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乐器种类 >“自立”于中国民族小提琴艺术之林的“拓荒者”

“自立”于中国民族小提琴艺术之林的“拓荒者”

2022-05-24 02:21:37


 “自立”是一个词汇,它表达了坚定、自强、伫立的意思。“自立”是一个名字,它代表了一位身为中国民族小提琴艺术旗手的老者。


李自立,中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社会活动家。这位78岁的星海音乐学院老教授,以自己60余年的辉煌艺术成就(演奏、教学、创作),真正成为“自立”于中国民族小提琴艺术之林的拓荒者。


8月21至26日,纪念李自立创作60周年音乐节在春城昆明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理论家及基层工作者出席了音乐节。



景作人先生与李自立先生合影


本届音乐节设立了专业大师课、李自立作品比赛、李自立作品音乐会、李自立作品研讨会等内容。一周的时间里,春城到处呈现着小提琴艺术的绚烂“花海”,响彻着李自立创作的优美的小提琴乐声。
《丰收渔歌》和《喜见光明》,是李自立最著名的小提琴代表作,亦是李自立小提琴音乐民族化的典范。乐曲那悠长、延绵、浓郁的旋律,整整影响了两代人(现在开始影响第三代)的精神取向和审美追求,激荡了无数小提琴爱好者和小提琴工作者的内心情怀。


令人欣喜的是,在本届音乐节上,除了《丰收渔歌》,《喜见光明》两首经典之中的经典外,还有数十首小提琴作品得以向人们展示,这些作品种类繁多,既有三个乐章结构的大型协奏曲(小、中提琴),又有各类变奏曲、随想曲、幻想曲及合奏、重奏曲等。全部作品均涵盖于李自立60年的创作生涯中,而从风格上看,它们体现出的是作曲家早、中、晚三个时期的不同创作取向。


本届音乐节共包括三场音乐会,三场理论研讨会和两场比赛。从震撼力来看,24日晚的协奏曲音乐会和25日上午的独奏家音乐会最为精彩。协奏曲音乐会上,小提琴家高参演奏了李自立的第四小提琴协奏曲和《丰收渔歌》,刘霄演奏了《喜见光明》和《江河水》,杨璟演奏了为五弦中提琴而作的协奏曲《和》。这三位演奏家都棒极了,他们的演奏均无懈可击,其技术的完美和音乐的到位,令每一位聆听者啧啧赞美,钦佩之至。


李自立是一位“大家”,他写的作品有着极强的生命力。我听后认为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


感情真挚,音乐发自内心。


李自立的作品听起来真切而又浓郁,其情感的细腻尤如他的心声,恰似一种从血液中流淌出来的纯浆。


民族性强,民族感深刻。


李自立在创作中极其强调民族性的应用,他写作品时往往要进行大量的“田野”工作,力争在体验生活中获得第一手素材,从而将作品的风格扎根在民族音乐的丰厚土壤中。人们听到,从《丰收渔歌》《喜见光明》开始,到《雁北情歌》《落雨大》《茨梨花》《石榴花》《和》为止,每一首作品都充斥着中国民族音乐的“魂”,更可贵的是,李自立能够在自己的创作中,将这种民族音乐之“魂”融合到小提琴这件西洋乐器之中,使其达到了中西结合的升华境界。


技巧运用娴熟,作品“小提琴化”突出。


李自立曾经是一位演奏家,他对小提琴的专业表现力十分熟悉。人们看到,他创作的小提琴曲在技术上非常合理,在表现上亦很顺畅。在本次音乐节的两场重要音乐会中人们听到,李自立运用先进的小提琴演奏技术相当娴熟和大胆,作品中帕格尼尼式的复调、双音、和弦,泛音比比皆是,大段的旋律变奏流畅而自然,快速的变音经过句和分解和弦随处可见。难怪诸位演奏家们都说李自立的作品拉起来轻松,顺畅而有效果,其原因就是他对小提琴这件乐器太了解、太熟悉、太自信了。


创作大胆,开阔性强。


李自立敢写敢干,他长年以来乐思泉涌,笔耕不辍。在60年的创作生涯中,总共完成了150余首大小作品,可谓多产和盛产。


李自立不是那种仅靠改编乐曲而积累作品的人,他写过很多大中型作品,其中仅小提琴协奏曲就有四首,还有两首中提琴协奏曲(包括五弦中提琴协奏曲)。他的各类主题变奏曲不胜枚举,其技术水平之高、音乐表现之丰富令人望尘莫及。


