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钢琴技巧 >中国还有这些乐器,我猜你一定不知道.

中国还有这些乐器,我猜你一定不知道.

2022-05-07 19:46:17

日本筚篥演奏家东仪秀树与中国二胡演奏家贾鹏芳合奏「夏の終わりに」





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相传起源于一种叫做"石流星"的狩猎工具,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最初埙大多是用石头和骨头制作的,后来发展成为陶制的,形状也有多种,如扁圆形、椭圆形、球形和梨形等,其中以梨形最为普遍。埙顶端有吹孔,底部呈平面,侧壁开有音孔,从一个音孔发展到三个、五个、六个乃至八、九个音孔,也就是所说的埙。



北京天坛,神乐署陈列展示的中国古代乐器,三彩人头埙,唐代。


从周朝开始,人们就按照材质,将乐器分成金、石、丝、竹、匏、土、革、木,是为八音。比如我们非常熟知的二胡、古琴等弦乐器属于 " 丝 ",笛子、箫则属于 " 竹 "。



奚琴



二胡,始于唐朝,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二胡集中于中高音域的表现,音色接近人声,情感表现力极高,既适宜表现深沉、悲凄的内容,也能描写气势壮观的意境。1920年代二胡始作为独奏乐器出现在舞台上。在这之前,二胡多用于民间丝竹音乐演奏或民歌、戏曲的伴奏。


奚琴


始于唐朝,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二胡集中于中高音域的表现,音色接近人声,情感表现力极高,既适宜表现深沉、悲凄的内容,也能描写气势壮观的意境。


1920年代,二胡始作为独奏乐器出现在舞台上。在这之前,二胡多用于民间丝竹音乐演奏或民歌、戏曲的伴奏。


千百年来,随着时代发展和文化交流,中国 " 八音 " 所涵盖的乐器也越来越多,其中有的传承至今,有的逐渐失传,有的可能如今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但却默默地延续着它们自己的特点。



筚篥



筚篥

筚篥,约在公元384年随龟兹乐传入,在宋代成为乐器之首,另外还有方向沙锣、铜锣的出现。 南北朝末期传入日本,其音色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和质感,同时充满哀婉悲凉的感情色彩,故也有 " 悲篥 " 之名。

唐代宫乐图中的筚篥演奏者(右上)

在很多古代壁画中,也常常能见到筚篥的身影,可见筚篥在当时的乐器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宋朝的庄季裕在 《鸡肋编》卷下也对其有果描述,“筚篥本名悲篥,出於边地,其声悲亦然,边人吹之,以惊中国马云。”

辽墓中壁画乐舞,描绘舞女弹琵琶,吹筚篥(中)及跳舞的姿态。


筚篥最初是龟兹牧人的乐器,它同胡笳、角、笛一样,经历了由羊骨、羊角、牛角、鸟骨制作改用竹子制作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不过比起笳和笛来,筚篥的构造是比较复杂是在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筚篥比起角和笳来,有相同之点,如都是竖吹,都经过用羊骨、羊角等制作阶段。但是,它们之间也有很大的不同,筚篥是有簧的,并且吸收了笛的指孔,只是外形上看,筚篥与笳比较近似,所以人们把筚篥又叫作笳管。






阮是一种中国传统乐器,阮咸的简称。相传西晋阮咸善弹此乐器,因而得名。四弦有柱,形似月琴。始于唐代,元代时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人们喜爱的弹拨乐器,有了广阔的音域和丰富的表现力。

阮(左、右)与琵琶(中)

说到琵琶,大家都了解一些,犹抱琵琶半遮面等诗句,使琵琶更为人熟知,最早被中国人称作 " 琵琶 " 的,并不是现在样子,而是阮。

唐朝以前,琵琶是所有弹拨乐器的总称。在秦朝,出现了一种圆身、直颈的琵琶,汉时称其 " 秦琵琶 "。而 " 竹林七贤 " 中的阮咸擅弹此种琵琶,故后人将其称作 " 阮咸 ",简称 " 阮 "。而 " 琵琶 " 这个名字,则让给了同一时期从西域传入并在唐朝十分流行的曲颈琵琶

