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乐器种类 >浙江人今天都在看这篇文章,出自两个桐乡美女记者之手(内附她们真人照)

浙江人今天都在看这篇文章,出自两个桐乡美女记者之手(内附她们真人照)

2022-06-27 04:45:57



  今天,桐乡两位美女记者写了一篇乌镇戏剧节的美文,《浙江日报》整版刊载,浙江人都在看! 





  深秋的乌镇,温婉如水,却因为一艘戏剧的小船,掀起阵阵涟漪。

  深秋的清晨,乌镇人从“咚咚”声中醒来,那是古镇嘉年华演出项目之一的侗族傩戏《咚咚推》。于是,端着早饭碗,睡眼惺忪的乌镇人就开始饶有兴致地看戏了。

  10月30日至11月9日——第二届乌镇戏剧节的日子里,在乌镇西栅的剧场、木屋、石桥、巷陌甚至乌篷船里,国际知名大戏、青年竞演、嘉年华——散落在乌镇的各个角落,随时都能遇见。但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乌镇戏剧节发起人之一的陈向宏说,戏剧节不是乌镇的未来,大剧院、木心美术馆等等都只是乌镇计划的一部分,陈向宏更希望乌镇的孩子从小在这里就能接触到国际级的戏剧、美术,并把它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内心深处。



阿凤阿姨的戏剧梦


  在西栅景区景行桥桥堍,不特别起眼之处,“藏”着一家茶楼,名叫听水问茶。

  茶楼的老板娘,是一位60岁的桐乡阿姨,名字叫孙阿凤。久居乌镇的孙阿凤,见证了门口的西市河由臭水沟变成了清澈的小河,也见证了河面上越来越多的游船和举着相机的游人。

  2008年,西栅景区刚对外开放,她家就开了茶楼。6年的时间,除了经营茶楼,她还帮民宿介绍生意,替游客指路“导航”,大家都亲切地喊她“阿凤阿姨”

  “我不是一个‘称职’的老板娘。”阿凤阿姨身着花色上装,扎一个马尾,头顶的发色已经有些花白。

  “不称职”是阿凤阿姨自嘲的一种说法。其实,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戏曲发烧友,退休后,每天上午,一番装扮后,便要去桐乡市老年大学,和老友们唱戏文。在他们的圈子里,越剧是主流。

  过足戏瘾,吃过午饭,阿凤阿姨才到茶楼“报到”。像这样循规蹈矩的日子,从去年开始起了变化。

  那一天,一条船从她家茶楼下的西市河划过,船上坐着几个人,吹的、拉的、弹的都是西洋乐器,她觉很新奇,揉了揉眼睛。

  她清晰地记得,那是2013年5月9日,首届戏剧节开幕。

  那段时间,茶楼的生意异常火爆。有人谈论着开幕大戏《如梦之梦》,说许晴绕着环形的舞台袅袅婷婷,“真是好看”。还有人说起《四世同堂》,黄磊抱着冻死的“女儿”嚎啕,自己也忍不住流泪……

  “这戏,能比越剧里唱的故事还精彩?”阿凤阿姨有些狐疑,但看着茶客们谈论话剧时,那满眼的光彩和手舞足蹈的样子,老阿姨动心了。

  时光如这西市河,缓缓流淌,却永不止息。

  转眼,第二届戏剧节举行新闻发布会。得知《青蛇》票不好买,“灵市面”的阿凤阿姨早早地就托人订了3张票。“我倒要看看,这水剧场,怎么演《白蛇传》。”阿凤阿姨说。

  没想到,开完“洋荤”,这一夜,阿凤阿姨辗转难眠。“太精彩了。”阿凤阿姨端着儿子送的iPad,点开相册,一张张阅览,把认为不错的照片传到网上。朋友的留言中,她记得最清楚的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为此,她脸上颇有光彩。

  自从看过《青蛇》,阿凤阿姨的“身份”出现了戏剧性的转变。她不再是单纯的茶楼老板娘,而“兼职”当起了一名“会看脸色”的戏剧节“推销员”。她做足功课,逢游客进茶楼,她必会上一段拉家常式的“台词”。

