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史考研精要 李志文整理
古代音乐史大题
1、先秦出土的乐器
2、周代宫廷音乐
3、汉代乐府
4、相和歌
5、隋唐宫廷音乐
6、宋代词曲
7、宋元说唱
8、明清戏曲
9、古代琴曲
10、古代乐律学
11、古代记谱法
12、古代音乐思想
大题:先秦出土的乐器
我国音乐文化可考的历史可上溯至新时期时代,夏商时代乐器有打击和吹奏乐器。
打击乐器:
鼓:原始时期最早出现的打击乐器。(山西襄汾陶思夏文化遗址出土的鼍tuo鼓)
磬:石制打击乐器。(河南安阳武宫村出土的商代虎纹大石磬)
编磬:由几个磬组成的一套编磬。现故宫博物院藏有商代三枚一组的编磬,铭文为:永启、夭余、永余。
钟:陕西长安县客省庄龙文山文化遗址中发现最早的陶钟。
吹奏乐器:
骨笛:河南舞阳县贾湖出土的骨笛(七孔笛居多,距今9000年历史。)
骨哨: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氏族社会遗址,小骨管,开三孔或两孔,距今7000年历史。
埙: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一孔埙距今6000年历史。
大题:曾侯乙
湖北随县擂鼓墩遗址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编钟,是目前同类出土乐器中已知数量较多、规模最大、音域最宽、音律较准保存较好的乐器。
对我国古代音乐史有着重大的意义:
曾侯乙介绍:
1、整套编钟64枚,分上中下三层,上层钮钟19枚,中下层为甬钟,45件,也分三层。编钟之外另有一件是楚惠王铸赠曾侯乙的铜鎛bo。为后人了解曾国宫廷音乐的规模、音乐活动情况进一步提供了实物材料。它标志着春秋战国时期音乐文化所达到的高度水平。
2、编钟总音乐达到五个八度(两头不完全),中间三个八度十二律齐备,钟上有2800多个错金铭文,记载了当时律名、阶名、变化音名的对照情况,并为研究战国时期的古代乐律提供了实证资料。
3、多数甬钟可分为大三度和小三度的两音。引发了研究者对双音规律的思考。
4、编钟的上层钮钟的律制与三分损益律近似,中层三种编钟的律制近似纯律,说明这套编钟是复合律制。
5、总结:由此看出,从编钟制作、乐律学理论等方面,研究者都能从曾侯乙墓编钟得到直接的解答和启发。
大题:周代宫廷音乐
机构、制度、代表作。
一、周代建立了我国最早的音乐机构大司乐培养贵族子弟。
总结:单从音乐教育方面来看,大司乐是我国古代第一所音乐学校,其目的是为了配合礼乐制度,维护周王朝的最高统治。
大司乐职能:严格的行政管理和音乐表演职能。行政职能表现在大司乐中各级乐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井然有序。表演职能是在于大司乐中的乐工所承担的宫廷饮宴祭祀等场合的表演任务。
二、制度:
1、等级制度,各个等级所使用的音乐在规模和排列上有严格的区别和划分,
乐队的排列和规模是:
天子 四面排列 官县(xuan)
诸侯 三面排列 轩县
卿和大夫 两面排列 判县
士 一面排列 特县
舞队排列:
天子 八倄 八行八列
诸侯 六倄 六行八列
卿和大夫 四倄 四行八列
士 二倄 二行八列
2、在各种典礼仪式上,典礼的每一步的进行都有严格的规定。在各种仪式上,使用歌歌曲、乐曲等都有详细的规定。
三、代表作:
(一)六代乐舞
1、定位:西周统治者用于祭祀大典和重大宴食活动的六部乐舞,后被儒家封为雅乐的最高典范。
2、内容:
黄帝——《云门》
尧——《大咸》
舜——《箫韶》、《九韶》
夏代——《大夏》
商代——《大濩hu》
西周——《大武》武王伐纣
(二)其他乐舞
1、小舞:规模较小的乐舞。
2、散乐:民间乐舞,中原音乐。(周代)
3、四夷之乐:周边部族乐舞歌曲。(汉族)
4、宗教性的乐舞。
大题:汉代乐府
产生:“乐府”早在秦代就已设立。到了汉武帝时期,乐府得以扩建。
作用:乐府的人物是大规模、大范围地采集民间歌谣。对民歌进行加工、改编、创作和填写歌词外,还研究理论演唱演奏。
代表人物:优秀音乐家协律都尉李延年很受汉武帝赏识,他根据西域音乐创作出“新声二十八解”,这是汲取西域音乐的精华进行创作的最早记录。
评价:(汉哀帝罢乐府,使乐府由盛变衰。)乐府的产生起到了保存民间音乐的作用,促成了汉代民间音乐的繁荣。对其后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题:相和歌
四个阶段:徒歌(清唱)、但歌(一人唱,三人和)、相和歌、相和大曲。
