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乐器种类 >送别李光华教授——我们永远怀念您!

送别李光华教授——我们永远怀念您!

2022-07-11 03:24:17

送别李光华教授——我们永远怀念您!


        2018年3月8日上午9时,民族音乐教育家、琵琶演奏家李光华教授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梅厅”隆重举行,海内外音乐界数百人及李光华教授亲朋好友肃穆送行。

        在李光华教授演奏的《大浪淘沙》的乐曲声中人们缓缓步入大厅。李光华教授安详地躺在鲜花丛中,数百支鲜花花圈从告别厅一直摆放到了广场,一幅幅充满深情与哀思的挽联,如片片鹅毛般洁白的雪片,轻柔地随风飘散出阵阵暗芳的哀鸣。

        人与天地万物皆哀莫之......

        告别仪式盛况空前,静候的人们排着长龙,怀着极度悲哀的心情向光华教授告别。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刘锡津,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宋飞,,李光华教授生前就读的中国音乐学院附中66届高三班、各省琵琶学会、艺术团体、专业委员会以及民乐大师刘德海、王国潼(香港)、黄安源(香港)等各界亲朋好友送了花圈。参加告别仪式的五百多人中,有不少朋友、学生专程从国外、全国各地赶来……场面十分感人!

       

教琵琶为君子名垂千古世同悲

传琴艺立馨德桃李天下韵长存

             ——王越进撰写告别仪式挽联








附之前媒体对李教授的2篇专访:


专访琵琶演奏家李光华:与琵琶的惊鸿一瞥


  我国著名琵琶演奏家、。李教授神采奕奕地讲述了他多年来演奏及从事琵琶教育的感悟。

  如果说李光华教授接触到琵琶完全是偶然,他今天成为知名的琵琶大师却是一个必然。这自然与天赋脱不了关系,但更需要后天的努力。自从事琵琶教育以来,李教授培养了无数优秀的人才。如今大家耳熟能详的琵琶演奏家何树风、吴玉霞、张强、赵聪、樊薇等都师从李光华教授。

  令人不解的是,纵使受到观众的尊重和景仰、在琵琶演奏和教育事业上都已取得不凡的成就,李光华教授在提及琵琶人才培养问题时依然显得忧心忡忡。他为我们讲述了自己多年前赴新加坡演出的所见所闻:“新加坡所有的华人学校都必须有自己的民乐队,这是明文规定。”相比之下,国内流行音乐如日中天而民乐曲高和寡的姿态总是得不到改善,确实令人耽忧。

  将视野缩小到琵琶学习者的行列,情况也不容乐观。面对民族音乐受众群体相对较少的现状,许多专业的琵琶学习者找不到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平台,有的人被挤到流行通俗行列中,真正属于民族文化精髓的东西被弃如敝屣;而许多非专业学习者又过于急于求成,亦不能有所成。

  面对这种种问题,李光华教授的担忧溢于言表,他希望能够通过媒体、网络等宣传渠道普及一些音乐知识,借提高全民音乐素养以改善国内民族音乐曲高和寡的现状。

  采访的最后,李教授拿起了他最心爱的琵琶,不由自主地弹了起来。他告诉我们,在接触琵琶之前,他根本没见过这种乐器。惊鸿一瞥,琵琶便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搜狐音乐)



光而不耀华而能实 访琵琶教育家李光华

2009/8/31/10:31 来源:音乐生活 作者:解瑂


最初接到采访李光华老师的任务,是在年初,不巧遇他身体违和,住进医院,告诉我春节后出院再联系。春节后他出院,身体在恢复,采访自然往后排。寒假后他忙我也忙,一忙就忙到暑假将至。因为采写他,是专为教师节一期的封面故事,再拖就误事了,所以又拨通李老师的电话。碰巧,他刚刚送走一批毕业生,第二天又要带民乐系师生去山东演出,采访于是就定在了当天下午。

    为了节省时间,我事先叮嘱李老师给我准备些已有的文字材料。结果不巧,报刊杂志上几乎找不到任何对他成就的文学润色,以至于李老师对此甚为抱歉地对我解释:好象从前也有过一些文章介绍,唔,唔......嘿,都没留。