  “觉得我们乌镇怎么样?”“喜欢就多住几天。”“这几天,我们办戏剧节,我看过了,很好看,既然来了,不应该错过……”一来一去,游客真就打听起了购票渠道和热门剧目。

  明月装饰了我的窗棂,我装饰了别人的梦。乌镇戏剧节有上千场戏,而阿凤阿姨俨然已经成了“戏”里的一角,也许就在一场普通的对话中,就入了“戏”了。


生活因戏剧而改变


  2014年10月30日,水剧场里,烟雨迷蒙。雨幕、水潭,白蛇的扮演者杨吟吟和青蛇的扮演者金戈几乎是全身湿透着演完了整出戏。

  田沁鑫说,她是受赖声川的启发,做的这出室外剧。她很喜欢这座露天剧场,但她或许不知道,那片水域原来是一个甲鱼塘。10年前,没人想到有一天这里会办戏剧节、演大戏。

  为了办节,陈向宏去过英国。“下了飞机,我就看到各种落地架,介绍各种剧目。”陈向宏说,一问才知,这种形式的戏已经演了七八十年。

  在阿维尼翁,往往在街头拉一块白布,演员就演起戏来。有一对老夫妻说,他们每年戏剧节都要来看戏,这是他们婚后生活的一部分。

  让戏剧融入生活,这给了陈向宏启发。

  2014年的戏剧节,外国艺人在露天电影场,给卓别林式的黑白电影配上电子音乐和人声合奏。斑驳的墙面上,一对新婚夫妇的婚礼被搅得一团乱麻;空气中,电子音乐和艺术家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时而尖锐时而婉转、时而绵连时而局促的歌声久久回荡。他们的旁边,有人席地而坐,有人端坐长条板凳上,还有人站在后头举着相机,记录着岁月、流行、国际的迷醉……

  这样的演绎,在戏剧节的街头,处处可见。卖爆米花的老伯说,只要有戏,老街的居民就会从附近的店里涌出来,自然而然地围过去。不管演得怎么样,大家总是看得津津有味。

  如果说,第一届戏剧节是戏剧人的节日,那么,第二届戏剧节开始成了乌镇人,乃至桐乡人的节日了

  在洪昇广场的背后,通体青砖外墙、老船木榫连接冰裂纹窗棂装饰的大剧院灯光璀璨。11月6日傍晚,闭幕剧《白蛇》因为演员的受伤而被迫停演。

  主办方决定,除了退票,额外补偿每位看戏人200元钱。工作人员小许发现,来退票的,多数操着桐乡口音。小许听见有位来自石门镇的年轻先生说,微信朋友圈里,人们都在讨论乌镇戏剧节。

  小许说,去年的戏剧节,乌镇旅游公司的3000多名员工、景区的商户们大多没有看过其中任何一部戏。今年,许多人买了票走进剧场去看戏。

  很多人说,家门口的节日,怎好错过。哪怕看不懂,感受一下氛围也是好的。

  阿凤阿姨也看不懂。但在水剧场的120分钟里,没有靠背的座椅让她累得直不起腰;湿漉漉的环境让她觉得自己的风湿病可能又要犯了,但她和在座的所有观众一样,坚持到了演出结束。

  看戏期间,很少有人举起手机拍照,都在安安静静看戏,因为举起相机就有红外线投射向自己。于是,她把iPad好好揣在包里,“那样的环境中,让人不由自主地有了高尚感,要是换了戏文演出,一下雨,至少‘逃’掉一半。”

  和孙阿凤一样,很多人说,走进乌镇,就已经有了一种戏剧的仪式感

  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文化乌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乌镇戏剧节总执行陈瑜记得,去年戏剧节,她陪同旅行社的客户进镇考察。一进西栅,浓浓的戏剧味扑鼻而来。今年,再遇见这些客户时,他们已经不是忙碌的考察者、经营者,而是请假前来观戏的戏迷,“再忙,也要让生活歇一歇。戏剧节,是种好方式。”他们再三叮嘱陈瑜,只要有戏,他们就会来。

  于是,人们又想起了阿维尼翁的那对老夫妻。或许未来,戏剧节,会改变许多人的生活方式。


乌镇的未来更美好


  2014年11月9日,国乐剧场,一场《东海暴风雨》演绎了自私、背叛、迷醉与爱的故事。

  没有名导、没有名角,但剧场里的凝神静气和偶尔爆发出的笑声,证明了这部戏的实力。

  更令人惊奇的是,《东海暴风雨》打上的标签是——文化乌镇股份有限公司出品

  乌镇的野心,并不止于戏剧节

  《东海暴风雨》的导演名叫任明炀,是去年曾携《映之湖》参加首届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环节的青年导演。

  竞演结束后,乌镇找到了任明炀,说了一个理念,提了一个概念。“理念是,乌镇除了一年一度的戏剧节之外,需要常态化文化项目。”任明炀说,概念是,驻地“1+1”创作项目。

  今年四五月间,乌镇正值春暖花开。任明炀不仅带来了自己主创的话剧《您的口音》,还带着一众主创在小镇住了下来,创作了《东海暴风雨》。

  文化乌镇股份有限公司艺术统筹经理张若男说,驻地“1+1”创作项目是邀请青年艺术家带现有作品前来乌镇演出,同时提供一定条件,供青年艺术家在乌镇期间创作一部全新的作品,并于乌镇首演。