相和大曲:是相和歌的高级形式,是大型的歌舞套曲。
结构:三段式歌舞曲:艳(舞)——曲(声乐)——趋(乱)
艳:舞容艳丽,婉转抒情,以器乐和舞蹈为主。
曲:以歌唱为主。
趋或乱:大曲的结尾部分,音乐热烈,速度较快,与奔放的舞蹈相配合,构成大曲的高潮。
解:一般为曲与曲之间的过渡段,以器乐为主。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相和歌发展为清商乐。
清商乐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汉魏相和诸曲与南方的民间音乐的总称。
它所使用的宫调系统与相和歌相同,被称为清商三调(包含吴哥西曲)
吴哥是东晋南朝时期流传于建康一代的民歌。如:《子夜歌》。
西曲式大约在南朝时期流传在今江陵一代的民歌。
相和三调、平清瑟,又称清商三调。
大题:隋唐宫廷音乐
一、燕乐的发展:
燕乐又称宴乐。是专指天子及诸侯宴饮宾客时所用的音乐。隋唐时期的燕乐标志着我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已达到空前的高度和水平。
几个阶段:多部伎:隋初。七部——九部——十部伎(唐太宗统一高昌后,将“高昌伎”列为其中一部。)
1、隋代七部伎:(汉)(韩朝)(印度)
国伎、清商伎、高丽伎。
2、坐立部伎:是晚于多部伎形成的唐代宫廷燕乐。
(1)坐部伎:3——12人,堂上表演,抒情幽雅,音乐细腻。
(2)立部伎:64——180人,堂下表演,其实磅礴,场面宏伟。
代表体裁:大曲、法曲。
大曲:又称燕乐歌舞大曲,是一种综合器乐、歌唱和舞蹈含有多段结构的大型乐舞。
结构:散序、中序、破。
《霓裳羽衣舞》是唐代著名的歌舞大曲之一。
法曲:也是隋唐宫廷燕乐中的一种重要形式,。风格特点比较清淡。
《霓裳羽衣曲》即是法曲中著名一首。
《霓裳中序第一》是宋代音乐家姜夔(白石)作。
从故纸堆中发现的商调《霓裳曲》十八阙,并对其中的一段加以填词,名为《霓裳中序第一》。
唐代音乐机构:
唐代音乐机构规模是空前的,大乐署、署。
1、大乐署:对宫廷艺人训练,考核机构。
2、署:专门管理仪仗中的音乐。
3、教坊:由宫廷直接管理的音乐机构,专门为宫廷燕乐的表演培养音乐人才。教坊中的乐工上是具有高水平的歌舞器乐人才。
4、梨园:是唐玄宗在禁苑设立的音乐机构,以教习、演奏法曲为主,以演奏丝竹之戏为主。(300多人)
总结:唐代音乐机构的建立都是为了适应当时音乐发展的需要,尽管他们的规模职能各不相同,但都培养了大批音乐人才,促进了唐代音乐的发展。
大题:宋代词曲
定义:宋代词曲是在民间歌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歌曲。其曲调被称为“曲子”,歌词被称为“曲子词”。
体裁:宋代词调的体裁形式:“令”“慢”“引”“近”(从小到大)。其创作手法主要依乐填词,常用技法:“减字”“偷声”“摊破”“犯调”。
姜白石:南宋著名词人。他的《白石道人歌曲》是流传至今的珍贵歌曲集。其中收入词曲17首,(自度duo)曲14首,古曲填词2首,为范成大曲填词1首,旁注宋俗字谱。
自度曲代表:《扬州慢》、《杏花天影》、《暗香》、《凄凉犯》。
作品特点:
1、惆怅、伤感的色彩,慨叹其身世的凋零,也流露出淡淡的爱国情思。
2、级进与跳进相结合,常使用七声音阶,往往突出变徵、变宫二音等偏音。这在汉族音乐中都比较少见,体现出抑郁音乐的音响。
大题:宋元说唱
背景:
1、艺术商品的出现,市民文化的蓬勃发展,促使音乐的主流由宫廷转向民间。
2、为了适应各个阶层的需要,许多大型的长篇说唱以其丰富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也是宋元说唱由发展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主要形式:
1、鼓子词:说唱相间,以唱为主的艺术形式由鼓伴奏得名。
2、陶真:农村流行的一种说唱形式,宋代“路岐人”。琵琶伴奏。
3、诸宫调的艺术特征(单独大题):
(1)产生:这种说唱形式是由北宋时期汴京瓦子勾栏中的民间艺人孔三传创立的,是一种新的大型说唱形式,把我国说唱艺术推到了新的水平。
(2)定义:诸宫调名词的由来是因其使用了多种宫调。是一种有说有唱、说唱相间、以唱为主、体制宏大的体裁。
(3)音乐特征:音乐由多套曲牌组成,每套曲牌使用一个宫调,不同的套曲其宫调也不相同,它的运用,不仅造成音乐色彩上的对比,还大大增强了音乐感染力。主要伴奏乐器:鼓、拍板、笛。
