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乐器渊源 >粤剧音乐概况及粤剧音乐小知识

粤剧音乐概况及粤剧音乐小知识

2021-07-08 01:38:41

粤剧音乐概况

清中叶以后,广东戏班以梆子腔、弋阳腔和昆山腔为主要声腔,铸成了粤剧音乐的雏形。之后,又开始融入西皮、二黄和民间歌谣,并逐渐自成一格,形成了以板腔体结构为主,曲牌体结构为辅的唱腔系统。

粤剧音乐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从“戏棚官话”到广州话;从假嗓到真假嗓结合;从梆黄分流到梆黄合流;从板腔、曲牌并用到板腔、曲牌联缀等比较长期而复杂的演变过程。粤剧在逐渐地方化、大众化、通俗化后,趋于成熟。这200多年间,粤剧音乐的现状和历史原貌比较,变化颇大,已判然有别。在长期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地方性、多样性、兼容性和灵活性。

粤剧音乐,总体来说是十分丰富和多样的。它以不拘一格的、多样的综合唱腔板式和曲牌连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粤剧唱腔体系。

 过去的戏班,剧目分为“梆子戏”和“二黄戏”,“梆子”、“二黄”两腔互不混杂,大段的唱腔是单一板式变化体。在这点上,它与国内其它地方剧种并无差异。

粤剧使用戏棚官话的时期,在“梆子”、“二黄”的使用上,已从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十大表演行当分别使用各自特有的唱腔来演唱,如武生喉、小武喉、公脚喉等;又创造了专腔,如罪子腔、教子腔、困曹腔等,从而使粤剧音乐唱腔比以前更为丰富了。

在粤剧中,乐器风格同样存在其多样性。首先粤剧乐器组合就是多样性的,它以高胡、二弦、小提琴、椰胡等多种乐器为主奏乐器,在不同行当和不同唱腔的伴奏中、在不同场景的音乐演奏中,其乐器组合上,有多种变换,如“硬弓组合”和“软弓组合”等等。而粤剧伴奏的多样手法亦是随时代同步并进的。随着粤剧唱腔的变化,“硬弓组合”、“软弓组合”及“托腔保调”和“随”、“齐”、“补”、“引”、“裹”等伴奏手法更是伴奏技巧和地方乐器的特点和性能的多样性结合。

粤剧音乐除了极具浓厚的地方色彩外,还大量吸收、借鉴、融化诸如外地剧种的音乐、我国的民族音乐、各类歌曲的旋律、西洋音乐等各种要素来丰富自己。 

粤剧除了吸收各地方剧种的音乐外,还把民族音乐的乐曲包括现代创作的民乐曲如:《二泉映月》、《江河水》、《春江花月夜》、《四季调》、《赛马》、《喜洋洋》等;把各类歌曲如:《南泥湾》、《天涯歌女》等;把各类外国歌曲如:《苏珊娜》、《城市之光》等等吸纳过来,用于填词演唱和场景音乐。

   锣鼓方面,粤剧也在不同时期分别吸取了京剧、川剧的打击乐器如京锣、京镲、小锣、公公锣、川镲和部分锣鼓点如:“四击头”(四鼓头)、“急急风”、“单三槌”(三锣、软四击)、“纽丝”、“抽头”、“长槌夺头”(断头)、“撕边”、“九槌半”、“快长槌”、“慢长槌”、“闪槌”、“双签凤点头”等等运用到粤剧演出中去,形成了多种新的锣鼓组合。粤剧锣鼓由于融入了外剧种锣鼓,因此更添姿采,表现力更强。

综上所述,可以说,粤剧音乐之最大特点在于铸古熔今,广采博取,故田汉对粤剧唱腔有 “热情如火,缠绵绯恻。”的评价。

 

粤剧音乐知识点

粤剧句式  因曲式不同可分为三类:曲牌体的句式为长短句,可增衬字。板腔体的句式基本为七字句和十字句,上、下句结构,可加衬字和活动句。说唱体的句式分起式、正文、收式三部分,正文部分是七字的上、下句结构。

