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乐器种类 >单簧管:探索西洋管乐的中国路

单簧管:探索西洋管乐的中国路

2022-04-25 04:08:44

单簧管,以其柔和幽深的美妙音色在乐器王国中独树一帜,这个出生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木管乐器经过长足发展,逐渐奠定了在管弦乐队中的坚实地位,它在交响乐和室内乐中发挥的独特作用,不可小觑。

  而今,单簧管在中国的传播已超过百年,也是除钢琴和小提琴之外最流行的独奏乐器之一。单簧管宽广的音域和独有的多变音色是发烧友对它情有独钟的主要原因,同时,民族化也赋予了这件西洋乐器强大的生命力,让它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普及。

  中国单簧管乐曲的开山之作———《苏北调变奏曲》

  中国最早为单簧管而作的乐曲是《苏北调变奏曲》,它是中央音乐学院单簧管教授张梧先生1952年在安徽北部农村体验生活后创作的,那时他只有25岁。《苏北调变奏曲》通俗易懂,旋律亲切、朴实、平易近人。作者用简洁的民间音乐语汇为我们勾画出一幅幅乡间生活和劳动的场景,演奏者可以跟随旋律的呼唤去想象追寻那个时空里苏北农村的生活瞬间。

  为了发挥单簧管音域宽广的性能,在乐曲里作者采用了西洋音乐写作中的变奏曲形式,使此曲完全符合单簧管的演奏要求。而在内容上则运用了中国的民间音乐曲调加以发展变化。西洋曲式构筑形式,中国音乐表述内容,两者的完美结合使《苏北调变奏曲》成了音乐创作中“洋为中用”的成功范例,是中国单簧管乐曲创作的经典。半个世纪以来,这首乐曲不但被国内的演奏者们所钟爱,也被世界其他国家的单簧管人士当作中国单簧管的代表作品加以了解和演奏。

  运用少数民族素材创作的首支单簧管协奏曲———《帕米乐之音》

  空政歌舞团作曲家胡璧精先生曾深入到新疆帕米尔地区红旗拉普雷达站生活,其间搜集了当地塔吉克民族的很多音乐素材,与他创作的舞蹈《冰山雪莲》的音乐相结合后,经过较长时间的摸索和修改,胡璧精先生终于在1982年创作完成了这部三乐章的单簧管协奏曲《帕米乐之音》,这也是中国首支单簧管协奏曲。

  这首单簧管协奏曲的曲式结构基本上运用了传统的写作手法,但音调素材采用我国新疆塔吉克民间音乐的旋律成分,力求使乐曲的音响效果产生出鲜明的形象性。从整体来看,它是传统协奏曲的结构与标题音乐的思维相结合,是西方古典的表现手法与我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语汇的结合,因此,这部作品既保持了交响作品结构上的严整性,同时也比较通俗易懂,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1982年,这部作品获奖并在北京各大剧场公演,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很多人都是因为听了这首作品才喜爱单簧管这个乐器的。

  单簧管的民族化普及脚步坚定

  中国电影乐团国家一级演奏员卿烈军是走在单簧管民族化道路上的志愿者之一。在新疆军区文工团工作期间,他多次到民间收集民歌和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研究创作多种少数民族风格的单簧管器乐合奏曲、重奏曲,并积极发表歌曲作品。卿烈军创作的维吾尔风格的单簧管作品《驴车》运用单簧管多变的音色模仿驴的叫声,堪称一绝,经他改编的塔克族风格的单簧管独奏曲《鹰》既保留了强烈的民族风味,又发挥了单簧管的演奏技巧和半音特点,这些作品都被收录在了卿烈军的教材中。长期以来,他一直热心单簧管的普及和教学工作,在他所编写的《单簧管实用初级教程》、《单簧管基础教程》等众多教材中,加入很多创作和改编的中国民间风格的单簧管曲目。这样的教材既是简化通俗的教科书,也是单簧管民族化普及的基本途径,很多单簧管的小学员都能从中受益。

  今年6月,包括卿烈军在内的一些单簧管演奏家和作曲家还将联合总政军乐团、中央民族大学举办“第一届单簧管中国作品试奏音乐会”,很多新的中国作品将首次呈现在舞台上,同时也献给学习单簧管的青少年和广大的业余爱好者一些好的中国作品。卿烈军说,希望能也借此推动和激励单簧管中国作品创作发展,给世界单簧管音乐上一盘中国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