(4)代表作品:《刘智远诸宫调》、《西厢记诸宫调》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作品。《天宝遗事诸宫调》。《西厢记诸宫调》由金章宗时期的董解元创作。简称《董西厢》。
4、货郎儿:民间流行的说唱形式。宋元时期城乡之间流动的小商贩的叫卖声逐渐发展成民间曲牌,其曲牌亦称货郎儿。其较高级的形式是《转调货郎儿》。“九转货郎儿”是一个“货郎儿”,本调和八个在“货郎儿”曲牌中间插入其他曲牌的“转调货郎儿”联成的套曲形式。
5、唱赚:缠令、缠达。
6、总结:
宋元时期的说唱音乐作为一种民间的音乐形式,无论是在演出场所、流传范围的扩大上,还是从各种体裁形式的多样性上,它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是前代无法企及的。同时它又对宋元时期的戏曲音乐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宋元戏曲:(宋元有明显区别)
宋杂剧:
艳段:表演情节简单的故事。
正杂剧:表演较复杂的故事。
散段:滑稽表演。
分类:1、以对白为主的滑稽戏。2、以歌舞为主的歌舞戏,以音乐贯穿全剧。
元杂剧:分南戏、北杂剧两种。
北杂剧 | 南戏 | |
结构 | 一本四折,一个楔子 | 一本十几折,但较短小 |
宫调 | 每折用相同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一本有四个不同的宫调 | 宫调使用不受限制 |
演唱 | 由曲(歌唱)宾白(语言)科(动作)三部分组成,以唱为主,一人主唱 | 剧中所有角色都可以演唱 |
伴奏乐器 | 鼓、拍板、笛 | |
音乐 | 七声音阶、节奏强烈,字多声少,风格豪放粗犷。 | 音乐风格婉转细腻,具有南方地域特点,又称南曲。五声音阶。 |
曲牌 | 来源于大曲、诸宫调、词调等。 | 来源于南方沿海一带的民间歌曲 |
代表作 | 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马致远的《汉宫秋》、《岳阳楼》。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白朴的《梧桐雨》、《墙头马上》。王实甫的《西厢记》。 | 南宋:《赵贞女蔡二郎》、《王焕》。 元代南戏:《荆钗记》、《刘知远》、《拜月亭》、《夺狗记》、《琵琶记》并称《五大传奇》。 |
明清说唱(小题)
背景:明清时期,随着城市的扩大,人口的增多适合市民生活的说唱艺术在宋元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
鼓词:流行于北方的说唱形式。
子弟书:从鼓词派生出来。
大鼓:清代中叶在山东河北一带兴起了一种被称为大鼓的说唱形式,清末在全国各地逐渐发展至十余种。
京韵大鼓:来历:在木板大鼓的基础上与子弟书相结合,汲取京剧梆子腔等发展而成。流行于北京天津一带,伴奏乐器通常为三弦和四胡。以刘宝全为代表,他对发展、丰富京韵大鼓做出了卓越贡献。
弹词:明清中叶流行于我国南方的一种说唱形式。来源于宋代“陶真”。(苏州弹词)
艺术家:陈遇乾、俞秀山、马如飞并称为陈调、俞调、马调三调。陈调苍凉豪放,俞调委婉动听,马调雄健质朴。
大题:明清戏曲(2013原题)
明: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
弋阳腔:元末江西弋阳的南戏声腔在明代的再发展。
特点:
1、在流传过程中吸收了各地民歌小调和方言土语。
2、演唱仍保持古老的“唱”、“和”的特点,即一人清唱,众人用假声翻高八度帮腔。
3、音调高亢,热情奔放,并用打击乐来衬托。后来又称高腔。
昆山腔:是元明时期江苏昆山一带流传的南戏清唱腔调。
(大题)昆曲的发展:
评价:它借鉴北曲演唱的艺术成就,音乐集南北曲之大成,吸收众多声腔的长处,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声腔。
昆曲的发展:
1、昆山腔又称昆腔,它在发展过程中称为众声腔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声腔,它的脱颖而出,主要得益于魏良辅等人对昆山腔的改革。魏良辅在昆山腔的基础上,把原来单调的声腔改为水磨调,使得新腔轻柔婉转,再加上笛、三弦、琵琶等乐器的衬托,新腔变的焕然一新。
2、影响最大的剧目是梁辰鱼的《浣纱记》,奠定了昆山腔的地位。
