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乐器种类 >内向都是被自己吓出来的!你怕的不是社交,而是……(文末有惊喜)

内向都是被自己吓出来的!你怕的不是社交,而是……(文末有惊喜)

2022-03-05 22:44:24



来源:丛非从(ID:congnotcong)


内向做了多次“挡箭牌”

 01 

 这么多年来,有没有发现内向挺好的,不知道给你做了多少次挡箭牌。


每当在跟不熟悉的朋友在一起的时候,

出现在陌生场合的时候,

有重要人物在场的时候,

跟异性单独相处的时候,

有压力,甚是尴尬。


但是因为我内向啊,所以我不会说话啊。


多好的解释。然后你就成了宅男/宅女。


然而,在有的人面前你内向,有的人面前为什么你就很外向呢?


因为内向是一种“病”,是一种间歇性发作的”病“,有时候犯病,有时候不犯啊。


人天生是外向的,

是谁修改了上帝的设置?

 02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时候染的这种病呢?


人天生是外向的,因为与人连接,是一件非常滋养的事情。


婴儿需要妈妈,对于婴儿来说,主动发出自己的声音,要比不主动发出自己的声音更有利于生存。


要相信上帝造人的时候,一定会把出厂设置搁到最佳生存状态。


与人连接,是那么的美好。


喜悦与人分享,喜悦就会加倍。

难过与人分享,难过就会减半。

孤单与人分享,孤单就会消失。

困难与人分享,就会得到帮助。


有一个人或很多人能在你身边,接纳你,抱持你,允许你,关注你,认可你,看见你,那是多么滋养的一件事。


外向就更加容易得到关系。关系是滋养人的,所以外向更加符合人性。


那么是谁修改了上帝的设置,把人变得开始回避社交,开始内向了呢?



对婴儿来说,当不哭比哭更安全的时候,就慢慢学会先不哭了。


当关系不再是滋养,而是压力的时候,人就会回避社交——趋利避害的本能。


果子好吃,人就会想吃。果子变坏的时候,人就想扔掉。


对于婴儿来说,当他表达需求,


如果得到满足,婴儿就会更加渴望关系。

如果需求被忽视,他就会怀疑关系。

如果需求被否定,他就会逃避关系。

如果还被反过来要求,他就更想逃避


婴儿哭泣时,妈妈是什么态度很重要。


在他长大的过程中,他是否是被环境所允许和接纳的,他是否是被认可和看见的,他是否是自由的,他是否能做自己,他周围的关系有没有在滋养他。


这都在决定着小孩子在怎样感受关系。


答案如果是没有得到,那么小孩子就会回避关系,因为在关系中实在没得到什么好处。


如果跟妈妈在一起的时候,妈妈还做了很多破坏关系的事:


  • 忽视孩子,看不见他的需求,看不到他的委屈、难过与害怕,还会反过来告诉他应该懂事、听话、礼貌。


  • 当小孩子感觉到恐惧与无助,妈妈不会帮助他,反而会指责他笨、懒。妈妈会反复要求他,否定他,嫌弃他,让他不自在。


小孩子潜意识里就会对关系产生恐惧。


为了生存,他必须使用高焦虑来应对关系,必须小心翼翼谨慎地安全着,好累。



久而久之,累成了一种常态,都不觉得自己在焦虑和累了。关系成了负担的一种象征。


这种累与焦虑,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就会被激活一点。


潜意识里形成了这样的印象:


  • 关系即要求。

  • 关系即评判。

  • 关系即压力。


这种感觉被带到大,所有的关系,都感受到了有某种潜在的要求和批判而感觉到有压力。


最后发现,还是跟自己待着比较舒服。


来不及感动,就开始了焦虑......

这也许是你的病根所在!


