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乐器种类 >记者:走进静海的“中国萨克斯村”

记者:走进静海的“中国萨克斯村”

2022-07-09 04:20:08

、马逍然、王晖)

被誉为“萨克斯之父”的比利时人阿道夫·萨克斯在1840年发明萨克斯时或许不曾预料,他留给后世的这件乐器,除了深受音乐爱好者追捧,还成为8000多公里外一个中国村庄赖以为生的支柱产业。

从天津市区向南驱车40公里,便可来到天津静海区蔡公庄镇四党口中村。这里全村人都参与生产制作萨克斯等西洋乐器,被称为中国“萨克斯村”。

经过大片田地,一座刻有“蔡公庄乐器产业园”的巨大标识矗立在村口,作演奏萨克斯状的人物铜像随处可见。主干道两旁,乐器公司整齐排列,乐器的声音偶尔隐约传来。


四党口中村党支部书记张国民告诉记者,全村共有各类乐器工厂70余家,每年生产各类西洋乐器几十万支,尤以生产萨克斯为主。“我们村有700多户人家,几乎每家都有人会做萨克斯,每个月生产成品萨克斯1万多支,是远近闻名的‘萨克斯村’。”他说。



据张国民介绍,萨克斯和其他西洋乐器的生产已经成为全村乃至全镇的绝对支柱产业,四党口村乐器产业年产值约3亿元,并辐射带动周边几个村,带动约1万人从事乐器生产,全村年人均纯收入近4万元。


张国民本人也经营着一家名为“奥维斯”的乐器公司。在这家年产值7000多万元的公司厂房里,萨克斯的定型、剖光、焊接、组装、调试、打包等各个工序均有自己的车间,彼此独立。一位从事萨克斯生产已达15年的师傅付广成说,从黄铜原材料到加工为成品萨克斯,至少需要半个月时间。由于萨克斯构造复杂,虽然部分工序可以用机器设备辅助,但手工制作必不可少。


张国民的工厂里,技术工人有男有女,有中年也有青年。张国民说,他的公司现有员工350余人,高中级技术人员80余人,技术工人上岗前都需要经过3个月的严格培训。张国民介绍,他们村的乐器有95%以上出口海外。


记者了解到,各类乐器生产也已成为四党口中村所在的静海区的重要产业,今年8月,静海区获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的 “中国乐器产业基地”称号。



张国民介绍,上世纪70年代,村里为了摆脱单一的农业种植结构,派了十几人去天津市乐器厂学习乐器配件技术,后来村里专门成立了一家工厂为市乐器厂生产琴键。改革开放后,该琴键厂发展为多家乐器厂。进入21世纪,经过进一步改制,村里陆续成立了多家公司。


“经过市场调查,我们发现萨克斯的市场最为广阔,因而全村都以制作萨克斯为主。”张国民说,虽然村里的萨克斯生产者并不一定都会演奏萨克斯,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在村里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吹萨克斯。



“天气暖和的时候,我们和周边几个村的田间地头都能看见吹萨克斯的年轻人,这也成为一道风景线。”张国民说。


据了解,四党口中村近年来还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公司与学校合作的模式,帮助乐器走进中小学课堂。在四党口中心小学,记者看到几十人的小学生管乐队有模有样。“乐器生产这个产业不会过时,这也是当初我们村选择发展这个行业的根本原因。乐器生产背后的音乐事实上是一种文化,而且是最方便不同国家人员交流的文化,因为音乐语言是相通的。”张国民说。


张国民告诉记者,虽然目前“吃穿不愁”,他们也在思索着如何进一步转型。“我们大众普及性产品的利润率只有7%左右,而高端精品产品的利润率可达30%至40%,因而现在我们开始把主攻方向对准高端精品市场,并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生产定制化产品。”张国民说。


眼下,近年来兴起的“双十一”消费者网购节即将来临,中国“萨克斯村”的订单也随之增多,阿道夫·萨克斯发明的这项木管乐器的故事,还将在这里延续。

来源:




发挥媒体功能,服务静海经济。新闻、专题、文艺节目发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