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乐器种类 >陈素珍:琼剧新时代的新角色

陈素珍:琼剧新时代的新角色

2022-01-19 20:32:28


  核心提示

  云步轻摇,兰花指颤,一个眼波流转,顾盼生辉,这一个亮相凝聚着陈素珍40年来的功力和对琼剧的痴与爱。

  近日,记者一行在省博物馆琼戏台展厅采访了我省著名琼剧艺术家陈素珍。展厅里布置了两面照片墙,上面展示着我省数十年来老、中、青三代多位琼剧名伶。在自己的照片前,陈素珍摆出了照片中的造型。一幅幅照片记录着海南琼剧事业过去30年的发展,记录着陈素珍等艺术家的琼剧成长之路。2007年,陈素珍凭借现代戏《百年苍翠》为海南摘得第二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于一名戏曲工作者而言,这份荣誉至高无上;于海南而言,这首朵“梅花”让人们对小剧种的发展信心更足了。

  从艺40多年来,陈素珍从未离开过艺术行业,直至2017年底,她正式从海口市琼剧团团长位置上退休。没有了繁琐管理工作和日日排戏、演出的辛苦,如今她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琼剧的推广与传承上。

  1976年,还不到16岁的陈素珍进入乐东黎族自治县文艺宣传队。她没有想到,她数十年的艺术人生由此启幕;更没有想到的是,在戏迷的心里,她的名字已与海南琼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建省办经济特区让海南充满生机,琼剧从原来的广东四大剧种之一变为了海南省的独立代表剧种,30年来经济社会的进步促进着本土文艺的发展繁荣。从1979年考入海口市琼剧团开始,陈素珍近40年如一日地为她钟爱的琼剧事业付出。她从团里年轻演员一路成长为琼剧名伶,凭借现代琼剧《百年苍翠》中海若兰一角为海南摘得首个中国戏剧梅花奖。在陈素珍看来,是海南的发展让琼剧迎来春天,同时成就了她的艺术人生。

  去年年底,陈素珍从海口市琼剧团团长的岗位退休,退休后的她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传统戏曲的推广与传承上。陈素珍认为,近几年,在各级政府对传统戏曲发展加大投入的环境下,琼剧发展后劲更足了。

二OO七年,陈素珍凭借《百年苍翠》中海若兰一角夺得中国戏剧梅花奖,这是我省摘得的首朵“梅花”。图片由本人提供


  “刁蛮公主”一唱成名

  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从小就热爱文艺的陈素珍如愿进入了乐东黎族自治县文艺宣传队,她在宣传队里一待就是3年。

  随着海南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不断推进,“三个一”等惠民政策的大力推广让生活在农村的村民们几乎天天都能看上好戏。但在上世纪70年代,村民们想看一部戏并不容易。

  “那时候宣传队的主要工作就是下乡演出,当时乡下条件艰苦,可即便是天天练功、辗转各村演出,我们也从未觉得辛苦。”陈素珍回忆道。

  1977年,有一次宣传队排练古装戏,底子不错的陈素珍跟着队里的老师学唱《天仙配》。“当时我就像学唱歌一样学琼剧,什么四功五法,云步云手根本不懂。”就是在这种情况下,16岁的陈素珍第一次接触到了琼剧。

  1979年,她去参加海口市琼剧团的招聘考试,她出色的声音条件让琼剧团的招考老师们一眼就相中了。可陈素珍当时却有些犹豫,“那时我在乐东的工作很稳定。”陈素珍说,而另一个让她举棋不定的原因是,在当时,年轻人有点“看不上”乡土气息浓厚的本地琼剧。

  可谁又知道,当年反对她入行的父亲这一次却支持她去海口市琼剧团。陈素珍对文艺的热爱与坚持让她父亲相信,她在海口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于是,父亲借着自己去海口看病为由,让陈素珍来海口照顾他。这期间,父亲的劝说加上她自己在海口的见闻,最终她同意进入海口市琼剧团。

  上世纪80年代初,琼剧发展势头火热,各市县琼剧团百花齐放,规模空前。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1980年,海口市琼剧团大胆启用新人,让跟随着团里老师苦练了一年多琼剧基本功的陈素珍担纲《刁蛮公主》女一号,这部戏让陈素珍“一炮打响”。

  1988年3月,海南要建省办经济特区的消息传来。陈素珍清楚地记得,她当时正在广西旅游。在广西的亲戚家中,她兴奋地和大家讨论着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海南要建省,这太令人兴奋了。我相信琼剧的发展空间会更大。”陈素珍说。

  在建省办经济特区前,琼剧属于广东四大剧种之一,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意味着琼剧将成为海南的戏曲代表。

  据记载,清道光十五年,琼剧“琼城梨园班”有上百名艺人受邀到越南西贡演出,琼剧是我国最早走出国门的剧种之一。上世纪80年代起,琼剧走出国门的次数越来越多。据介绍,当时,不少东南亚的海南华侨听到海南即将建省办经济特区的消息后也十分振奋,他们同样相信琼剧未来发展的步伐会越来越快。


《凤冠梦》剧照,陈素珍饰春娘。 图片由本人提供


  苦苦求索:剧团怎么活?琼剧怎么火?

