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乐器种类 >【下周演出】4月17日·台北市立大学陈冠宇副教授钢琴独奏会

【下周演出】4月17日·台北市立大学陈冠宇副教授钢琴独奏会

2022-07-06 02:38:36

絕代雙雄 / 舒曼與蕭邦


陳冠宇2018鋼琴獨奏會

Eric Chen 2018 Piano Recital


时间:4月17日 19:30 

地点: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厅

免票入场



曲目单

罗伯特‧舒曼 Robert Schumann

1. 四首钢琴小品,作品32

4 Piano Pieces, Op. 32

诙谐曲  非常明显

Scherzo  Sehr markiert

吉格舞曲  非常快

Gigue  Sehr schnell

浪漫曲  速度非常快,并且效果很好

Romance  Sehr rasch und mit Bravour

小赋格曲  悄悄的

Fughette  Leise


2. C大调幻想曲,作品17

Fantasie in C Major, Op. 17

   第一乐章 要彻底保持幻想且热情地演奏

  1st mvt. Durchaus phantastisch und leidenschaftlich vorzutragen

  第二乐章 中板 非常精力充沛的

2nd mvt. Mäßig. Durchaus energisch

  第三乐章 要缓慢地演奏,并必须保持安静稳定

3rd mvt. Langsam getragen. Durchweg leise zu halten


----- 中场休息 -----

----- Intermission -----  


弗雷德里克‧萧邦 Frédéric Chopin

1. G小调第一号叙事曲,作品23

Ballade No. 1 in G Minor, Op. 23

2. 降B小调第二号诙谐曲,作品31

Scherzo No. 2 in B-flat Minor, Op. 31

3. 升C小调第三号诙谐曲,作品39

Scherzo No. 3 in C-sharp Minor, Op. 39

4. F小调第四号叙事曲,作品52

Ballade No. 4 in F Minor, Op. 52


温馨提示

陈冠宇副教授大师班

4月18日 10:00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厅

曲目

蒋欣玲,贝多芬 奏鸣曲Op2No1,第一乐章

杨薇,舒伯特 A大调第十三奏鸣曲 第一乐章 作品 D664

吴欣,贝多芬 c小调三十二变奏曲


Programme Notes

曲目解说

罗伯特‧舒曼
Robert Schumann, 1810-1856

舒曼是浪漫乐派初期知名的德国音乐家,和波兰钢琴诗人萧邦均出生于1810年;舒曼擅长作曲和钢琴演奏,经常创作钢琴作品、艺术歌曲和管絃乐作品。舒曼从小生性热情、感情丰沛,富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他的父亲是一位热爱文学的书商,从小耳儒目染之下,舒曼对文学也产生浓厚的兴趣,日后的音乐创作更经常从文学作品中获得灵感,亦将文学注入其音乐创作中,因此甚至被称作「音乐的文学家」。或许,音乐对舒曼来说就是一种天生且本能的语言,谱曲就像是写日记一样,作为他在日常生活中传达感受的媒介。然而,舒曼的内心世界,似乎只能从他的信件和乐谱上神秘标示来了解,他天生细腻、反覆无常的性格,经常藉由变化快速的节奏和转调,以及乐谱上充满表情记号的标示表现出来。此外,舒曼当时替「新音乐杂志(Neue Zeitschrift fur Musik)」写稿子时,喜欢用弗洛斯坦(Florestan)和约瑟比乌斯(Eusebius)两个笔名,来分别代表两种个性:弗洛斯坦代表力量与正直,是个天生的革命者,约瑟比乌斯代表梦想、浪漫和多愁善感的个性。