衬字  唱词的结构形式。指超出句格规定字数的文字,俗称“擸字”。

板腔体   戏曲、曲艺唱腔的两大结构体式之一,全称“板式变化体”。

板式   板腔体”唱腔的节拍形式。

叮板  粤剧音乐中的节拍强弱形式。

梆子  戏曲主要声腔之一。因用木梆子加强节奏而得名。

二黄  戏曲主要声腔之一。源于长江中下游的南方地区,经外江班传入广东,并受其影响,于清同治年间发展成为粤剧的一大声腔体系。

二流  二黄板式。其唱词基本格式为七字句,有严格的上、下句结构。其节拍为一板一叮,板起板收。

专腔  板式中有特别出处的一种唱腔。在粤剧音乐发展过程中,常在某剧目(曲目)里,为了更好地表达其中的某个情节气氛和人物当时的思想情绪,而对板腔体的某局部,进行深一步的加工,设计或者创造、扩充,发展出该段唱腔特有的新旋律,行内称之为专腔。

主题曲  剧中一段由主人公演唱的、主要的、完整的“核心唱段”的惯称。

线  行内对音高和调性的惯称。“线”原来是指弦乐器用弦线按某调调出指定的音高,后引伸(代表)为调高。

正线  音乐术语。粤剧声腔的基本定调,一般以C调为基本调,即高胡以内弦为“合”外弦为“尺”来定调,行内称这基本调为正线。

反线  音乐术语。它是从正线派生的,与正线相对而言。它在正线的基础上,通过改弦变调的方法改变调高。

士工  音乐术语。粤剧唱腔音乐中,以“士工”为骨干音的旋律结构形式。

合尺  音乐术语。粤剧唱腔音乐中的, 以“合尺”为骨干音的旋律结构形式。

乙反  音乐术语。粤剧唱腔音乐中,以“乙反”为骨干音的旋律结构形式。

  演员演唱时所使用的嗓音。因应不同的角色行当,粤剧的“喉”分“大喉”、“平喉”、“子喉”三种。

大喉  嗓音的一种。多为小武、武生、花面行当(如饰演包公、张飞、吕布、赵云等角色)使用的嗓音。

平喉  嗓音的一种。指一般男角(如饰演梁山伯、董永等角色)和部分旦角(如饰演佘太君、沙奶奶等角色)在演唱时所使用的嗓音。

子喉  嗓音的一种。指一般女角(如饰演王昭君、西施等角色)在演唱时所使用的嗓音。

曲牌体  戏曲唱腔的两大结构体式之一。全称曲牌连套体。

牌子  传统填词制谱用的曲调调名的统称。

曲牌  粤剧行内对所有曲式的统称。



歌谣体  粤剧的一种板腔形式,是广东民间歌谣(又称广东民间说唱)的统称。

龙舟  广东粤语地区民间说唱的一种形式。流传于广东粤语地区,又称龙舟歌或龙洲歌,是以清唱为主、说白为辅,用小锣鼓伴奏,节拍较为自由的一种民间说唱形式。

木鱼  广东粤语地区民间说唱的一种形式。流传于粤中、粤西地区。

南音  广东粤语地区民间说唱的一种形式。发源于广州,主要流行在珠江三角洲及香港、澳门等一带的都邑城镇。

粤讴  广东粤语地区民间说唱形式。发源于广州,主要流行在珠江三角洲及香港、澳门等一带的都邑城镇。

板眼  粤剧歌谣体唱腔的一种。一板三叮。

芙蓉  粤剧歌谣体唱腔之一种,或称“芙蓉腔”,包括【芙蓉中板】、【减字芙蓉】、【花鼓芙蓉】、【水鬼芙蓉】、【咸水芙蓉】、【白榄芙蓉】等多种曲调。

咸水歌  广东民间歌谣。是广东渔民操当地方言演唱的一种渔歌,又称“白话渔歌”。

小曲  行内对定谱乐曲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称谓,是一种惯称。

生圣人  行内对粤剧唱腔中新创作乐曲的惯称。

西皮  唱腔曲牌。它的来源有两说:一说来源于京剧的【四平调】;另一说是来源于安徽的【四平调】,传至广东,因口音相近而称为西皮。

恋坛  唱腔曲牌。它的来源有两说:一说是粤班伶人根据《羊城著名瞽姬秘本》所唱;另一说是新华创作,是折子戏《猩猩追舟》的专用唱腔。

念白  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唱、念、做、打四大要素之一。

口白  念白形式,或简称“白”。

口鼓  念白形式,是有韵之口白,又称口古。

锣鼓白  念白形式。是有锣鼓衬托的口白。

白榄  念白中的数板形式。它突出的是节奏的作用,即将自由的语言纳入固定的节奏规范之中。

 


