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钢琴技巧 >仅靠一架钢琴就pk了一只大乐队 | 肖邦

仅靠一架钢琴就pk了一只大乐队 | 肖邦

2022-07-19 18:28:51


对于钢琴诗人肖邦的所作,我们只愁有太多的佳作难以割舍!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1810年—1849年),19世纪波兰作曲家、钢琴家。


1810年,肖邦出生于波兰;1817年开始创作;1818年登台演出;1822年至1829年在华沙国家音乐高等学校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1829年起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从事教学和创作。1849年,肖邦因肺结核逝世于巴黎。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纵观乐史,肖邦实在是一个特异现象。仅仅靠一架钢琴,他便做出了众多作曲者用一支大乐队反而表现不出的大文章。他把钢琴这种机械人性化了,而且诗人化了。

 

莫扎特和贝多芬当然也开发了钢琴的性能,以钢琴为喉舌,发表其思维,但只有到了肖邦笔下,钢琴才成了通灵的传媒,它甚至唱起了连人声也自叹不如的歌声。李斯特一派总想迫令钢琴仿制别的乐器,变成管弦乐。他的许多改编曲加上他本人的演奏绝技,也确实达到了此种效果,令人叫绝。可是肖邦才更高一筹。他不要钢琴抄袭他人取消个性,而是分外发挥它的本能,让这乐器显出连管弦乐也不能取代的神通。因而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有许多钢琴曲,改成管弦乐便更加多姿多彩;而肖邦之作几乎是以不改为妙,移植到别的乐器或乐队中,反倒走了样,变了味。比方那篇《升c 小调幻想即兴曲》,是一首高华秀逸的钢琴诗篇,美到极处,也正是绝对不宜改编的一例。此乃肖邦身后遗作,曲虽不大,却是神品无疑,不用说是必读之曲。

 



说到《升c 小调幻想即兴曲》,一般的肖邦爱好者也许对他的圆舞曲一听就爱,但这些音乐和一般的华尔兹是并不好相提并论的。有人形容它们是一种心灵的舞蹈。《圆舞曲集》中这首《升c 小调圆舞曲》风韵独绝,完全够得上这个称呼。其意象之恍惚有如梦中见仙人起舞,叫人觉得施特劳斯的那些名作显得是凡脂俗粉了。

 

但不可不知的是,肖邦的协奏曲是可惜美中不足的。它们不大能算是交响音乐,而只像一种附加乐队伴奏的钢琴独奏曲,太缺乏交响性了。(也许因为如此,俄罗斯强力集团中人对肖邦是不屑一听的……)不过钢琴部分之丰富美妙足可弥补抵消这一缺陷,令人不觉沉醉其中而不愿苛求了。在他的大型作品中,奏鸣曲有某种跟前人迥然不同的意趣,而且也不同于他在其他作品中的表达方式。并非我辈普通人所易于读通的,所以列于必读曲目中也不合适。

 


夜曲,是肖邦自己创新的一种钢琴独奏体裁,也是他最为深为嗜爱的体裁。许多人之迷上肖邦似乎也是由于他的夜曲。肖邦是借助于夜深人静万籁俱寂这气氛,来独自一个向他的对话者倾诉自己的满怀烦忧之情。这种绝不仅仅是好听而已的音乐,我们也必须肃然悄然而倾听之。你必定会发现,《夜曲集》中有如许不同气氛不同心境的夜。例如降E 大调、降D 大调和升F 小调的三首夜曲,便是如此。

 

 

 在他的《前奏曲集》中有两首不可不读。一是人们比较耳熟的《雨点》,它那意境和韵味很能唤起我们中国人的共鸣。在秋意萧然的气氛中,一个愁绪满怀的人听着檐前雨滴,时疏时密,这在中国古诗词中不是不难寻到印证与比较吗?而其中间一段的乐境也不禁叫人忆起宋词中名句:池上轻雷荷上雨!



*《雨点前奏曲》是作于一个马育加小岛上的。该地无可用之琴,肖邦巴巴地向巴黎邮购来一架琴,正是普莱耶尔牌的,肖邦最钟爱的也是这种琴。

 

另一首是《D 小调前奏曲》(作品28 24)则又换了一副阔大的气象。有人把它填上暴风雨中一朵小花的情景,也未尝不可作如是听。但别小看如此短促的一篇小品,内里其实蕴藏有更宏大深远的意境,认真倾听,你会感受到这位忧患之情极深的音乐诗人是心事浩

茫连广宇(鲁迅句)!


 


肖邦的钢琴化,不适宜于改为管弦乐语言,可以说他的作品几乎是不可的。斯科尔斯评论:他如果活到20 世纪初,听到俄国舞剧团用他的作品改编的东西,一定要生气。那效果常常是可憎的。说真的,改编的种种罪恶是假芭蕾之手以实行的!最不宜于改编移植的肖邦,偏偏有那么多的改编者要来歪曲他!


还有趣味更低劣的。《命运》《欢乐颂》的主题都曾遭此厄运。倒霉的又是肖邦!《送葬进行曲》中部的曲调被改编填词,变成一支嘲讽李鸿章的滑稽小调,风行一时。

 


 *以上文字摘自《辛丰年音乐笔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