舒曼在「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时,遇见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家人,也就是钢琴教师维克(Friedrich Wieck, 1785-1873)和他的女儿克拉拉(Clara Josephine Wieck, 1819-1896)。维克的出现,让舒曼决定投入音乐事业,重新学习钢琴演奏技巧;而克拉拉则不顾父亲的反对,经过重重难关之后终于修成正果,成为舒曼未来的妻子,算是在西洋古典音乐史上有如中国牛郎织女般的一对恋人;她是一位德国著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钢琴演奏技巧相当精湛。舒曼在「新音乐杂志社」担任乐评人时,乐于鼓励年轻音乐家的作品,德国作曲家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和波兰作曲家萧邦(Frederic Chopin, 1810-1849)都是他极度欣赏的新秀。此外,舒曼也结识了许多好友,更组成「大卫同盟(Davidsbund)」社团,召集了一群对抗通俗音乐、认真创作音乐的同伴,成员有舒曼本人、孟德尔颂、萧邦、克拉拉与其父亲维克等人,每个人在社团内都有自己的笔名。舒曼在德勒斯登的日子裡,认识了小提琴家姚阿幸(Joseph Joachim, 1831-1907),透过姚阿幸的介绍,布拉姆斯前来拜访舒曼。舒曼看出布拉姆斯的音乐天份,再次提笔撰写乐评鼓励布拉姆斯。舒曼精神疾病发作时,布拉姆斯则是担任起照顾著克拉拉一家人的责任,即使在舒曼过世后也能无后顾之忧地安稳生活。舒曼是音乐历史上少数的特例,他在将近二十岁时才走上音乐之途,虽然饱受精神疾病摧残,音乐中细腻的情感,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浪漫作品,成为浪漫乐派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1.  四首钢琴小品,作品32

四首钢琴小品其中的《诙谐曲》、《吉格舞曲》、《浪漫曲》作于1838年,《小赋格曲》则作于1839年。其中《吉格舞曲》和《小赋格曲》都是G小调,在舒曼最后决定将四首乐曲作为一套组曲出版之前,这两首曲子是分开印刷的;其中《诙谐曲》由降B大调开始,《浪漫曲》则为D小调,它们分别是G小调的关系大调和V级属调,这种调性组合当然可以作为一套组曲来演奏,因为调性之间有相互的关联。但在风格方面,舒曼在这四首乐曲中偏好以附点节奏作为每首曲子之动机,来呈现其一致性的重要元素。


  1. 诙谐曲 Scherzo 

    降B大调,3/4拍,ABA三段体。整个A段充满了附点节奏动机,B段则由D小调呈现三声部线条,之后又由简短的A段作为再现。

  2. 吉格舞曲 Gigue 

    G小调,3/8拍。以三声部的赋格形式作为开始,以对位法的模仿特点贯穿全曲,但是素材的剪裁仍然是典型的舒曼音乐风格。

  3. 浪漫曲 Romance 

    D小调,2/4拍,ABA三段体 + 尾奏。速度充满著外露的热烈情感,主要的乐段甚至标示著“非常快,并带有炫技性”。但是在中段处融入关系大调(即:F大调),较慢的速度和一个感性、有特色的吟唱旋律,甚至可将它看成五音符前导动机的另一个变奏型式。

  4. 小赋格曲 Fughette 

    G小调,6/8拍。以和缓的赋点节奏动机作为乐曲的开始,并且贯穿全曲;乐曲结尾用极为感人的三个管风琴风格之和絃,以皮卡第三度(Picardy Third)呈现圆满的大三和絃终止。


2.  C大调幻想曲,作品17

舒曼于1836年创作此曲,并于1839年出版之前作改编,在写作此曲时就处处埋下了他对克拉拉的热情与思念。虽然此曲是为了纪念贝多芬所谱写的,并且题献给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堪称是他最伟大的钢琴独奏作品之一,尽情地诉说著他与克拉拉之间的爱恋,并以音符记录了他在这段苦恋中所有极端的情绪。