粤剧乐器  

粤剧常用的演奏乐器,多在吸收我国各地民族民间乐器的基础上加以粤化而成。明末清初,戏班使用的乐器就有唢呐、横箫、三弦、月琴、二弦、竹提琴等管弦乐器七八种。之后加上扬琴、长筒、短筒、琵琶及由粤籍乐师创制的高胡等。

 20世纪20年代初,由于外来文化的影响,粤剧开始吸收某些西洋乐器,如小提琴、班祖(六弦琴)、曼陀林、赛罗风(木琴)和吉他、色士风(萨克管)、吐林必(小号)等。也曾尝试以爵士鼓和钢琴、风琴、钟片琴、口琴等伴奏。30至40年代,更有一些戏班以整组西洋乐器代替粤剧传统乐器,称为“西乐部”。但由于这些乐器缺乏民族特色,不久便被淘汰,只保留下一些音色与粤剧传统乐器可以融合的乐器,如小提琴、大提琴、色士风和夏威夷吉他等。

粤剧特色乐器有二弦、竹提琴、高胡、椰胡、喉管、大文锣、大钹、高边锣等。

在粤剧锣鼓里,其中高边锣配大镲,气氛热烈,粗犷宏亮,素有“大锣鼓”之称,它因应早期粤剧在露天广场演出而产生,是粤剧异于其他兄弟剧种的一大特色。粤剧锣鼓套路严谨,流派众多。现代粤剧锣鼓又吸收了京剧锣鼓之细腻、轻巧、洒脱之风格,使传统锣鼓更添姿彩,表现力更强。粤剧行内往往把敲击锣鼓的乐师称为“打位”。

卜鱼  打击乐器,用酸枝木或其它优质木料制成。

沙鼓  打击乐器。又称沙的、和尚头。沙鼓框用坚硬厚木制成。

广镲  打击乐器。分有大(大镲)、“小”(细镲、镲仔)两种。圆形。

板镲  打击乐器,又称苏镲、加官镲。

吊镲  打击乐器,又叫“水镲”。响铜制,圆形。

高边锣  打击乐器。响铜制,圆形宽边。

文锣   打击乐器。又称大文锣。响铜制,圆形偏平,直径36 厘米至1米不等。粤剧文锣多用于文场戏。

小锣  打击乐器。在粤剧伴奏中,常以各种打法来配合演员的动作,以烘托气氛。小锣是色彩性乐器,常围绕着大锣的重音,作各种装饰性的演奏。

风锣  打击乐器。圆形,响铜制。

单打  打击乐器。圆形,响铜制,形似小型高边锣。作各种气氛渲染和装饰性的演奏。

锣鼓谱  锣鼓经的记写的谱式。

棚面  粤剧乐队及其成员的传统俗称。过去,粤剧的乐队是设在戏棚(舞台)之上的。演出时,。

八音班  专为“堂会”、“庙会”、“红白喜事”、“游行”、“迎送”等场合表演的乐队。八音班来自西秦戏,它有唱、有奏;更有“飞镲”、打“细十番”、唱“清音”小曲等表演形式。八音班乐队以箫、笛(大、小唢呐)、月琴、提琴、板鼓、锣、镲等乐器组成,有时也作为粤剧棚面使用。故当年相当多戏班乐手来自八音班。

十手制  棚面的分工形式。“本地班”形成以后,粤剧乐队逐渐丰富,分工也渐细致,开始为“十手制”,即:

   上手:吹箫、笛或操月琴,负责定弦。

   二手:吹箫、笛或操三弦。

   三手:操二弦或司大钹。

   四手:掌板(司鼓)。

   五手:司大锣。

   六手:司大鼓,夜场兼操二弦。

   七手:司小锣,文戏顶替掌板,日场武戏顶替大鼓掌打闲场戏。

   八手:操提琴,日场替三手司大鼓,夜场有时兼司小锣。

   九手:吹箫,日场顶替上手或二手,头场顶替五手。

   十手:替手,日场顶替五手、六手,夜场顶替二手、八手。

   后来增加了短筒、长筒和扬琴,改制为十三手。这种传统乐队的基本组织形式及分工被一直沿用下来,未有多大改变。

资料提供: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