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训第一天,我们就“艺术人生”这四个字对清华民乐几位同学进行了采访,他们的回应是什么呢?
低
音
笙
在乐队里,我演奏的乐器视觉上很引人注意但听觉上不怎么起眼。它和大阮、大提琴、低音提琴一起承担了民乐合奏中为数不多的低音乐器角色。我在乐队的时间越长,对民乐合奏的体会越深,就越能体会到这类乐器的不可或缺。它的演奏难度不大,通常也不容易被观众留意,却能够使乐队的音响更为饱满、圆融。它的solo通常用来表现古老、深沉或者宽广、坚定的艺术形象。
贝
斯
“当时向学校的音乐老师表达了我想学小提琴的愿望,但是乐队里小提琴声部的人已经报满了。老师看我个儿高手大,就安排我去学低音提琴,美其名曰“大一点的小提琴”。嗯,我知道我与低音提琴的故事的开端很drama,但这是个真实的故事。”低音提琴,也就是贝斯。
关于我的乐器我被问得最多的是这两个问题:
低音提琴是什么???
低音提琴为什么出现在民乐队???
关于第一个问题推送里有配图,而第二个问题需要在这里回答一下。传统的民乐队缺少低音声部,于是便借来了交响乐团中的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这样的编制下音乐听着就舒服多了。所以,民乐团里有大提琴,有低音提琴。民乐团里有大提琴,有低音提琴。民乐团里有大提琴,有低音提琴。(其实还有定音鼓也是西洋乐器呀!)
大
阮
“我在乐队中是弹奏大阮的,大阮因为独奏曲目较少所以很少有人知道,它是一个中低音区的以伴奏为主的弹拨乐器,在乐队中常常作为低音区的根音铺垫。除了一些西域风情比较浓的乐曲中会有solo段落,在乐队中大阮多数时间是给其他乐器伴奏的角色。尽管如此,弹的时间久了也渐渐爱上了它。”
“在队里待了这几年越来越喜欢民族音乐,我觉得因为我打心里还是对我们自己的文化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会产生共鸣。清华民乐队给了我们业余的同学非常难得的环境来享受音乐、“玩”音乐,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度过音乐中的美好时光。”
打
击
或许,你最想问的是:
到底有没有专门演奏三角铁的人。
我们于是采访了民族打击乐担当。
“学打击乐的人,从小就要学十几种乐器。鼓一类的(中国鼓,小军鼓,定音鼓,大军鼓),镲一类的(大镲、小镲、吊镲),键盘类的(木琴、马林巴、钢片琴、颤音琴),还有其它(三角铁、铃鼓)。”所以,没有专门的三角铁特长生。
“合奏中,作为打击乐手,我们自诩充当了乐队的“灵魂”,领导了乐曲的节奏,这一作用在流行乐和摇滚乐中的体现更为显著。实际上,打击乐和吹拉弹唱(没有唱)一样,都是管弦乐合奏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至于民打和西打的区别,我想,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对音乐的思考方式不同。西打中对乐曲和乐器的处理都要比民打严谨很多,民打中的情绪表现也要比西打中丰富很多。就拿传统的中国大鼓为例,可打出音乐的击鼓方式和部位就至少有七八种以上,配合以不同的力度、速度、表演力,能够表现出的音乐就可想而知了。”
笛
子
笛子有什么难的?
“我个人感觉笛子的难度在于笛子本身的一些不确定性,从而对演奏者有一定的要求。譬如在音准方面,不同的口风与气流缓急都会对音准产生影响;在音色上,需要演奏者不断地用耳朵去听其他优秀演奏的音色,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演奏。”
“金指挥曾说:在新时代如何做好国乐时各位需要思考的问题。确实如此,民乐作为中国的传统艺术:历史悠久是其特点,但是同时,如何能够规避民乐自身的不足、开拓创新也成为了难点。”
高
胡
其实,民乐队的首席,是高胡。高胡二胡傻傻分不清?
“高胡的音色想象中是柔美的小提琴曲,实际上演奏起来因为技术问题总是尖细炸裂...和二胡的差别就在于音高吧,本身就比二胡高,音还总在高音区,其实练习的时候觉得很烦。以前一直以为高胡要夹腿演奏再塞棉花,后来发现其实也没有哈哈哈......”
二
胡
二胡只有《二泉映月》吗?
“二胡特点就是音准很自由吧,既是特点也是难点。左右手的配合啊什么的也挺难的,配合不好就是噪音了。觉得挺刻板印象的一点就是一说到二胡大家经常就只想到那些悲伤的曲调,所以二胡作品不能只关在象牙塔里面吧,我觉得上学期室内乐的曲子就挺好的。大队的曲子因为沉迷极限操作,乐队的曲子基本都是直接视奏,虽然bug不少但是要有一种“我没错”的自信继续演奏下去…”
古
筝
民乐队有几个古筝?一个。
“曾经以为在高中几乎三年没有碰筝的我,能放下以古筝身份进入乐队的梦想,但当机会真的摆在面前时,那种想要奋不顾身抓住它的感受让我明白,我是多么爱这个民乐的“大家伙”,即使它常常只是乐段连接时的一个刮奏。”
“我对舞台充满敬畏。每一个音符、揉弦、按音、装饰音......我都渴望用最好的姿态展现在舞台上,证明自己真的有资格与这个优秀的乐队一起,代表清华表达对“民乐”的态度。通向梦想的路还很长,但我欣然前往。”
琵
琶
“琵琶是一种非常美丽的乐器,但在所有的民族乐器中,琵琶的演奏技巧算得上是非常复杂的了,想要弹好需要经过经年累月的练习。”
现在的我们会把最新的作品和非常古老的作品同时排练,比如这次寒训的《狂欢之舞》(2013年作)和《太行印象》(1964年作),我们脚踏日新月异和又红又专两条大船,很刺激,很期待,很爽。在新的作品中,琵琶演奏的多是一些令人紧张的节奏型,可能乐队的每个人都不知道主旋是谁,但配在一起却迷之好听。而在非常古老的作品中,旋律和节奏都非常明确,大家都很慷慨激昂。所以我觉得无论什么风格的作品,我们都喜欢去尝试,保留传统很好,走在前端也很可以。是的!这很清华!期待已经开始的寒训!
艺术
是一种意外
一种责任
一种期待
一种敬畏
一种尽兴
当我们问起他们的“艺术人生”
他们都说
“哎呀,我严肃不起来呀。”
艺术没有严肃的结局
而是永远行在路上
清华民乐
2018寒训
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