跟一个人在一起,如果你总觉得应该好好表现才觉得踏实,应该掩饰自己不好的一面不被人知道。


总要刻意表现与掩饰,不能乱动乱说,生怕别人发现自己哪表现得不够好,批判、嫌弃自己。


在一起的时候,还要顾及下别人怎么看怎么想。有时候宁愿委屈自己,也要处处照顾别人的感受,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


想想就很烦,好累。 


因为不相信自己是被接纳的,不相信别人对自己没要求。


即使别人对自己有点好,也不敢接受。人家愿意跟你建立关系,愿意滋养你,爱你,对你好,因为你值得。


然而你却总有一种受不起的感觉,不敢享受,你总想着这给别人添麻烦了,多不好,你就压力好大。


来不及感动,就开始了焦虑。根本无法享受。


别人的好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你就想着怎么回报人家。


生怕自己欠了别人的,生怕别人觉得自己自私,生怕因为自己没付出就搞砸了关系。


如果你说是啊,人家对你好你就是要回报人家啊。


可问题是,拜托你先在当下好好享受,好好感动,好好被温暖。享受完了再图回报好吗?


你这还没开始享受就开始思考该如何回报了。


那感觉就像是:


今天周五晚上,假期刚刚开始,然后满脑子都是:假期结束总是要回来好好上班的啊,没有单位会在你毫不贡献的时候还给你放假。


然后你就开始焦虑:下周一要来了,下周工作要认真啊,要认真。假期也没享受,光想着干活的事了。


你就开始讨厌工作了,因为你从来不曾真正休息,光想着如何工作。


你也开始讨厌关系了,因为你从来不曾真正享受,光想着如何付出。


虽然你还是很渴望,但你却不敢接受别人的好了:还得回报,还给别人添麻烦,好累哦。


跟人相处,如果累、焦虑、有压力、不享受、不自由,带来的不舒适感远远大于舒适感,为何还要与人相处。



如果你回避社交,

那是因为这段关系给你带来压力


偏偏成功学家和鸡汤学家都在告诉我们说:你要社交啊,你要人脉啊,你要阳光啊,你要善言啊,巴拉巴拉。


然后你就又开始强迫自己,我应该去社交啊。






PK战开始。


内耗开始。最后把自己搞得抑郁了。


因为你的精力在神不知鬼不觉中都消耗完了,抑郁就会登场说:别想了,对世界的感觉再麻木点,你就不用消耗了。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本能,如果关系是滋养的,那么你就会自动想建立关系。


如果关系是压力,你就想远离关系。


所以如果你回避社交,那是因为关系对你来说不是滋养,而是压力。


这时候强迫自己去社交,只能把自己搞得更挫败,自我否定,抑郁。



内向都是被自己吓出来的


你从来不曾相信,关系对你是安全的。其实你是被接纳的,你是被允许的。只要你不表现得太出格,你都是被欢迎的。


  • 你会发现外向的人,什么都敢说。敢唱、敢跳、敢讲。


    你敢吗?你怕,怕自己说错了还不如不说,说错了比不说惩罚更大。

    因为你小时候就是这样:不说才是安全的,一说就被指责。不表现自己才是安全的,一表现自己就被发现不好。


  • 外向的人的确容易说错话,然后被一些人喜欢,也被一些人讨厌。


    你敢吗?我猜即使有99个人喜欢你,只要有1个人讨厌你,你就需要安慰自己,然后就不敢说话了。

    你为了确保自己绝对安全和不被讨厌——闭嘴是唯一的选择。



内向都是被自己吓出来的。


因为内向者的潜意识目标就是:


