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乐器渊源 >即使只为里面的诗歌,这部冷门的电影也值得一看

即使只为里面的诗歌,这部冷门的电影也值得一看

2022-08-03 02:17:01

最近,热闹的院线里有一部显得有些“绝世独立”的片子——《我的诗篇》。它的主题一是工人,一是诗歌,任一个都是冷僻而乏人关注的。但对于这两个主题本身而言,一部电影的公映,又已经像是盛大的庆典,是难得的让它们进入到公众视野之内的机会。


《我的诗篇》预告片:命运交响

票房是不必谈的,那些走进影院看了这部片子的人,都无疑是诗歌或打工者的关注者。他们为电影里的那些“打工诗人”感动不已,也被那些朴素而有力量的诗行所震撼。同时,他们也思考着在这个社会语境中,“打工诗歌”的位置与意义。




1月13日,在全国两百多座城市举行了一千场“众筹”放映之后,以“打工诗歌”为主题、以多位“打工诗人”为采访对象的纪录片《我的诗篇》终于得以进入院线公映。


从纪录片的拍摄、到“众筹观影”的开展,再到“工人诗歌朗诵会”,《我的诗篇》一直引发着广泛的讨论和感动。感动,源自“打工诗歌”本身的足够动人,它们为虚弱的当代诗歌注入一股久违的血气:“我咽下一枚铁做的月亮”(许立志),“美人济贪/英雄济富/没有人上过梁山”(陈年喜),“像我那祖传的家园/一点点消隐在夜色中”(乌鸟鸟),“陌生的姑娘/我爱你”(邬霞)……无论是这些诗句,还是在艰难环境中坚守“诗意”的行为本身,都给人带来强烈的情感撞击。



“我的诗篇”以“我”为主语,这个“我”指的当然是作为个体的打工诗人。以“打工者”身份进行文学写作,这并不始于许立志,2007年以散文集《女工记》获得人民文学奖“新浪潮散文奖”的郑小琼和2013年曾以诗集《纸上还乡》参加荷兰鹿特丹国际诗歌节、获得国际华文诗歌奖的郭金牛,都是广东的打工者。但“打工诗歌”引发广泛的社会发酵,却是来自2014年9月在富士康打工的诗人许立志跳楼。《我的诗篇》开始后不久,就出现了许立志的《流水线上的兵马俑》


流水线上的兵马俑

许立志

 

沿线站着

夏丘

张子凤

肖朋

李孝定

唐秀猛

雷兰娇

许立志

朱正武

潘霞

苒雪梅

这些不分昼夜的打工者

穿戴好

静电衣

静电帽

静电鞋

静电手套

静电环

整装待发

静候军令

只一响铃功夫

悉数回到秦朝

90后工人诗人许立志

当他的兄长在大海上抱着他的骨灰,朗诵他的诗歌的时候,我们感受到了它对生命的恋恋不舍:

我想再看一眼大海


影片将许立志的故事,与富士康的众多跳楼事件结合在一起讲述,于是影片有了对于现代化工业生产方式批判的厚度。


如果要谈《我的诗篇》最动人的地方,并不是农民工诗人们的个人命运,而是透过他们的命运对于现代性社会的深刻批判,这就是“情怀”。“情怀”不仅仅是感动、是泪眼婆娑、是怜悯、是关爱,是思想的穿透力,是对于社会和人生孜孜不倦的反抗和探索。

邬霞是一个制衣工女诗人,她跟很多女人一样,喜欢吊带裙,喜欢穿着吊带裙偷偷地臭美,但是她的吊带裙都是地摊货。她所生产的时尚吊带裙,她是穿不上的,她只能想象“陌生的姑娘”在时尚的店面里买到它,穿上它是多么可爱。

我要先把吊带熨平

挂在你肩上才不会勒疼你

然后从腰身开始熨起

多么可爱的腰身

可以安放一只白净的手

林荫道上

轻抚一种安静的爱情


当邬霞的生活与诗歌中的描述结合在一起,我们看到了现代社会的一种悖论,就像建筑工人在城里建上高楼大厦,而自己却只能住在临时的板房里、睡在天桥底下,只能再回到贫苦的农村。这种悖论,在《红楼梦》里早就有精确的表达:“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故乡在哪里?根在哪里?

