彩瓷初期产品的珐琅彩,以其高贵艳丽的特色,备受中外富豪贵族的喜爱,清廷列为贡品,外国一些王室贵族派官员专程来广州求购。后来干脆由欧洲商人带来彩瓷图样由中国商人按要求制造,专供出口。那时广东商人从景德镇运来瓷坯,采用江西粉彩技艺仿照西洋彩画的方法加以彩绘,再焙烧而成。后来广彩艺人继承明代彩瓷的艺术特色,吸收西洋画法,绘上具有岭南地方特色的图案,逐渐形成独特的岭南艺术风格,并将许多图案固定下来,成为广彩的传统花款,例如花篮、龙凤、彩蝶、金鱼、古装人物等。最常用的构图是用花边图案围出若干形状各异的空格,在空格内绘以花卉、物景和人物。也有不设圈格,进行满花彩绘,表现一花多姿,百花齐放的画图。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成立了行会组织“灵思堂”。广彩产品亦分为艺术瓷和日用瓷两大类,欣赏艺术瓷的彩绘技法以国画画法为主,讲究技巧,笔工精湛,内容多为人物花卉,亦有外国油画的西方风景、人物和故事。日用瓷包括碗、碟、壶、盅等,加彩方法简单、豪放,富于民间装饰风味。  广州彩瓷的生产流程分为新样品设计,描线、填色、封边、斗彩、炉房等工序。构图设计讲究完整、统一、和谐,这是广彩最大的特点。随着新颜料的使用,彩绘颜色更加丰富,更加鲜艳。19世纪初,广彩开始仿照中国缎锦纹样作瓷器装饰,此技法称为“织地”,后用金水织地,发展为“织金地”且普遍用于各种瓷器,成为广彩花色的一种基础,形成了近代广彩“织金彩瓷”的特点。自从采用乳金作地色后,色彩更加灿烂艳丽,织金满地,金碧辉煌,逐渐形成了广彩“堆金积玉”的独特风格。岭南画派大师们与广彩的渊源殊深。19世纪末,20世纪初,岭南画家居巢、居廉、高剑父、陈树人等积极参与了广彩的技术研究和实践。高陈二人还开设彩瓷艺术室和瓷画厂,进一步提高了广彩的技艺。高剑父的学生刘群兴创作了150件“十二王击球”瓷箭筒,曾获1915年巴拿马万博会奖项。

广州织金彩瓷的风格不同于以景德镇代表的江西彩瓷,广彩的风格特点主要表现在:广彩是运用我国织锦图案的手法,以色彩艳丽、构图严谨、绘工精细著称;广彩利用各种颜色和金银水进行钩、描、织、填,宛如无数金银彩丝织于白玉之上,显得是那么光彩夺目、富丽堂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