  • 第一乐章 要彻底保持幻想且热情地演奏

    C大调,4/4拍,幻想风格之奏鸣曲曲式。舒曼曾在给克拉拉的信中表示:「此曲第一乐章可能是我的创作中最热情的乐曲 — 因你而起的深沉悲歌」。这个乐章虽然是以贝多芬风格的奏鸣曲形式写成,但其主题的呈现方式及发展手法却完全是十足的浪漫风格。在波浪型的十六分音符 的伴奏下,展现热情的呈示部第一主题,之后不断地提高其热情及力度进入第二主题,第二主题并未延续第一主题的热情风格。在发展部中并没有贝多芬时期奏鸣曲的那种戏剧性,取而代之却充满了富有情感的浪漫风格。舒曼在热血奔腾的再现部之后,使用贝多芬所写的歌曲乐段"To the Distant Beloved"(给遥远的爱人),并在全曲开头引用了德国诗人卡尔.施莱格尔(Karl Schlegel, 1772-1829)的诗句:「在所有的音符间响彻著,在这地球五彩缤纷的梦裡,听见幽幽又漫长的声音,献给那位在秘密中倾听的人。」虽然舒曼没有点破,但仍然不难看出这是他献给克拉拉的爱情密码。最后,在极轻柔的音响氛围中结束整个乐章。


  • 第二乐章 中板,非常精力充沛的

    降E大调,4/4拍,三段体曲式 + 尾奏。此乐章是兴奋热烈的进行曲形式,克拉拉形容此乐章有如「战士从战场上凯旋归来。」描写舒曼成功战胜忧鬱症的高昂情绪。在演奏上需要很多的技巧。乐章在大量强而有力的和絃音型开始,然后变成附点音符的节奏,曲中有很多模仿手法。中段进入降A大调,速度变得缓慢,然后又回到降E大调再现部,其中更加入了许多其他乐思和动机。


  • 第三乐章 要缓慢地演奏,并必须保持安静稳定

    C大调,12/8拍,序奏 + 幻想曲式 + 尾奏。此乐章像是如梦幻般平静而安稳的乐曲,非常富有诗意。在乐章一开始以轻柔的琶音作为序奏,之后紧接着三连音伴奏音型,而第一主题旋律就像大提琴音色般地甘甜温润;之后,调性转为降A大调,继低音的旋律之后出现优美的第二主题,经过大量发展之后进入再现部。再现部之后是一段C大调尾奏,最后以模进层次般的琶音伴奏音型平静地结束全曲。这种温和的结束方式很有舒曼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充满了极为优美的浪漫韵味,如同满佈星辰的寂静夜晚令人醉心神往,也彷彿预言著他和克拉拉之间充满挑战、考验与试炼的爱情,最后亦终将回归平静。此乐章可算是所有钢琴作品中最优美的乐章之一。



弗雷德里克‧肖邦
Frédéric Chopin, 1810-1849

萧邦是浪漫乐派初期知名的波兰音乐家,他诞生于华沙,父亲是法国人,母亲则是波兰贵族,彷彿从小就感受到父母喜爱音乐的热情,小萧邦特别偏爱钢琴,并在七岁时学会创作,被讚誉为「莫札特的继承人」。他创作的钢琴曲旋律优美,具有强烈的色彩和丰富的和声。萧邦在作曲和演奏都有杰出的表现,他擅长使用『弹性速度』和独创一格 的指法,是当时最著名的演奏家,他的音乐具有华丽的色彩,长而持续的圆滑旋律线条,为键盘乐器演奏创造全新境界,尤其是他对钢琴方面的贡献,影响深远;他的音乐风格融合了斯拉夫民族的热情忧虑和法国民族的柔细华美。

萧邦一生的作品几乎全是钢琴曲,普罗大众都被他那优美而富文学气质的音乐所吸引,故有「钢琴诗人」之美称,他一生虽只活了短短的三十九年,却留下了许许多多不朽的经典钜作。萧邦的作品充满著波兰的风味,尤其「马祖卡舞曲」、「波兰舞曲」更成为波兰的代表,树立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影响了日后的音乐家李斯特、史克里亚宾等人。在他的音乐中,除了强烈的民族风格之外,运用许多装饰音和弹性速度也是一大特色,也更能将萧邦纤细柔美的音乐表达出来。萧邦的一生中有多次轰轰烈烈的恋爱,感情生活非常丰富,被鲁宾斯称誉为「有著钢琴心和灵魂的钢琴诗人」。