3、在昆曲艺术极盛的时期,明代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清代洪生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剧都是一代名作。
4、2001年,,使得他迎来了又一次繁荣。
清代
梆子腔:源于陕西,分花音和苦音,由梆子和板胡主奏。属于板腔体。
京剧:清后期兴盛。
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代表人物: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别称:三鼎甲。谭鑫培。
大题:古代记谱法
声曲折:可能是汉代诗歌演唱时对曲调的一种记录方法。
文字谱:用文字技术古琴弹奏指法、弦序和音位的一种记谱法。我国现存的唯一的文字谱是《碣石调·幽兰》。
敦煌乐谱:是一种四弦四相的琵琶指位谱。
减字谱:由文字谱发展而来,由唐代曹柔创立,是一种只记弹奏因为与指法而不记音名的记谱法。
俗字谱:宋代流行的一种记谱法,它通过运用十个基本谱字来记谱,代表不同的音高。音乐家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中的词曲部分。
工尺谱:我国民间传统记谱法之一。因用“工、尺”等字记写唱而得名。工尺谱被广泛用于民间歌曲、器乐曲、曲艺、戏曲等乐器中。工尺谱中还有一些节拍符号,即板眼符号。
律吕谱:唐代开元年间所用的记谱法。
二四谱:是一种古老的弦索谱。潮州弦丝乐即用此谱。以二三四五六七八作为谱子表示音阶各音级的音高。
大题:古代琴曲(10首作品)
古琴艺术在古代的音乐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随着历史的演进逐渐积累下了浩繁的曲目。
《高山流水》:
时期:此曲现存曲谱初见于《神奇秘谱》。清代张孔山传谱的《流水》在近代流传最广。
内容: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
《广陵散》
时期:产生于东汉末年,流行于魏晋。
内容:聂政为报杀父之仇,刺死韩王后。
评价:具有很好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酒狂》:
时期:魏晋时期阮籍所作。
内容:刻画醉酒者神态,乐曲为罕见的三拍子。
评价:音程不断跳进,节奏跌宕,古代音乐珍品中的名作。
《碣石调·幽兰》:
时期:此曲传自南朝梁代丘明。现存的曲谱是唐人的手抄本,是我国目前所见到的最古老的文字谱。
《梅花三弄》:
原是东晋桓伊所作笛曲,唐代琴人颜师古改编为琴曲。“三弄”这个主题在不同段落出现了三次。
《离骚》:
时期:此曲是由晚唐琴人陈康士根据诗人屈原同名长诗创作的一首抒情的大型琴曲。
《阳关三叠》:
琴歌《阳关三叠》源自同名的唐代的曲子。曲子《阳关三叠》是据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的四句诗入乐而成的。
《胡笳十八拍》:
时期:南宋之后,出现了琴歌《胡笳十八拍》。此曲版本众多。
内容:此琴歌的歌词使用了蔡琰(文姬)本人的《悲愤诗》。音乐情感浓郁、哀婉缠绵。
《潇湘水云》:
时期:此曲出自南宋著名琴家郭氵丐,最早刊印于明代朱权编撰的《神奇秘谱》中。
内容:描写了潇湘两水交汇之处泛舟时所发出的感怀之情。情景交融地显示其独特的艺术境界。
《平沙落雁》:
时期:曲谱最早见于明崇祯七年藩王朱常淓刊印的《古音正宗》,这首乐曲被公认为是借景抒情之作。
古代乐律学(三分损益法——十二平均律)
一、先秦时期:
1、三分损益法——是春秋战国时期以弦长为计算基础来计算乐律的理论,是最早的乐律计算方法。《管子·地员篇》中有详细记载。p148
2、“五声”——指宫、商、角、徵、羽这五声,产生于周代。
3、“隔八相生法”——在三分损益法所生的五律基础上,继续往下生律至第十二律。每隔八位生一律。《吕氏春秋·音律篇》。
4、“十二律”——是周代逐渐形成的完整的十二个半音结构。其律名有: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冼、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单数的六个律名又称为“六律”,为阳律;双数的六个律名称为“六吕”或“六同”,为阴律。十二个半音也可称为“律吕”。
5、“旋宫”——西周以来的转调理论。《礼记·礼运》载:“五声、六律、十二管,旋相为宫也”。
6、评价:三分损益法中出现的“黄钟不能还原”、十二律在运用中不能旋宫转调的问题成为后来历代律学家不断探索的主题。