在大凉山的彝族诗人吉克阿优看来,故乡已经在现代社会的裹挟之下逐渐失去,变得“比一片羽毛更飘荡”。即使回到故乡,但是故乡已经不再是曾经的故乡,找不到一个在老人去世的候会裹头巾的人,会这些传统仪式的老人已经去世。

做一场反诅咒的仪式越来越难

逮一只小猪转转脑壳容易

却请不到真正的毕摩


“毕摩”是彝族社会中“有知识的长者”。老人们逐渐逝去,年轻人们出门打工,向外外面的世界,他们与故乡产生了距离感和陌生感。于是,仪式不再有人来维持,人们不再吟诵《指路经》和《梅葛》……

牛彻底退出了耕耘史,静静地为餐桌养育肉

而祖传的游戏,正在孩子们中间消失


故乡不再,灵魂安放在哪里?《百鸟朝凤》中的唢呐里,不再有传统的仪式感和道德评价功能,它仅仅是作为一种音乐而存在,自然与在西洋乐器的竞争中败下阵来。《山河故人》里的那个孩子“dollar”,带着铜臭味的名字,越来越远离故乡,最后到了遥远的澳大利亚,遗失了自己的语言,忘记了自己的母亲,跟自己的父亲无法交流,只能面对一望无际的大海,想象空洞无物的生命。

吉克阿优父亲有一搭没一搭地谈论起家乡的传统,更多的只有沉默。那饱经沧桑面容,相顾无言的沉思,似乎无从表达这些,这些东西,到底从何说起呢?的确,对于这个时代,我们似乎也无法言说的,所以我们只有感官地活着,我们拒绝情怀、拒绝诗歌、拒绝高深、拒绝高贵,我只能理解为这是无法言说的绝望,于是,我们只剩下肉体。

陈年喜的《炸裂志》,伴随影片中强烈的爆破声,浓烟滚滚,还有他父亲瘫痪在床,他母亲得了癌症,观众能感受那种强烈的“炸裂感”,一种自己将要爆炸的感觉:

我身体里有炸药三吨

他们是引信部分

就在昨夜 在他们床前

我岩石一样 轰地炸裂一地


矿井工人“老井”日常工作的地方,是地狱般幽深的井底,最深处达到640米。纪录片用数字滚动的方式,不断地展示“沉下去”的深度;通过反打镜头,井口的灯光逐渐缩小最后消失,似乎进入幽冥地界:

地心深处狭长、弯曲

幽闭的庙宇指向乌黑的宗教


每次下井,都等于一次生命的历险,每次下去都不知道自己能否活着出来。在此背景之下,观众也才能理解他的诗歌里所表达的欣喜和期望:

又度过幽深而平淡的地心一日

马上可以痛饮阳光了



当然,矿难是免不了的。“老井”跪倒在矿难发生的地方,用诗歌向死去的工友们倾诉:

在辽阔的地心深处

有几十个采摘大地内脏的人

不幸地承受了大地复仇时

释放出的万丈怒火,已炼成焦炭


对于“老井”来说,生与死在此交汇。“老井”的跪倒跟普通人的悼念是不一样的,因为他的生命就像这些遇难的工友们一样,赤裸裸地暴露在死神的面前,所以他的诗歌才会那么动人。


整个影片,将出生与死亡,希望与绝望,田园与流水线,生命与流水线,柔情与钢铁……等等意象并置在一起,展现了现代人(尤其是底层人)的悲剧性命运,这是一种不可逃脱的必然命运。我经常感觉到越来越“没有感觉”,这种感觉让自己觉得可怕。崔健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时候就唱到“因为我的病就是没有感觉”;鲁迅在二三十年代的时候也在深刻地反映中国人的麻木和冷漠的问题。

我们有太多的“幸福”,让我们漂浮不定,让我们活在半空中,让我们的生命没有了质感;这样的影片,才真的让我们对生命和社会有了质感。我们不需要怜悯别人,其实我们也是很可怜的;你的高贵,仅仅是因为你飘在世俗价值的虚空中,一旦你开始思考生命本身,你的自信将瞬间坍塌。

我们需要做的,是一起来对抗某些世俗的东西、某些不可逃避的东西、某些压制性的东西,重新呼吸生命的阳光,从而获得“诗意地栖居”的生存状态。

·END·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

或搜索ID“citylightsbook ”添加关注

微博:郑州城市之光书店

豆瓣:郑州城市之光书店

微信:郑州城市之光书店

电话:0371—67766878

地址:郑州市二七区桃源路(淮北街口)郑州大学南门西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