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钢琴技巧 >李叔同 | 离我们这个时代最近的一个完人

李叔同 | 离我们这个时代最近的一个完人

2022-07-17 21:03:09

 01

 

1942年10月13日,虽已入秋,但南国的暑气尚未消褪。


福建泉州温陵养老院晚晴室里,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僧,身染沉疴,安卧在床,却诵佛不止。晚上八点,当人们再次去探望时,发现老人神态安详,早已停止了呼吸。

 

床边的矮几上,一张旧信纸上留着他最后的墨迹:


悲欣交集


 

第二天一早,老人的至交夏丏尊,收到了一封信,正文只有三十二个字: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尔亡言;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这是老人临终前亲自手书的“遗偈”,只是请人在他身后,填上了去世的日期。

 

临终前,他殷殷叮嘱了五件事,最后一件事是:


火化遗体之后,记得在骨灰坛的架子四只脚下,各放一钵清水,以免路过的虫蚁爬上烫死,殃及它无辜生命。


没有任何一次死亡像这般的慈悲入怀,庄严自在。

尽管老僧的生前过往如翻腾的大海一样波澜壮阔。


 02 


1880年农历九月二十日辰时

津门巨富桐达李家

六十八岁的李筱楼年近古稀又得一子

这个五姨太生的男孩幼名成蹊、学名文涛

七岁学习各类文选

八岁拜于云庄先生门下攻读经史子集、学书法、制金石

10岁熟读四书五经,13岁攻历朝书法

端的是天资聪颖、敏而好学


【青年时期的李叔同】


因为庶出,丧父后的李叔同

在家中地位已不如之前

大约从这时起,内心敏锐的他

就深深感受到一种人生的孤零

加之家族教育极其严苛,令其更加敏感

因此年少的李叔同已有了对人世繁华苍凉的思考

其早熟之心已远超同龄人

15岁便看透人世无常,诵出千古名句

“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


20岁时,他迁居好友许幻园的“城南草堂”

与袁希濂、许幻园、蔡小香、张小楼结金兰之谊

号称“天涯五友”,极具纨绔之风

凭借过人的才华和富家子弟的身份

诗词唱和间,与当时的文人雅士、艺伎坤伶过从甚密

整日的纵情声色

凡尘俗世里的那些荒唐、绚烂、黯败

一并揉在一起,被他吞下


【天涯五友(左一李叔同)】


尤其是在与歌郎、名妓的交往中

让他对欢场男女充满悲悯

对人世跌宕起伏有了极深的领悟

这是他在红尘中翻江倒海的年华

也是他一生最迷惘的时期


 03 


而立之年的李叔同变得沉稳了许多

已经找不到从前放荡不羁的影子了

他决定为中国的教育尽一点绵薄之力


1910年,李叔同在高等工业学院任图画教员,

翌年任上海城东女学音乐教员,

并在上海任《太平洋报》文艺版主编。

是年秋,《太平洋报》停刊后,

应经亨颐之聘赴杭州,

任浙江两级师范学校音乐、图画课教师。


他讲课十分用心,

每次上课前,会提前板书,

且对所有学生都富有耐心。

有时遇到学生上课看杂书,

他并不当场点名,而是等下课后,

轻声而严肃地让他留下:

“你若是想上课,就不要看闲书,如果想看闲书,下次就出去看吧。”

说完,微微鞠上一躬,

臊得学生不敢再犯。



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的6年里,

李叔同先后开设素描、油画、水彩、西洋美术史、作曲、写生,

第一个让学生们画模特。

在他的悉心培养下,

中国有了一批艺术领域的人才,

国画大师潘天寿、音乐教育家吴梦非、书画家钱君陶

著名音乐家刘质平、画家李鸿粱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便是漫画家丰子恺。


因为发现丰子恺天赋过人,

他对这个学生极尽爱护。

有一次,丰子恺与训育主任发生冲突,

主任提出上报教育厅,要开除丰子恺。

只有李叔同当即站出来:

“丰子恺是个人才,平时也无大过,如果因为一次犯错葬送前途,将是我们国家的损失,若能宽恕,全其人格,将来必大有作为。”

事后,李叔同对丰子恺说,

士之致远者,当先器识而后文艺。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丰子恺默然,李叔同说:

想做一个好的文艺家,先要学会如何做一个好人。一个文艺家没有器量和见识,无论技艺如何精湛,皆不足道。

丰子以此为信条恺奉行终生,终成一代大家。


【丰子恺】


 04 


有人说,他是离我们这个时代最近的一个完人。


十三个"第一人"