二、汉代
1、西汉乐律学家京房创制了“六十律”理论,此理论是在用三分损益法产生了十二律之后,继续往下相生直至六十律。京房的另一贡献是只做了定律器“准”。
2、南朝杰出律学家和成天(370—447)创立了十分接近十二平均律的“新律”,意在消除由三分损益法算出的十二律“黄钟不能还原”、不能旋宫转调的缺憾。
3、西晋律学家荀勖(?—289)发现了笛律中的“管口校正数”,荀勖运用“管口校正”制作出较精准的十二笛,每笛适吹一律,“管口校正数”是笛管的长度与笛管的气柱长度之间的差数。
4、钱乐之:三百六十律。
三、隋代(填空)
“八十四调”由隋代的万宝常、郑译根据苏祗婆“五旦七调”理论发展而来的。“五旦七调”是龟兹乐调。“八十四调”理论是以“七声”与“十二律”旋相为宫。它的提出建立了我国古代宫调理论中较为完整的体系。
四、唐代(填空)
“二十八调”是唐代宫廷燕乐所用的宫调体系,又称“燕乐二十八调”、“俗乐二十八调”。对“二十八调”的解释有“为调式”和“之调式”两种体系。宋人肯定了“七均四调”的说法,即七均有七种调高,每种调高又有宫、商、角、羽四种调式。清人凌廷堪《燕乐考源》一书认为,“二十八调”应是四均七调。
五、宋代(填空)
“十八律”理论是由南宋律学家、理论家蔡元定所创立,此理论是在用三分损益法生成十二正律之后,继续计算出六律(变律)而构成的一种律制。十八律在理论上合理解决了三分损益律各种音阶转调后音程关系不统一的问题,十八律理论在律学方面的突破,使三分损益律的理论更趋于完善,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六、明代(朱载堉)
明代乐律学家、历算学家朱载堉(1536—约1610)的“新法密率”,科学地解开了历代律算学家苦苦探寻的三分损益法“黄钟不能还原”的千古难题,最早提出了“十二平均律”律学理论。
朱载堉的《律学新说》、《律吕精义》等书,详细阐述了关于十二平均律理论的计算过程。朱载堉计算过程中精确程度之高,令人惊叹,当时居于世界律学领域的领先地位,在我国乐律学研究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除此之外,朱载堉还提出了“异径管律”理论。可以在律管上确保十二平均律运用的准确性。
古代音乐思想(三道大题)
大题一:先秦音乐思想(先秦音乐美学)
一、儒家——儒家代表人数是孔子、孟子和荀子。
音乐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处于历史性的变革时期,思想领域空前活跃,形成了“诸子峰起”,“百家争鸣”。
1、孔子(公元前551—前479)一生自始至终提倡音乐。他认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孔子音乐思想:
(1)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
(2)肯定音乐对于建立正常秩序、改造社会风气的作用。
(3)孔子的思想完全是从统治者的利益出发,并对其后儒家的音乐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2、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提倡“王与民同乐”,强调人民的重要性。他认为“任言不如仁声之人人深也。”高度评价了音乐作用。
3、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他的音乐思想集中于《乐论篇》中,对于儒家音乐思想有系统的总结。
荀子音乐思想:
(1)他认为音乐能够配合统治者的文治武功,可以感化人心。
(2)墨子的“非乐”观点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评,维护儒家“倡乐”的主张,并予以进一步发展。
4、墨家—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墨家的代表人物。墨子主张“非乐”即反对音乐。
墨子的音乐思想:
(1)从小生产者和劳动者的利益出发,反对统治阶级的奢适生活,认为音乐会加重人民的痛苦和灾难,浪费人力物力甚至亡国。
(2)这样的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而他忽视音乐对社会和人类具有的不同功能,有失偏颇。
