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钢琴技巧 >民族乐器的“身份转换”

民族乐器的“身份转换”

2022-02-03 03:34:47



编者按

汇聚民智,分享大家对民乐深刻的理解和思考。无论您是职业乐手,还是在校学生;无论您是业内专家,还是民乐爱好者。只要您热爱民乐,并对民乐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研究,那就快来向我们投稿吧!中央民族乐团【公开征稿】栏目投稿题材不限、内容不限、形式不限。

征稿邮箱:zymzytzhenggao@163.com

本期挑选出的投稿作者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中国艺术时空》的杂志社编辑赵倩。

近年来,艺术行业的全球化来得异常迅猛,不少中国传统乐器广泛用于演奏西方经典,作者就从“二胡”这一乐器入手,为我们解读这种现象。


• 公开征稿第四期 


民族乐器的的“身份转换”

——从二胡曲移植西方乐曲现象说起



综观中国民族乐器的发展历程,恐怕没有一件乐器能像二胡一样,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就完成了从戏曲或歌舞的伴奏乐器向宏大舞台上的独奏乐器的转变、从三教九流手中的“乞讨之器”到大雅之堂上的艺术之星的转变,从西域胡人的游牧之器到中华民族的象征符号的转变。对于二胡艺术而言,这多重的转变,并非自我完成,而与二胡曲艺术生产的模式分不开:不管是专注于本土音乐元素的单线创作,还是立足本土、吸收西方的“互文性”创作,亦或是对于中外器乐名曲的移植,都极大地推动了这一乐器的多重身份转换的历史进程。

在二胡作品的生产中,对西方器乐作品的移植,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较为普遍的现象,出现了众多成功的作品,这些主要体现在对同为拉弦乐器的小提琴的名曲移植上,如:70年代的《野蜂飞舞》(里姆斯基·科萨科夫),80年代的《无穷动》(帕格尼尼),90年代的《引子与回旋》(圣桑)、《a小调协奏曲》(巴赫),2000年以后的《旋律》(柴科夫斯基)和《G弦上的咏叹调》(巴赫)等。

但是,当西方经典的旋律从二胡的弦上流出的时候,学界和社会对此是颇有微词的。虽然,对西方名曲移植的源头可追溯到刘天华在二胡演奏技法——揉弦上对小提琴的借用,移植的这些作品的炫技部分为二胡演奏者的技术训练提供了挑战和发挥空间,提高了二胡的乐器表现力,以及极大地丰富了二胡的曲库和艺术视野,但是,部分学者认为,这一做法对保持二胡的民族性具有不利的影响,而且用二胡演奏外国的乐曲似有“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或“崇洋媚外”之嫌疑。

笔者认为,中国民族乐器演奏西方器乐名曲,不是抛弃民族文化特色之举,而是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进程中,对中国文化艺术特色的推介和保护的重要举措,显示出中国音乐巨大的包容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是二胡艺术与时俱进的时代表现。

从文化交流的层面而言,外国的听众听到耳熟能详的乐曲经由中国的传统乐器——二胡演奏出来,会从听觉和文化上引起共鸣,就像“他乡遇故知”般亲切,仅有两根弦的乐器竟然将四弦提琴的曲子纯熟地演奏出来,这样超强的音乐表现力更会加深他们对于中国乐器、中国音乐乃至中国文化的兴趣;同时,中国听众的耳朵,在听惯了传统乐曲后,偶尔感受新鲜元素的刺激,同样能激起他们对于西方音乐和文化的求知欲望。一方是中国的民族乐器——中国文化的代表,一方是西方的经典名曲——西方文化的代表,在音乐响起时,两种文化齐聚在了二胡这件乐器上,使它同时也具有了新的身份——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交流和传播的使者。我想,这样的交流方式,不仅加强了不同音乐文化之间的理解,进而更好地明确了自我文化和异文化的价值和地位,能够达到如此双赢的局面,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在人类世界“已经到了一个必须尽快解决全球化和人类不同文明如何相得益彰的紧要关头”[1],我们不妨以这样的移植,通过这种特定的表达方式赋予一种乐器不同的文化身份,以使其担当起展现本民族文化、了解他民族文化的角色的功能。 

只是,这同时需要我们对东西文化的价值保持一种客观认识,费孝通曾发表过在当下经济、文化冲突中如何保护好本体文化的言论:“……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与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条件。”[2]可见,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同样需要“知己知彼”,在多元文化共存的语境中明白“我是谁”,知晓中国文化对于中国人身份的认同价值,才能更好地保持中国文化的特质。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达到对彼此文化价值的认同,既不崇尚他者文化,亦不妄自菲薄,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3]的世界文化大繁荣的局面。


[1]费孝通:《“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载《费孝通论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年第543页。

[2] 费孝通:《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载《费孝通论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年第526页。

[3]费孝通:《“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载《费孝通论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年第532页。

以上便是本期投稿人对于跨文化交流的理解,你是否认同呢?请留言告诉我们吧!

▪ 投稿须知 ▪


投稿邮箱:zymzytzhenggao@163.com

投稿的朋友请务必在邮件中附上您的作品、照片、联系方式、单位信息

声明:本栏目仅作为一个全民参与的民乐交流发布平台,不涉及出版、发行、稿费等相关事宜。如您的文章已公开发表过,请注明文章来源。

精彩回顾

民乐欣赏

重温《印象·国乐》之《大曲》作曲:姜莹【民乐欣赏 第五期】


乐谱共享

民族管弦乐《神秘的香料》作曲:刘畅【乐谱及音频免费共享 第五期】


公开征稿

我们为什么喜欢民乐?


在线购票

【峰行天下】唐峰与中央民族乐团音乐会


民乐论坛

点击此处进入论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