1. G小调第一号叙事曲,作品23

叙事曲是把一件重大而意义深远的事件或是罕见的事情,以强而有力的短诗描述出来。在中世纪时代,叙事曲描述妇女们勇于追求完美爱情的勇气,骑士人道主义的伟大行为、宗教的悲天悯人、无惧一切的讽刺、脱离悲剧的憧景或对死亡的恐怖感等。到了浪漫派时期,童话故事、勇士精神也加入叙事曲内,使叙事曲的作品内容表现出更为激动的形式。萧邦以不受传统曲式限制的方式,创作了四首叙事曲,并受到波兰诗人米凯维契(Adam Mickiewicz, 1798-1855)的深远影响,他借用奏鸣曲、变奏曲、轮旋曲等各种形式的要素,混合运用在此四首作品中,又确保各个作品的特性与逻辑性。他的每一首叙事曲都有完全不同的表现,都充满梦幻式的想像力,这乃是得自于波兰人天生富有纤细想像力的民族性,经过萧邦的严密分析与充分感受,把诗的韵味妥适的表达出来。萧邦这四首作品全部是六拍子的複数拍子写成,具有舞曲风格的形式,似乎萧邦试图把叙事曲在发过程中,原有的舞蹈要素与后来形成诗的形式综合起来,把概念性的内容变成纯粹的音乐表现。此外,这四首叙事曲的序奏乐段都可以让人感觉出「很久很久以前...有这麽一件事情...」的趣味性句法,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叙事曲和舞曲或故事、诗都有关联。萧邦这四首叙事曲的作曲年代是在他一生的中期到晚期,也就是他到巴黎以后的创作高峰期,四首作品除了都以六拍子写成以外,都没有共通点,其形式与乐念各有不同,以自由形式组成。每一首的技巧与音乐都很难,但其内在音乐感却是统一的,各曲都像说话般的乐句开始,接下来是多变化的表情及丰富的表现,继而是由声势壮大的高潮与戏剧性的尾奏作结束。

G小调第一号叙事曲是萧邦21岁时的作品,无论就曲式或是音乐内容而言,都属于天才的作品,亦是四首中最杰出的一首。曲子以说话般的乐句开始,暗示了「故事性」的形式,并以一种温柔的语调、中等的速度,娓娓地传述这段故事的缘由。说故事的人以一种悲叹的语气来叙述整个事件,由于本身太过于投入情结的发展,在作品中有许多乐段可以感受到他心中那一份锥心刺胸的痛楚,一股激烈的愤恨。每当一次的事件爆发过后,说故事的人变得十分平静,但是没多久,内心的激盪和各种複杂的情绪不觉又涌上心头,这样的状况在作品中週而复始的出现。此曲忠实反映出萧邦内心世界,萧邦心怀亡国之痛,沦落异乡独自飘零,他的内心是孤独的;也由于悲从中来,曲子的结尾以三个forte的力度来表现一个悲剧英雄内心的激盪,浑厚的音响并非胜利的欢呼,而是萧邦对祖国一种充满爱和热情的崇高表现。在本首作品中,萧邦道出了「浓」的意味,并强化了悲剧的精神,感伤和愁绪萦绕不休,抒情与激盪形成强烈的对比,在唯美而凄凉的情境中,留下一股悲壮的气息。


2.降B小调第二号诙谐曲,作品31

李斯特曾说,在萧邦所有的作品中,最能自由地表现出萧邦的,是练习曲和诙谐曲。一般人想到传统的诙谐曲,大多数是放在古典时期贝多芬奏鸣曲的第二或第三乐章,萧邦在他的第二和第三号钢琴奏鸣曲中,也使用诙谐曲。但这四首诙谐曲,其规模和内容与奏鸣曲中所使用的诙谐曲完全不同,属于完整独立的乐曲,并非只是一个乐章,唯一相同之处就是乐曲的节奏。这四首诙谐曲均採用三段体曲式,并且都是3/4拍。贝多芬惯用强音和发音法来製造诙谐曲中不同的对比性,萧邦则用速度和表情来创造对比性。