    其实这些天我也作了些准备,,查到有关李老师的资料。千把字的简历,一串诸如"市青联委员"、""、院"先进个人"、"宝钢教育优秀教师奖"、"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师德标兵"之类的荣誉等身;一列《海内外琵琶考级标准教程》、《琵琶名家名曲》教学录象、《民族器乐曲博览琵琶分册》、《琵琶演奏与练习》、《琵琶演奏法基础教程》、《名师教琵琶》、《优秀琵琶曲精选与解析》......教材成果的书名;还有就是,何树凤、吴玉霞、张强、樊薇、蒋婷、兰维薇等十几甚至几十位桃李后生的排名,从八十年代至今,一个个响当当地,几乎占据了国内琵琶舞台上的半壁江山......。

    于是,李老师的为人做事,在我心中,算是有了些许印象。

    一"中"一"西"音乐悟道

    李老师的家坐落在学院一座高层建筑,敲开房门,三室一厅的居室雅致明净,刚过花甲之年的李光华教授一派北方男人气宇轩昂的儒雅,满面笑容引我走进他的琴房。刚坐定,李夫人静静地从身后递过一杯清茶,我转身望去,一个娴静淑雅的侧影,清清爽爽,似乎和面前热情的李老师形成对比。李老师忙介绍:夫人在学院的宣传部工作,写得一手好书法。女儿原来学过表演,现在本院民乐系读研究生,专业随父亲,长得更象母亲。

    我饶有兴致地听完李老师对一家人的介绍,接着,听他开始自己四十余年从艺生涯的叙说。

    北京生长的李光华出身贫寒,全家无人与音乐有缘。小时喜欢唱歌的他,一上中学即被音乐老师看中,死活认准是块搞音乐的料。于是初中毕业时,他冒冒失失在报考艺术学校的考场上唱了首歌,便顺顺当当进了北京艺术学院(半年后改并为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学校指定他学琵琶,琵琶究竟什么样?当时的李光华还是第一次听说。苦出身的他懂得用功好学,学艺不久又幸运地被安排到琵琶大师刘德海门下。刘老师博采众长的精湛技艺,富有创新意识的开拓精神,给了他最初最充分的养料和受用一生的启蒙,老师的品德与艺术,从此在李光华身上生根发芽。

,李光华因为"根红苗正",几乎没怎么耽误青春,很快进了中国京剧院--当时演京剧《红灯记》的革命样板团。现代京剧改革把以前四大件的伴奏扩大成一个小乐队,李光华的琵琶,不仅为剧情闹出不少威武之声,也因此磨砺出学院训练之外的丰富音响。

    "你想啊,"李老师回忆到:"在学校主要是独奏曲的掌握和训练技巧,几乎没有乐队合作的演出经历。而京剧乐队中,琵琶不是主奏乐器,特别需要学会与其他乐器的合作,去找那种在音乐唱腔中进出的感觉。尤其京剧伴奏中的很多韵味和加花、速度的变换,根本不是谱面上的一板一眼,轻重,音色,味道......,多靠与演员的默契和感觉。这些对我一个刚出校门的学生来说,真是见识不少,受益颇多。"

    正是这段初出茅庐的经历,让李光华手里琵琶的表现力,靠着偌大的京剧舞台泡出不同的味儿,丰富着它的能量和内涵。

    几年后,,,融入西洋管弦乐队。刚刚从紧拉慢唱抻抻拽拽的京腔京韵中出来,一下又进到规规矩矩的十二音体系,一直在民乐里转的李光华,音乐感觉几乎一下错位,他的琵琶在一派和谐的管弦中,声音咋的如一团毛刺......聪明的李光华,赶紧把自己亮丽的音色缩了回去,私下里开始紧着琢磨怎么将琵琶的个性气质与整个乐队融为一体。说起来,那时把琵琶放进交响乐团,把个西洋乐队掺和出中国味来。而面对每个音乐实践者,这个掺和,让李光华对于我们民族乐器的优与劣,长与短,有了新的认识。

    因为这段在西洋管弦乐队的经历,李光华从此对琵琶音色、音量的运用和表现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有了更丰富的想象和演奏技巧。

    其实,李光华对于琵琶专业的学习,就是附中那扎扎实实的三年基础。而以后之所以在事业上不断出成就,尤其教学领域业绩斐然,不能不说这一"中"一"西"两个音乐环境的进出,给了他太多太多的收获。他对音乐对琵琶演奏教学的悟性,灵性,理论与思考,正是从此时一发而不可收地被激发,展开和延伸,从而一次次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亦"开"亦"和"成就斐然

    七十年代中期,,重新纠集起培养音乐人才的队伍,,,几乎一生为伴的琵琶教学生涯。

    (1)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在李老师一串成材学生的名字中,何树凤、吴玉霞的名字排在最前。