阮咸(左二)

现代演奏所使用的改良阮主要分为低音阮、大阮、中阮、小阮、高音阮。而阮的古曲乐谱均已失传,现代的创新型演奏方法与阮的独特音色相结合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中阮演奏家冯满天在进行弹唱



箜篌




箜篌是中国古代传统弹弦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在古代除宫廷雅乐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从十四世纪后期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


从古代大量演奏图像中所绘的竖箜篌和日本奈良正仓院保存的我国唐代漆箜篌和螺箜篌残件看,它的音箱设在向上弯曲的曲木上。凤首箜篌形制似与竖箜篌相近,又常以凤首为装饰而得名,其音箱设在下方横木的部位,向上的曲木则设有轸或起轸的作用,用以紧弦。


正如《乐唐书》所载:凤首箜篌,有项如轸”


明代绘画中的箜篌

诗中,箜篌的声音被描绘得神乎其神;然而那一刻的声音到底如何,现在已经无从知晓。箜篌分卧式、竖式和凤首式三种。卧箜篌是起源于汉代的本土乐器;而竖箜篌则由西域传入。在古代宫廷乐中,箜篌是非常重要的乐器;

它既可演奏和弦,又能奏出主旋律;既有竖琴的音响效果,又带着古琴与筝的韵味。不过自唐以后,演奏箜篌的人越来越少,明代之后逐渐失传。但我们也能在许多古代壁画中看到乐手演奏箜篌的样子。

敦煌壁画中伎乐天人的的竖箜篌

70 年代,现代箜篌在竖琴、琵琶和古筝的基础上被创造出来。尽管与古箜篌已不相同,但仍填补了中国在竖琴类乐器一块的空白。

现代转调箜篌



尺八


对大多数人来说," 尺八 " 或许还是个比较陌生的词。它是一种传统的竹制管乐器,身长一尺八寸,故名尺八。事实上,在日本的许多现代音乐作品或者影视作品的配乐中,很多人可能都已经听过它的声音了,而却误把它当作箫或笛。不过相比之下,尺八的音色则更加苍凉悠远、空灵恬静。

尺八

尺八作为一种古老的乐器,现代在日本再度兴盛,让许多人以为尺八是日本的传统乐器。其实不然。尺八起源于中国,兴于隋唐,乃两汉羌笛演化而来,后于南宋时期由和尚觉心传至日本,成为日本古典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

尺八在1300多年前就已东传日本,融入日本本土。据记载尺八是南北朝末年至唐初(公元581-618年),相当于日本的奈良时代作为演奏唐代的雅乐的乐器而由中国传去的。


从隋高祖开皇20年(600年)起,日本圣德太子之时,日本曾屡派“遣隋使”和“遣唐使”前往中国,尺八和许多诸如龙笛等中国乐器东传日本。至今日本正仓院还保存有唐制尺八多种。最早传入日本的尺八仅用于宫廷雅乐,六孔,称为“古代尺八”,也常作为达官贵人的玩物,故也叫“雅乐尺八”。据传,日本圣德太子特别喜爱尺八,他当时所用的中国尺八,如今还珍藏在奈良的法隆寺中。


浮世绘中的尺八演奏者


音乐书籍刊物的产生,有中国最早发行的琵琶谱(华文彬的琵琶谱),也有多种古琴弹法的书籍,唐宋时期流行的乐器逐渐在民间失传,如箜篌、排箫、方响等。而今日使用的乐器却在当时十分的流行,例如笛、唢吶、三弦、笙、箫、管、胡琴、筝、扬琴、月琴、琵琶等,当时的戏曲及说唱音乐不断的蓬勃发展,其相关的乐器也相形的增多及普及化。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中国传统乐器。




图文内容来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三七二十艺公众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