此曲是四首诙谐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乐曲以对话的方式开始,对答了几次之后,展开一段十分优美流畅的旋律,这段的美是两面的,相辅相成,它有著热烈燃烧的情爱也有著温柔纤细的感伤。此曲大约作于1837年,当时萧邦刚结束与玛莉‧伍德金丝卡(Marie Wodzinska, 1819-1896)的恋情,在孤独寂寞的生活中刚认识了乔治‧桑(Georges Sand, 1804-1876),或许本首作品正是萧邦当时心情的写照,有句话说「情感淡薄使人平庸」,多情的萧邦在柔弱的外表下,隐藏著一颗炙热的心,期待爱情雨露的滋润,我们可以在这首作品中听到端倪。


3.升C小调第三号诙谐曲,作品39

此曲是四首诙谐曲中最戏剧化的一首,萧邦将本首作品献给自己的学生阿朵夫‧古特曼(Adolf Gutmann, 1819-1882),此曲则完成于1839年间,正值萧邦在马约卡岛养病期间,当才华洋溢的音乐家嚐到美妙爱情的鼓舞和温柔体贴的照料,所写出的作品当然是不同凡响。本首作品有两大特色,除了转调频繁,带给每一处不同的色彩和色调之外,另外还有许多连续的八度音,象徵病魔折腾著萧邦的躯体,强而有力的八度音是黑暗中的一丝曙光,它或许是乔治‧桑带来支持萧邦精神的振奋剂。此曲的中段则营造出和前面完全不同的气氛,落叶伴著阵阵的钟声四处扩散,钟声和落叶所谱成的微妙音色非常有韵味。总之这首诙谐曲散发出一种逐渐忧鬱的情绪和逐渐深藏的爱,敏感的萧邦,看著、听著、抚触著马约卡岛,用音符刻划出他对生命、生活的咏叹与冀望。


4. F小调第四号叙事曲,作品52

此曲作于1842年,是最富冥想、充满浓烈情绪的作品,并和前三首叙事曲相同,可能是受到同乡诗人米凯维契的史诗影响,引发灵感而创作的作品。至目前为止,虽然我们没有任何资料可以证明萧邦这四首叙事曲是否曾受到米凯维契诗文的影响,但前三首叙事曲的创作,受到米凯维契诗文的启发可能性较大,第四号叙事曲瀰漫著悲剧色彩的作品,和诗文并不太契合,一开始的旋律似乎会让人觉得晦涩、难懂,相较于第三号叙事曲,此曲显得十分凝重。主题一次一次的变化,曲调波澜起伏,有隐有显、层层变化并相融构成一个看不尽的境界。萧邦的四首叙事曲中,就属F小调这首最难、境界最深且最有内聚力,其中难以言喻的隐忧和精微的情韵,就必须倚赖演奏者至情至性的功力表现。



陳冠宇

钢琴家:陳冠宇

Pianist: Eric Chen

台南市人,台北市立大学音乐学系专任副教授和台湾师范大学音乐学系兼任副教授,并担任“陈冠宇室内乐团”音乐总监及“鸿宇国际艺术有限公司”专属音乐家。曾先后师事高锦花、陈郁秀、魏乐富、张瑟瑟、Arkady Aronov、Abbey Simon、Oxana Yablonskaya、Boris Slutsky、Dmitri Rachmanov、Peter Basquin及Bernard Ringeissen等知名教授,以钢琴第一名成绩获得台湾师范大学音乐学系学士学位、并获得美国纽约曼哈顿音乐学院钢琴演奏硕士学位、职业演奏家文凭、钢琴教学法文凭和美国纽约市立大学钢琴演奏博士候选人;目前是史坦威艺术家(Steinway artist)。