    那是1980年,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届全国琵琶比赛在上海举行,十多年被禁锢压抑的几百名全国各地琵琶人才,聚集一堂,竞争十分激烈。比赛结果,何树凤获一等奖,吴玉霞获二等奖,潘娥青三等奖。而这前三名获奖选手,竟然出师一门--都是李光华老师的学生。

    而当时的李光华,年龄也就三十多岁。之后的二十多年中,在海内外举办的各项琵琶重大赛事中,李光华都有学生获大奖,尤其是在台北举办的前三届海内外琵琶协奏曲大赛中李光华的学生都获得了金奖。其中在第三届他的学生又一次囊括了金银铜三个奖项。

    提起当年的比赛,吴玉霞回忆说:

    "那是我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大赛,不巧赛前父亲病危,我急急赶到上海守侯在病床旁,几乎已经没有心思顾及本来已准备得很充分的比赛了。这时李老师从北京发来一封急电,措辞严厉又十分恳切地要求我赶快回北京参加选拔。他说,这次比赛对你的意义很大,取得好成绩才是对父亲一生养育之恩的最好回报。老师不容分说的语气,硬是让我擦着眼泪离开父亲回到比赛现场。后来,我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以此祭奠了父亲的在天之灵。"

    据说,当时何树凤的父亲也同吴玉霞的父亲一样,正躺在上海一家医院里。而二人因为在比赛中的表现,使她们同时成为80年代琵琶界最耀眼的新星。尤其吴玉霞,因为获奖,玉琢器成,从一个北京舞蹈学院的乐队伴奏员,。

    为此,提起李光华,吴玉霞依然十分动情,她说:

    "我70年代末进京学艺,开始做李老师的学生。因自幼生活苦,二十岁又丧父,学艺十分不易。而李老师教学中不仅为人师表,对我情同父辈。他不仅为我打下了十分扎实的演奏技巧能力,更为我演奏风格的确立创造了一个十分宽泛的空间,在我的艺术成长期和成熟期,给了我最直接和最正确的指导。因此,尽管以后我也相继跟过不少老师学习,但李老师对我的影响最大,教学时间最长,感情也最深。可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至今,我有什么艺术上的难点或收获,准备开音乐会或举行巡演,还会经常先去请教李老师。"

    (2)博采众长海纳百川

    李光华对吴玉霞最大的影响,是他对琵琶艺术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宽阔胸怀与远见卓识。对于自己一手培养成名的学生,李光华常亲自带领爱徒一次次推开林石城、,拜师其下,为吴玉霞打开更广泛的艺术视野,不断拓展新的演奏技巧和风格流派的表现力。正因为李老师从不压抑限制她的个性发展,使如今已经成为中国著名琵琶演奏家的吴玉霞,形成自己不拘泥个别流派而融汇各家所长的艺术个性和风格。

    民族器乐向有流派之争,艺术上各家难有沟通,而李光华作为新一代教师,以自己延伸出一个更宽广的平台,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这种高尚的艺术境界,不仅对吴玉霞,对尔后所有弟子,都无不成为终身指南。

    据说,李老师给学生的曲目宽泛、流派纷呈,尤其很多新作甚至现代音乐作品,他都会主动拿来指导学生演奏,为学生以后发展积累丰厚的底蕴。因此,李光华的学生中,有的演奏风格如"洛阳牡丹"雍容华贵,大气流畅,激荡洒脱;有的又"温和含蓄"如雪地梅菊,严谨而富有哲理......而无论清雅或华丽,如今的他们,一个个都以自己富有个性的演奏风格,傲立于中国民乐舞台。

    (3)慧眼识才因材施教

    樊薇是李光华又一个爱徒,30多岁年龄,,民乐系新一代业务骨干。说起李光华,一脸笑意的樊薇有些神采飞扬地说:我们上李老师的课,最放松啦。一节课,几乎没有训斥甚至刻板的严肃,但对问题的点金之语,常常在老师一个生动的比喻中,不经意间,帮你解决了。李老师不喜欢板着面孔,但也绝对不放过一个错误,对人的宽容与对艺术的苛刻,体现了他最典型的个性。学生们都爱他,,学习上生活上的事都爱跟他聊,当然有什么困难也肯定知道李老师会帮......"