二、道家——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1、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主要思想载于《道德经》即《老子》一书中。
(1)他提出“道法自然”、“无为”等观点,其中既有很多辩证法因素,又有消极、神秘的因素。
(2)主张“大音希声”(最美的音乐是无声之乐),即追求一种自然的无声的境界。否定人文音乐。
2、庄子:主张“清静无为”,没有绝对否定音乐。
把音乐分为“天籁”、“地籁”、“人籁”三类。崇尚“天籁”那种“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充满天地,苞裹六极”的音乐,反对人的主观作用。
大题二:乐记(儒家:礼)
我国早期儒家最重要的音乐美学思想著作是哪一部?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填空)我国早期儒家音乐美学思想专著《乐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美学著作。
一、《乐记》成书年代及作者:
(1)《乐记》一书为战国时期孔子的再传弟子公孙尼子所作。
(2)此书是汉儒采用先秦诸家有关音乐的言论编篡而成。
二、《乐记》内容:
(1)关于音乐本质:肯定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2:、音乐与社会的密切关系。
(3)关于音乐与社会功能:主张使用音乐与治理朝政、端正社会风气、礼制、伦理教育等相配合,为统治者的文治武功服务。
(4)关于对音乐的美感认识:有较深层次的认识。
总结:《乐记》为先秦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丰富的美学思想对两千多年来古代音乐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并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大题三:《声无哀乐论》的主要音乐思想是怎样的?
《声无哀乐论》是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嵇康所著。阐述了“声无哀乐”的观点。
音乐思想:
1、音乐是客观存在的,哀乐之情是主观的存在,两者并无因果关系,与儒家的音乐观点——表情说相对立。
2、音乐的本体是中和。
3、肯定了音乐的娱乐作用和美感作用。大胆地否定了儒家所一贯提倡的音乐教化作用、道德作用。
评价:《声无哀乐论》是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音乐美学论著。
古代音乐史(填空为主)
《弹歌》反应原始狩猎生活。(断竹,续竹,飞土,逐宍rou)
《八阙》反应原始农牧生活。
《蜡辞》这是一首古代祭歌。
周代民间音乐:
散乐:周代民间乐舞。
四夷之乐:汉族周边部族的乐舞、歌曲。
郑卫之音:周代郑国和卫国的民间音乐称为郑卫之音。
八音:是指我国周代按照制作材料的不同进行乐器分类的方法。它们是金(钟)、石(磬)、土(埙)、革(鼓)、丝(琴)、木(敔yu)、匏(笙)、竹(箫)。
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是春秋末年产生的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现存305篇,简称“诗三百”。
风—共160篇,包括15首民歌。
雅—共105篇,分大雅和小雅,多是朝会宴、个人抒情之作。
颂—共40篇,多为祭祀宗庙祖先的乐舞。
楚辞:是战国时期在出国民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歌曲体裁,代表作《九歌》是伟大诗人屈原的不朽之作,它原是出国民间在祭祀时所唱的一套歌曲,屈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加工。《九歌》共有11首。
相和歌:是古代最早的说唱音乐。
汉代填空:乐:是一种以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并兼有歌唱的艺术形式。横吹是鼓和角为主奏乐器。是以排箫和笳jia为主要乐器,常在宴饮中使用。东汉时用于军中,被称为“短箫铙歌”,以排箫和铙为主奏乐器。
百戏:是汉代多种民间艺术的汇合。它包括角觝di、杂戏、魔术、歌舞等形式。
小大题:(8—9分小题)歌舞戏的含义及其代表性剧目?