陈冠宇自小时候即在山叶音乐教室受到完整音乐教育系统之启蒙和进阶训练,故在台湾求学期间已囊括各项钢琴比赛冠军(包括:台湾区儿童、少年、青少年、成人组、台北市交协奏曲、理查克莱德门…等);旅美留学期间,更获得多项国际奖项(包括:第十三届美国Joanna Hodges国际钢琴大赛第三名、纽约Five Towns Music and Arts Foundation, Inc.钢琴首奖,以及纽约Artists International, Inc.青年艺术家奖)。曾于美国纽约卡内基Weill音乐厅、林肯中心Alice Tully音乐厅、奥地利维也纳Bosendorfer音乐厅、日本东京五反田文化中心音乐厅、大坂村松音乐厅、厦门艺校音乐厅和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等地举行钢琴独奏会,每次均获得乐评家极高之评价。


陈冠宇是当今台湾地区最活跃钢琴家之一,各类型演出活动包括:钢琴独奏会、校园音乐会、钢琴四手联弹、双钢琴、室内乐、钢琴协奏曲和儿童亲子音乐会等多种型式,横跨古典乐曲和流行音乐之范畴,例如:(1)交响乐团— 英国BBC音乐会交响乐团、美国辛辛那堤大众交响乐团、美国艾荷华州立交响乐团、美国曼哈顿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台湾NSO交响乐团、台湾省立交响乐团、台北市立交响乐团、高雄市立交响乐团、长荣交响乐团、台北爱乐室内暨管弦乐团、台南市立交响乐团、新竹爱乐交响乐团、台东县立交响乐团、YWCA青少年管弦乐团、台湾省立国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高雄市国乐团、台湾省立交响乐团附设管乐团…等;(2)指挥家— Erick Kunzel、Keith Lockhart、Henry Mazer、Gernot Schmalfuss、Mark Graveson、简文彬、王雅蕙、庄文贞、谢建得、林天吉、江靖波、廖嘉弘、黄维明、郑立彬、陈树熙、李振声、郭哲诚、谢元富、孙爱光…等;(3)国际音乐家— 竖笛演奏家Paul Meyer、钢琴家陈萨…等;(4)主要经典钢琴协奏曲。,演奏“盖希文:蓝色狂想曲”,亦受中央电视台邀请录制中秋节特别节目“海峡月、中华情”。此外,陈冠宇经常应邀担任钢琴比赛评审、音乐讲座演讲、专业乐评撰写、音乐研讨会论文及音乐专业文章发表、筹办国际知名音乐家之访华音乐会,曾推出“琴有独钟”一书,及“让爱留住”、“候鸟流星雨”、“爱是我们的”等钢琴独奏系列乐谱。


陈冠宇至今已出版二十四张(包括:流行和古典)钢琴演奏专辑,近期演奏足迹遍及欧美、中国、日本、越南等各大城市,合作的国际音乐家有:Ensemble Berlin、小提琴家Charlie Siem、小提琴家Laurent Korcia、长笛家Judith Mendenhall、钢琴家徐洪和钢琴家安达朋博;任教于“第四届东华大学国际钢琴音乐营”,更赴“德国第二届特罗辛根国际音乐节”和“美国怀俄明大学国际音乐节”举行钢琴独奏会和大师班;亦担任台湾地区文化机构音乐人才库培训计划之评审暨谘询委员和各大钢琴比赛、大学联考术科面试、第四届墨西哥Parnassos国际钢琴大赛…等评委。2017下半年演奏:三首钢琴协奏曲“贝多芬:合唱幻想曲,作品80”、“莫札特:D大调第二十六号钢琴协奏曲『加冕』,作品537”和“殷承宗/洗星海:黄河钢琴协奏曲”,以及“顶尖对决4–陈冠宇VS于汶蕙双钢琴之夜”等音乐会;2018上半年举行“绝代双雄/舒曼与萧邦–陈冠宇2018钢琴独奏会”之巡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