    多年教学,李光华慧眼识才,对每个学生的优势特点了如指掌,善于因材施教。樊薇说:"在李老师眼里,学生类别可分两种:一种属于理智性,控制力强,临场冷静发挥好。这样的学生最适合比赛和教学。另一种属于表演型,表现力强富于激情,但有时舞台上情绪不稳定,演奏欠细致。这样的学生最适合演出,音乐更有感染力。"

    说到这,樊薇笑了:"李老师说我就是表演型的,音乐好,可惜上台总会出点小错,嘿嘿,所以,上学时老师没少给我磨‘细活'......。而我的师妹兰维薇,是李老师特别看好的一个教学好苗苗,她的知识结构扎实全面,因此老师让她留校,很希望她今后在教学特别是琵琶演奏理论上能有建树。"

    一个老师的见识,对于学生关乎一生。李老师恰是那把握生命的智者,高瞻远瞩地为年轻人画好一幅幅艺术人生的蓝图。

    (4)中西兼容与时俱进

    前不久,李光华在与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一次闲聊中,中西乐不同的表现特点无意间激发了二位教育家的丰富联想--中国弹拨乐器与西洋拉弦乐器一"点"一"线"间,究竟有多少对话多少对比多少关联值得我们玩味?两位教授议论的结果,很快变成舞台上"点"与"线"--琵琶与小提琴音乐会的实现。音乐会上,琵琶与小提琴同台演奏,一曲《梁祝》,一边气息绵长深情款款,另一边撕心裂肺悲情感人,不同乐器音色不同演奏手法不同表现风格,将人们带入不同的音乐想象......。而这次不同中西乐器的同台展示,通过小提琴和琵琶演奏中彼此之间的借鉴和观照,两位教授为两件乐器今后的教学以及演奏上的拓展,提出了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课题。

    也许,这一思考,正是今天跨越世纪的中国音乐教育家,为这个时代的音乐发展,留下的深情一页。或者说,是为今后中西乐器的未来,刻下时代的印记。

(5)提携新人团结同仁

    进入新世纪后,做了多年民乐系副主任的李光华走马上任,担起全系一把手的重任。几年辛苦,李光华没来得及给自己树碑立传,却为民乐系提携了一批三、四十岁的年轻骨干,建立了一个朝气、进取、团结和谐的多学科教学团队。

    搞民乐多女子,女子多不免唧唧喳喳琐事多。李光华无论教学还是执政,周围也是围着一群女孩。但他以自己正直宽厚的为人,让这个女人多的世界"天下太平"。

    用李光华的话讲:"我平生最看不上那种勾心斗角的人!"

    为此,李老师对于一切有利系里教学发展有利每个教师专业进步的事情,统统支持。

    ——教师们深造,演出,无论国内国外,李老师绝对网开一面。

    ——年轻老师学生获奖,李老师也如同自己教学出成就般喜形于色。如,一次参加比赛,李老师发现一个年轻老师的学生表现出众,有希望获奖,马上给年轻老师具体提示和指点。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赛场上同台竞技的选手中,也有李老师自己的学生......。

"风华国乐"栏目、"音乐大课堂"节目,曾先后多次请李光华讲课,李老师一次次把上电视出头露面的机会让给年轻老师,自己则调侃:别老让我们这些老脸出镜了。

    ......

    在李老师身上,那些别人争着抢着出人头地的好事,似乎与他的兴趣爱好格格不入。在他六十岁的生命中,根本没有"嫉贤妒能"四个字!,对自己的要求是"利居众后,责在人先"。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好带头人,已经做了副教授的樊薇,采访中依然热情地把自己的师妹一个个推到前面。于是,你会从樊薇的为人处世中,感受到李老师的好恶与胸怀。

    (6)强调基础注重学养

    上电视出镜,李老师千推百让;但编教材出教学带,李光华倒是扎扎实实为琵琶艺术留下一摞出版物:《海内外琵琶考级标准教程》、《琵琶名家名曲》教学录象、《民族器乐曲博览琵琶分册》、《琵琶演奏与练习》、《琵琶演奏法基础教程》、《名师教琵琶》......,以及前不久主持出版的《刘德海琵琶艺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他说,这些教学体会是自己最宝贵的财富与经验总结,应该不遗余力贡献出来。

    几十年教学,李光华以经验之谈总结出很多有独到见解的教学理念,诸如:

    "表现欲望从小就要抓起","审美情趣比什么都重要";

    "先解决量再解决质,先解决密度再解决力度";

    "不仅要循序渐进还要循序快进;不要拔苗助长但要催苗助长";

    "正确是从错误中爬出来的。‘对'从错中来,‘对'从慢中来,‘快'从‘对'中来";

    "右手跟着左手走,轮指要有循环感,挑轮要打得开接得上。"演奏速度"强不可赶,弱不可拖";

    "弹琵琶首先要唱琵琶,不能只有音没有乐。心里有,手里才有,要心手相应,心手相归,达到人情合一的境界";

    ......