在24、25号的两场音乐会上,高参、刘霄、黄鹏、陈莉、杨璟等人分头上场,他们的演奏着实令现场观众大开了眼界,其精湛的表现和对作品的巧妙处理,再一次使李自立美妙的音乐深入到人们的内心之中。


音乐节中还包括学生的获奖音乐会和李自立作品的合奏音乐会。


参加获奖音乐会的都是在比赛中获得金奖的选手,这些小选手能够成为几百个孩子中的姣姣者,其才能、条件和表现是最为重要的。看过他们的演奏后,我对王安琦、邓雨瑶、李汶静等几位小选手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音乐节中还举办了大师班。在大师班期间,我有幸观摩了胡坤(特意从国外赶回来的著名小提琴家)、高参、刘霄、周铭恩、黄辅堂的大师课,其中胡坤的敏锐感觉,高参的现场示范,刘霄的形体引导,周铭恩的细腻观察,黄辅堂的一丝不苟,都令我感到了十分的新奇。而对于那些有幸被大师们指点过的学生来说,这将是使他们终身受益的一次经历。



景作人先生与著名小提琴家胡坤合影


本届李自立音乐节,有一个很大的项目就是李自立作品公开赛。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名小提琴爱好者参加了比赛。


比赛当天我便进行了全面的观摩。说实在的,这是我在本次音乐节中观看的最差的项目,其现状完全是走过场般的业余表演,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专业意义。 


在现场中我看到,几百个参赛选手,能够具备完好基本功的,掌握了正确演奏方法的孩子寥寥无几。大部分孩子根本就没有弄清小提琴演奏是咋会事,他们没有音准和节奏概念,左右手的方法与手型均不正确。更重要的是,我没有看到小提琴对他(她)产生了丝毫感情。在那个瞬间我感觉到,这些孩子们脑子里什么都没有,只想着一个事,那就是赶紧上台比赛,赛完了好回宿舍玩。


说心里话,作为一个在国家剧院工作了20余年的老音乐家,我内心的情绪非常复杂,甚至有一种深深的内疚感。看到那些左右手毫无章法,连持琴姿势都没有搞明白,却在那里硬拉、硬“啃”着《丰收渔歌》和《喜见光明》的孩子们,我心中的滋味实难形容。伤痛之后,只有道出同情、可怜、无奈、悲哀这几个词。


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急功近利,它的危害性极大,极易蒙蔽人们的眼睛,极易令人冲昏头脑。


通过这次比赛,使我看到了参赛基层教师和孩子家长们的困惑之源。他们根本就没有弄懂学习小提琴的正确规律,亦没有对小提琴的基本功训练做出深刻的研究。他们总想走捷径,以至于“盲目跟趟”,幻想着使孩子一夜成名,名利双收。


多么愚昧而肤浅的认识!最终结果是玷污了艺术,坑害了孩子。


在此,我由衷希望我们的基层小提琴教师们,多一些专业责任心,少一些赚钱心理。多一些进修深造的愿望,少一些地方“老大”的脾气。希望你们学会在教学中按照艺术规律来办事,将小提琴真正视为艺术皇冠上的明珠,而不是易载易活的摇钱树。


同时我也希望广大琴童的家长们,要仔细研究和思考孩子的前程,丢掉出人头地的“神童”幻想。对待孩子学琴,要重规格、重基础、重实际、重效率,永远
要以冷静的头脑和踏实的心态来支配行动。

切记!艺术没有捷径走,天才不是到处有。务实吧,小提琴要学就要学好,基本功打扎实,将来要什么有什么。基本功不扎实,将来必然会彻底失败。 


拓荒者是最受人们尊敬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李自立为我们,为中国民族小提琴事业留下了那样一笔丰厚的财富,他本人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永远欣赏、永远崇敬的。


李自立60年创作成就与回顾音乐节于8月26日闭幕。这是一次难得的、快乐的、有意义的盛会。李自立童心未泯,生命不息,创作不至。让我们大家共同行动,关照、保护好李自立的身体,使他健康长寿,精力更佳,继续为我们,为中国民族小提琴事业,创作出更多、更伟大的作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