我要说出一些话,让所有人都不讨厌我,都喜欢我。


当我准备好这样的话题,并且准备好怎么说的时候,并且在最恰当的时机的时候,我才能开口说出来。不然我选择等待。


结果……


你可以想到吧。


当你开始享受被鼓励、被赞扬时,

外向也就来了


你会发现内向的人如果被鼓励,被耐心,被赞扬,他就会慢慢活过来,而且还表现得很好。


其实就是他已经在潜意识里酝酿了很久了,只等待着有人邀请他。


如果一个人相信环境是安全的,他就会很外向

如果一个人相信环境是不安全的,他就会很内向


这个安全与否与真实的环境无关,只与内心的信念有关。而内心的信念,则来自于童年的经验。


关系本来就一种滋养,虽然不是所有关系。但当你开始相信其实你遇到的很多人都是接纳你的,对你不求回报的,认可你的。


你就开始享受起关系来。外向,也就来了。



正如你小时候或者你刚出生的时候那样——


大胆表现,无所畏惧。


因为你坚信,无论你怎样,你都是被接纳的。

你要相信,你正在被支持着,而非被评判着。


你也可以说这是生理因素,我相信后天心理的变化会导致脑结构、神经系统等生理的变化。


你说天生如此也很好,这样更理所当然地坦然些。反正天生的,我什么都做不了。


是不是天生的又怎样,你都可以在后天让自己更被滋养,更开放。


当然啦~要成为外向、富有人格魅力的女性,没有一个地方的女人,会像上海女人,具有长久的可谈性,可读性。 


在上海的文化图谱上,从来不乏女性的倩影。张爱玲、阮玲玉、周璇、程乃珊、周小燕......难怪作家王安忆评论,「要写上海,最好的代表是女性」。



现在,我们就邀请你来,抢票参与上海文化 @ “她”影响 汇讲坛活动!


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女性能产生哪些影响?六月「大家·对话——尽在汇讲坛」,聚焦在上海文化领域取得骄人影响的女性,畅谈「女性如何发挥性别优势,塑造『她』影响」。



 她 影 响  @  音  乐


俞丽拿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


音乐是她与世界对话的语言。学生时代因演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从此与《梁祝》一起家喻户晓,更让这种鲜为国人接受的西洋乐器“说”了中国话,走入中国大众的文化生活。


她用小提琴传播中国声音。多次担任包括柴科夫斯基青年音乐家比赛在内的30多个国际音乐比赛评委。而她最为看重的是自己的音乐教育事业。呕心沥血五十余年,她一手培养的学生在国际重大比赛中获得前三名的就达十多人次,填补了多项中国在国际小提琴赛事中的空白。

她 影 响  @  文  学

秦文君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1982年开始,她用笔端触发了一个儿童世界,《男生贾里全传》、《女生贾梅全传》、《一个女孩的心灵史》……六百多万的文字里,塑造了一个个性格迥异的童年玩伴,一代代儿童在这些小伙伴的故事中成长,在这些生动而又温暖的文字中塑造起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她也因此成为千万小读者喜爱的儿童文学作家。

   

她 影 响  @  戏  剧


王一楠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主持人


她是热播剧《媳妇的美好宣言》中的极品小姑子余果,是电影《失恋33天》中的富婆,也是话剧《秀才与刽子手》中的栀子花,凭借这一角色获得第12届文华奖文华表演奖以及第17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配角奖。


作为一名全能型演员,她在艺术作品中塑造了各种女性形象,既有关注都市男女爱情的《裸婚时代》,也有关注家庭生态的《孩奴》,还有关注盲人、职场女性等城市各色人群的《推拿》…此外,她还通过“梦想的天堂”等一系列社会公益活动,聚焦处于城市边缘的农民工子女,对城市文化有着独特思考。

她 影 响  @  媒  体


陈   岩

分众传媒首席战略官,中国广告协会副会长


深耕中国媒介市场20多年,她始终坚持媒体人本心,不跟风、不盲从,做消费者喜欢的、做能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做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内容。她坚持“分众是城市生活圈媒体”的理念,开创了多项行业先河,填补了全球市场空白,她更是电梯媒体的开创者.


她认为,如果主流媒体是发动机,自媒体就是推动器。互联网界的媒体平台和行业大咖都要不断思考,加强自律,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不断规范自己和企业的行为。


同时,,在工作中不忘初心,利用自己的专业力量,把打造商业品牌成功的经验,用于推动城市品牌的形象推广。


是不是跃跃欲试了?

赶紧报名吧!


上海文化 @ “她”影响 汇讲坛抢票

时间:6月9日(周六)上午9:30-11:30(9:00开始进场)


地点:南丹路40号徐汇区政府北门


参与方式:参与方式: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这里填写“真实姓名+手机号码”,我们将从中选出40位幸运粉丝参加哦~

Ps.若报名成功,主办方会发送手机短信确认,届时凭报名时的真实姓名、手机号签到入场,活动仅限本人参加

截止时间:2018年6月6日中午12:00


来源:壹心理,作者:丛非从 ,著有《原来,懂比爱更重要》,《萨提亚模式与自我成长》,《自我成长的力量》等。

猜你喜欢↓↓↓


"妈,你才70岁,去打份工吧!”有群人居然如此经营生活


高能预警!一群男人去体验被“疼爱”的感觉,结果……快乐分娩还有多远?


主力军、生力军、半边天!李强书记的殷切期盼,正是你最关心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