    这些简捷生动的语言,从技术到修养,显露出李老师教学中的智慧与悟性。

    李光华说:学生小的时候机能好,接受能力强,但理解能力差,应该侧重机能训练,打好扎实基础。而到本科生、研究生以后,技术技巧的发展已经不是主要学习目的。如何加强学生艺术上的全面修养和文化品位,挖掘专业演奏人员参与创作的能力,提高民乐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和能力,才是我们培养一个出色民乐人才应该重视的。而从前的研究生教学,还多停留在跟一个名师磨几首古曲名曲的局限......。

    为此,他一方面坚持和强调附中学生"狠抓技术训练"的一贯方针;另一方面,在他担任系主任后,先后在民乐系研究生教学中加入"中国古典音乐文献"、"基本作曲技术"、"世界民族音乐"等课程,实践着他对民乐高级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理想。


   益"华"益"实"真情一生

    生性开朗热情的李光华,为人诚恳,爱交友,爱吃饭,也爱聊天。学生获奖,他要请客;系里开会,到茶社品茗;演出成功,他一定又会破费......经常的,一次饭局,教学问题工作问题,在亲松的气氛中,因此迎刃而解。

    吴玉霞说:"我年轻时在李老师家上课,李老师每次都管饭的。"

    樊薇说:"外地来的学生上门求教,李老师从来有求必应,热情帮助。"

    兰维薇说:入音院前,我利用暑期从成都赶到北京拜师,"李老师牺牲了暑假休息时间为我上课。"

    手机上,学生们发来短信说:"老师,您发给大家的汉堡真好吃,谢谢!"

    采访时,一个补考不及格的学生打来电话,请求系主任为他向主课老师说情......

    一次在辽宁辽源出差,李老师看好当地一个琵琶人才,千叮万嘱希望女孩去报考音乐学院附中。不料是年考期过后,李老师在录取人名中没有看到女孩的名字,问原因才知是家里太穷上不起学。李老师马上追过去电话:"学费不收,路费我出,但这个孩子一定要来我院附中上学!"结果,在李老师和其他社会力量的支持下,这个穷人家的好苗苗,终于成为音院附中的一名学生。几年学习下来,女孩子成绩突出而,她手上的琵琶,至今用的还是李老师家的琴。

    ......

    不摆架子不居高,爱才惜才情同父母,学生心目中的李光华,甚至有时象哥儿们,彼此不分大小不论辈分。

    而生活在学生们中间,已过花甲的李老师,身上永远有股精气神,心里永远跳荡着一颗年轻的心。事业的步子,也因此永远追赶在时代最前。

    据说,李老师和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国文教师方承国,三人每天早晨必聚会顺峰酒店吃早茶,谈天议地说古论今,至今已坚持数年,俨然成为音乐学院一道风景。

    对此,李老师说:我一向钦佩林先生的为人为师,钦佩他聪明过人的教学绝招。,至今三十多年,一直很要好。林先生是广东人,喜欢吃早茶,我也对此有兴趣,再有方老师加入,慢慢竟然成了生活中不可缺的习惯。每日清晨,三人酒店小聚神侃,经常在悠哉中精神交汇,迸撞出火花,有些以后引导进教学和做人,很有些收获。三人中,方老师静,我和林先生能聊,经常,我与林侃在兴头,方递上一张小纸条,刚刚我们两人的话题已经被方老师总结出一段古训......哈,说起来,这吃早茶意思大了,好多人都羡慕我们这个组合呢。

    有人事业成功靠死用功,有人靠悟性靠触类旁通,李老师似乎属于后者,经常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获得灵感,发现新思想,领悟新观念。

    说到这,李老师顺手从抽屉里拿出两张小纸条,上面写着:

    "光而不耀华而能实",

    "功成弗居,然终不去",

    这是方承国老师为好友写下的文字,只言片语,富有哲理,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多么生动的李光华!



中国音乐资讯门户网站---中国音乐网的官方微信账号。

中国音乐网:www.chnmusic.cn


欢迎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