  建省初期的海南朝气蓬勃,吸引着全国人的目光,“十万人才下海南”让省会海口充满了创业的激情。成为经济特区的海南也大步走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流行音乐、时髦文化随着经济贸易的对外开放大量涌入这个新兴的经济特区。

  不可否认,求新、求变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人更加追捧当时的流行音乐。上世纪90年代,全国的传统戏曲发展进入低谷。据了解,当时的许多琼剧团常常一个月下来也演不了几场戏。即便如此,陈素珍依然选择坚守在琼剧团中。

  “团里的财务状况捉襟见肘,我要从何下手啊?”2003年,陈素珍担任海口市琼剧团团长。作为事业单位,琼剧团虽享受差额补贴,但演出少,存活艰难。

  不能等靠要,想要琼剧团活起来就必须增加商业演出。陈素珍在那几年里拼命地跑市场,寻找演出机会。

  可就在跑市场的时候,陈素珍发现了一个问题:琼剧在全国的知名度太低。“因为东南亚地区的海南华侨多,所以我们经常出国演出,那时候大家常说琼剧‘出国容易进京难’。”陈素珍至今都忘不了,当她代表海南省去北京参加全国文联或中国剧协等部门组织的会议时,许多省外同行经常问到:“琼剧是什么?”

  “琼剧团想要活,琼剧就要火。”陈素珍深感自己肩上的重任不仅仅关乎一个琼剧团,而是整个琼剧行业。她带领海口市琼剧团以戏交流,通过和各个剧种间的交流演出,把琼剧推出去。

  当时陈素珍下定决心要做一部精品琼剧,以此打响琼剧名气。要做精品并非易事,当时琼剧团普遍缺少人才,行当不全,许多人还没有做文艺精品的意识。

  2005年,陈素珍邀请省外戏曲专家,结合琼剧团实际,创新打造了一部现代戏——《百年苍翠》,陈素珍扮演该戏女一号海若兰。这部戏讲述了1905年,爱国华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从海外带回橡胶树种,并播种在海南这片神奇的热土上的故事。

  这部戏以散文诗的形式呈现,这就给作曲带来了较大难度,作曲吴梅反复打磨创作出优美旋律;此外,主创团队创新地在配乐中运用更多西洋乐器令配乐更加动听。2006年首演后,音乐部分成为该剧一大亮点,受到戏迷热捧。

  不负众望,这部历经艰辛创排的剧目收获了国家级奖项,2007年,陈素珍凭借海若兰一角为海南收获第一个戏剧梅花奖。

  “这个奖是对我个人成绩的肯定,但更重要的是,它给予了我们琼剧人信心,让我们看到了小剧种未来发展的潜力和希望。”陈素珍说。

  收获了梅花奖的陈素珍并没有离开一线岗位,除了继续带领剧团排戏、频频下乡演出外,2016年,“爱鼓捣”的她推动拍摄的琼剧4K电影《喜团圆》上映,这是全国第二部4K戏曲电影,也是海南继《红叶题诗》后的第二部戏曲电影。

  “要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推广,才能让人们都爱上传统戏曲。”陈素珍说。

  2012年,我省艺术院团相继完成转企改制,“铁饭碗被打破”让不少院团流失了人才。陈素珍记得,当天上午刚宣布完改制,晚上就有商业演出团体来“挖”她。为了解决人才流失等困境,她加快培养新人。2014年,国家艺术基金启动,陈素珍拿着《浴血英魂》的剧本去申请,该剧也成为我省当年唯一一部入选国家艺术基金的项目。


《三看御妹》剧照,陈素珍饰刘金锭。 图片由本人提供


  新时代名伶的新角色

  “18岁时就演公主,40多年过去了现在还在演公主,说起来自己都不好意思啊。”陈素珍笑着说,“过去几十年里,我的事业随着琼剧的发展经历低谷与高峰,广大戏迷成为我挺过一次次难关的支柱。”在陈素珍退休前,海口市琼剧团平均一年下乡演出约150场,陈素珍会参加80%的演出。

  如果说梅花奖将陈素珍与琼剧艺术捆绑在一起,那么“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党代表、。

  退休之后,陈素珍经常走进校园宣传琼剧。

  2017年12月底,定安县新竹初级中学等4所中小学被定为我省首批琼剧孵化试点基地。这是我省积极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旨在进一步推动“戏曲进校园”,推动戏曲文化传承发展,该项目得到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省琼剧院及一些市县琼剧团也在大力推广戏曲进校园工作。对从艺40余年的陈素珍来说,琼剧近两年来焕发的勃勃生机令她兴奋不已。

  “从建省初期的琼剧院团规模小、缺乏精品,到今天省琼剧院几乎每年一部精品,市县琼剧团人才队伍质量不断提高,作为琼剧演员,我从内心的高兴。特别是看到大家争先恐后地去挖掘本地题材,打造精品的意识越来越强,我倍感欣喜。”陈素珍说。

  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来,海南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琼剧事业也不例外。30年里,我省两位优秀琼剧艺术家陈素珍、符传杰先后摘得梅花奖;我省琼剧工作者发挥工匠精神,打造了《下南洋》《海瑞》《王国兴》《百年苍翠》《定安娘》《冼夫人》《凤冠梦》等一部又一部琼剧精品。

  各级政府对戏曲工作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海南省“十三五”时期琼剧传承发展规划纲要》等扶持文件相继出台,在陈素珍看来,这是琼剧发展的新时代,琼剧工作者更应抓住机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海南文化自信,为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贡献力量。


  素珍寄语

  我对琼剧事业的发展充满信心。在广大琼剧工作者的努力下,琼剧正加大融入旅游发展中,为国际旅游岛建设丰富文化内涵。

  我们有幸见证了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的历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向更加辉煌的未来前进。我期待琼剧在新时代能出更多新戏、出更多人才,能在中国舞台、世界舞台上成为代表海南文化精髓的艺术形式。(海南日报记者 尤梦瑜 实习生 王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