定义:歌舞戏是南北朝后期兴起的一种有故事情节、角色化妆、歌舞兼具,并有伴唱和管弦伴奏的戏曲雏形。
代表剧目:《大面》、《钵头》、《踏摇娘》。
《大面》又叫《代面》,描写了北齐兰陵王在战争中英勇善战的故事。
《钵头》又叫《拔头》,表现西域一胡人为父报仇的故事。
《踏摇娘》又叫《苏中郎》,据民间一妇女遭丈夫凌辱的故事编写成。
总结:尽管此时的歌舞戏还处在戏剧表演的初级、萌芽阶段,但它们为我国具有高度综合的戏曲艺术的形式作了必要的准备。
参军戏:与军队有关。(补充)
唐代曲子和变文
曲子:是隋唐时期一种可以填写各种歌词的新兴的民间歌曲形式。《敦煌歌词总编》。
变文:(重要)是唐代寺院用于宗教宣传的一种说唱形式。
宋代市民音乐:
以娱乐为主的商业集中点“瓦子”(瓦舍)和瓦子中民间艺人表演的场子“勾栏”。
瓦子勾栏表演形式主要是:诸宫调、杂剧、唱赚。
南宋民间还出现了一些艺人的行会组织—书会和社会。
宋代市民音乐的发展促使音乐的主流由宫廷转向民间。
宋代民间合奏形式:细乐、清乐、小乐器、鼓板(鼓、拍板、笛)。
宫廷合奏形式:教坊大乐—是宫廷燕乐中规模最大的合奏形式。
奚ji琴:唐代新出现的一种弓弦乐器,是后来胡琴的前身,到宋代更名为“嵇琴”。
轧筝:唐代新出现的弓弦乐器。
琵琶:宋元时期在制作商已出现“品”。元代出现独奏曲《海青拿天鹅》。
火不思:又名“浑不思”,是西域传来的一种弹拨乐器。
曲项琵琶、筚篥(管子):由汉魏时期的少数民族传入中原。
古代的音乐论著(填空,两年考一道,重要)朝代时期、书名、作者名。
唐代:《乐书要录》是一部通俗性的乐律理论专著。作者:元万顷等。
《教坊记》是一部有关记载唐代教坊制度的著作。作者:崔令钦。
《羯鼓录》 是一部有关羯鼓的专门性论著。作者:南卓。
《乐府杂录》是一部有关唐代音乐的见闻录。作者:段安节。
宋代:《乐书》世称《陈旸乐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规模较大的音乐百科全书。
作者:北宋陈旸。
《碧鸡漫志》是一部研究歌曲的专著。作者:南宋王灼于。
《词源》是研究古代乐律和宋词音乐的重要文献资料。作者:南宋张炎。
元朝:《唱论》是一部最早论述宋元戏曲歌唱方法、格调、节奏、宫调声情等内容的
著作。作者:元代燕南芝庵。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关于歌唱艺术的一部
较为全面的理论著作。
明朝:《神奇秘谱》是由明太祖之子朱权从众多琴曲中编选而成。成我我国最早刊印
的琴曲集。
清朝:《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由庄亲王允禄奉旨编纂。研究南北音乐较丰富的曲谱。
《纳书楹曲谱》是一本重要的戏曲谱集。作者:清代叶堂。
《琵琶谱》是我国最早正式刊印发行的琵琶谱。编者:华秋苹。又称《华秋苹
琵琶谱》,名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月儿高》均收录其中。
《弦索备考》是由蒙族文人荣斋于清嘉庆十九年抄编的器乐合奏谱。共有十三
首乐曲,故又称《弦索十三套》,所用乐器为琵琶、三弦、筝、胡琴等弦乐器。
《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是一本刊印于清光绪二十一年的重要琵琶谱。
由李芳园所编,又称《李芳园琵琶谱》。
《奚山琴况》明末清初著名琴家徐上瀛所著。是古琴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所
谓“琴况”,是指琴乐审美之况味。《奚山琴况》总结出24况。
大题:抗日救亡歌咏运动(215页,216页。因为共同课较少考,故只表明页数)
禁止转载 禁止转载 禁止转载 禁止转载 禁止转载 禁止转载 禁止转载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