  5月14日,《东海暴风雨》在国乐剧场首演。

  陈瑜说,未来,这样的互动会越来越多,“我去了爱丁堡、阿维尼翁戏剧节,很多艺术家和机构也都愿意跟我们合作。未来也可以跟这些戏剧节合作,比如我们这边好的艺术家可以去爱丁堡孵化,他们的艺术家也带来乌镇‘孵化’。”

  戏剧节已经过去些日子了,小镇的喧闹归于平静。街头上,身着蓝色衣服的工人们在拆卸有关乌镇戏剧节的宣传吊旗,这里马上要迎来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戏剧节,不是乌镇的未来。”10年前,没人会想到,乌镇会办戏剧节。10年后,谁知道乌镇又会折腾出什么来。又有谁知道,未来会不会有国际级的戏剧大师、美术大师、音乐大师,从乌镇走出去呢?


乌镇的文化梦

  乌镇在织一个文化梦。

  乌镇戏剧节瞬间调动了小镇的文化基因,在这方水土上,或许这并不是偶然。

  300多年前的那个夜晚,就在阿凤阿姨听水问茶茶楼下的西市河,一代戏剧名家洪昇融进了乌镇的水波里,也嵌入到了乌镇漫长的文化记忆里。

  在乌镇国际旅游区建设管理委员会旅游发展部部长顾守菊看来,乌镇骨子里流淌着的都是文化基因

  顾守菊说,上世纪50年代,小镇曾经很文化。“那时有句话,叫‘越剧、评弹笼罩乌镇黄昏’。”就在如今的蚌湾剧院的位置,过去是一个露天电影场,一到晚上,两根毛竹夹一块白布一竖起来,电影就开演了。还有书场里,简单悠扬的琴声伴随着吴侬软语回荡,听得人心里酥酥的。

  “7000多年的文明史,1300多年的建镇史,古老的运河文明、著名的宋八景,到一代文学巨匠茅盾、当代文学大师木心……”在顾守菊的如数家珍中,我们发现,文化之根早已深深扎在了乌镇,挥之不去。

  改革开放后,其他镇、街道工业经济发展得风风火火,乌镇却像爱听戏的迟暮的老人,没能跟得上滚滚的经济浪潮。

  那又怎么样?

  文化的根还在。

  当人们对茅盾纪念馆、木心纪念馆、乌镇大剧院津津乐道时,乌镇人清醒地意识到,乌镇是一个文化的汇聚点,而旅游也好,戏剧也好,不过是其中一个发力点

  文化是一个编织物,每个人都在衣食住行中编织着文化。

  夜幕降临,乌镇国际旅游区建设管理委员会门口,一群中老年人和着节奏,跳起排舞。路灯下,她们的身影被拉得长长的,或娴熟或笨拙。

  “这是阿姨妈妈们喜爱的文化生活,一样美好。”顾守菊托着脸,认真地说。话至此,采访被意外打断,有工作人员进来汇报世界互联网大会的纪念品设计情况。“这也是乌镇一种文化元素,不是吗?”顾守菊侧过脸说。

  酒是陈的香,因为沉淀就是酒的“灵魂”,而智慧的乌镇人就是善于把文化作为灵魂“嵌”进如画的景致中。

  乌镇要做的,就是留白。“戏剧节来了,世界互联网大会来了,未来还有无限可能,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目前的标准定得尽可能高一些,目光尽可能远一些,留出空间给新的文化元素。”顾守菊说。

  近两年,乌镇做了很多文化招商工作,展馆、美术、民间艺术等等文化项目,五彩的文化符号让乌镇独树一帜。未来的想象空间无限大,传承、创新、融合大抵就是如此。

  “其实上,精神的东西是比较专一的,换言之,每一种文化针对的是固定的小众,但乌镇文化国际化、包容化,不排斥任何适合植根的文化,无数小众累加就是大众。”顾守菊特别欣赏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宣传片里的一句话,不论你是哪种身份,不论你来自何方,都可以在乌镇找到合适的地方。

  在乌镇浮澜桥村,雅达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这个地方已经被贴上了中国休闲养生目的地的标签。就在它的旁边,鲜有人知道还有个谭家湾遗址。因其历史久远,它被称为乌镇历史的源头。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拂去遗址上覆盖的历史的尘土,这块璞玉所散发的光彩,会比一个节日、一个大会,还要精彩得多。


  这篇美文是这两位美女记者写的哦!


记者 黄薇



记者  程新星



来源:浙江日报 特约撰稿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记者 黄薇 程新星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