主持创办中国第一个话剧社团“春柳社”;

主编中国第一本音乐刊物即《音乐小杂志》;

组织中国第一部话剧《茶花女》;

第一位将西方通俗音乐介绍到国内;

采用图文广告艺术第一人;

第一位编著《西方美术史》教材;

美术史上第一位采用男模写生课教学的美术教育家;

最早介绍《石膏模型用法》用于西画教学;

最早创作、倡导中国现代木版画艺术的教育家;

最早撰《西洋乐器种类概说》;

第一位自撰自书对联集——《华严集联三百》弘法利生;

第一位重兴泯灭了八百余年最难修的唐朝南山四分律宗;

第一位对传统书法审美观进行革新的艺术大师,他的书法称古今绝无的“弘一体”。


【弘一法师书法作品】


【李叔同篆刻】


【李叔同静物油画】

  

作家林语堂说:“李叔同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最遗世独立的一个人。他曾经属于我们的时代,却终于抛弃了这个时代,跳到红尘之外去了。


一日,夏丏尊和李叔同闲聊:“像我们这种人,出家做和尚倒是挺好的。”

没几天,李叔同竟真的跑去西湖边的广化寺吃斋念佛数日

这次无意中与佛结缘或许在他的心里深深扎了根

1918年,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大慈寺皈依三宝

禅房上赫然四个大字“虽存若殁”

从此世间再无李叔同,只有弘一法师


有学生询问法师:“老师出家何为?”

弘一法师淡淡地说:“无所为。”

学生再问:“忍抛骨肉乎?”

答:“人事无常,如暴病而死,欲不抛又安可得?”


记得电影《一轮明月》中有这么一个场景:

 

清晨,薄雾西湖,两舟相向。

雪子:“叔同——”

李叔同:“请叫我弘一。”

雪子:“弘一法师,请告诉我什么是爱?”

李叔同:“爱,就是慈悲。”



对于法师的皈依,他的学生丰子愷曾经这样解释:


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


我对于弘一法师的由艺术升华到宗教,一向认为当然,毫不足怪的。艺术的最高点与宗教相接近。二层楼的扶梯的最后顶点就是三层楼,所以弘一法师由艺术升华到宗教,是必然的事。


【和学生留影】

 

1942年,当了23年和尚的李叔同已经62岁了。他在圆寂之前见到了一位赵姓好友。

 

二人在雁荡山相见,站在山崖边,山峰浩浩荡荡,朋友突然感觉到弘一法师眼里闪过一丝情绪。

 

赵问:“似有所思?”

法师答:“有思。”

赵问:“何所思?”

法师答:“人间事,家中事。”

 

蜚声全国的弘一法师,到死也没真正放下人间。


他临死之前写的那句“悲欣交集”让人真是无尽唏嘘,饱受执着之苦,所以才要破“我执”,所以他才入了里最难修的南山宗。可若你真放下了,又何来悲,何来喜呢?


【弘一法师涅槃瑞相】


傲如天才的作家张爱玲曾言曰“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转围墙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


或许丰子恺的一席话是对恩师最好的总结:

 

少年时做公子,像个翩翩公子;

中年时做名士,像个风流名士;

做话剧,像个演员;

学油画,像个美术家;

学钢琴,像个音乐家;

办报刊,像个编者;

当教员,像个老师;

做和尚,像个高僧。


那个恣意挥洒自己才情的男人,

诗词书法绘画音乐戏剧金石和佛法样样精通。

前半生是翩翩浊世佳公子,

后半生是吃斋念佛苦行僧。


半生繁华半世僧,人间再无李叔同。


—FIN—

 转 载 须 知 


本文由文化咖原创 
作者 | 鎏金 @文化咖孵化工场成员 
转载请回复后台“转载”查看

文化咖孵化工场招募


你喜欢文化咖吗?想和咖爷一起创造出更多美好、有意义的文字吗?

文化咖孵化工场,招募长期供稿人,我们将提供高于市场行情的稿酬、不定期赠送最新文化咖周边、会员福利等等。

有意向的可将代表作发至邮箱:yusq@hyreading.com

期待与你一起书写未来!


华云文化九点学问出品,历史段子音频脱口秀《老王撩历史》,正式登陆掌阅啦!首辑先秦篇现在限时全免费哟~~猛戳阅读原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