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乐器渊源 >关于成长和教育的感悟(一)

关于成长和教育的感悟(一)

2022-03-24 23:26:03

(这是一篇很长很长的文字,对于绝大多数关注我公众号的同龄家长都是无用的,也没有太多的意义,这是写在一个论坛里的文字,基本上就是复制粘贴,没有过多的整理。这些文字是我对自己教育思路的整理,难免片面,我觉得对小孩子家长还有一些意义,很久没发帖了,把这些文字贴在这里)

今天得空,聊聊孩子的成长和教育。

孩子目前读高中,经历了中国最难的升学(小升初),经历了中考,也经历了残酷的美国高中申请,十几年下来,看了太多的孩子成长,感触多多,希望把我的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

我不是搞教育理论研究的人,没那么多学识和道理,只是想和你们分享一个孩子的成长经历,我知道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很难说什么是好的教育和坏的教育,但说说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一些故事,或许给迷茫的家长一点点启发。

希望自己能每天都有更新,哪怕是一点点都好,这对我是很难的挑战

谢谢

 

突发奇想开了这个贴,我估计最后会是一个烂尾工程,但还是试着写下去,有些看法可能会显得有些老旧,毕竟我的孩子已经读高中了,教育在不停的改变中,十年前的大环境和现在肯定不一样,但我想孩子的成长规律还是相似的,会给后来者有些启发,我们走过的弯路也许就可以避免,记得孩子还小的时候,常常希望有过来人告诉我,应该学什么?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要那样?但身边几乎都是同龄的家长和孩子,你很难找到一个确切的答案,关于教育的书籍买了很多,多数是宽泛的理论,几乎无用,尽管我只知道自己孩子的轨迹,即学了这个到底有没有用?今天学了这个,两年以后会对孩子有怎样的改变?五年以后?十年以后呢?至少我可以告诉你我的答案。

这个帖子会写什么?

学龄前的思考?

一年级,二年级该做什么?三四五六年级怎么安排?

关于艺术和体育?孩子应该学什么乐器?最好的体育运动是什么?

关于补习?什么孩子需要补习?

中美教育的区别?

如果我能坚持下来,我想写的比这些内容还要多,但对是否能够坚持,我不确定。

所有内容都是故事,别用教科书般的准确来要求我,苛刻的指责我更不接受,这本就是自娱自乐的帖子,意见不同者,请绕行,谢谢

至少目前,我不希望涉及太多的隐私,毕竟孩子还没长大,这也是我背着孩子偷偷写的文字,她有一票否决权,所以请各位家长尽量别人肉我,也不要在跟帖中太多的探讨我是谁?来自哪里?孩子在哪个学校读书?网络年代,八卦的厉害了,可能随时让我失去了写下去的动力。我们可以探讨教育的方式,但没必要关心我太多的私人生活,

谢谢大家!

 

说说背景

孩子99年出生在北方一大城市,2001年因为我的工作变动,来到南方大城市,生活至今。

我的孩子是女孩,所以这里更多是关于女孩子的成长和教育。

孩子小学在很普通的社区公立小学读书,初中在当地最好的公立初中,两年前,初中毕业后去美国读高中。

对孩子的教育,第一次做父母的我们,是懵懵懂懂中开始的,几乎没有前辈的经验来参考,最开始也没有明确的规划和目标,走过弯路,有过焦虑,一路磕磕绊绊,但回头看,还是很幸运的走到了今天,孩子转眼就长大了,现在的生活,没了在国内读书时的各种烦心事,但还是觉得那时的生活无比的美好。

孩子的成长,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到最头疼的小升初,小到孩子不爱吃饭不爱练琴等等,那时是盼着长大,现在是好想回到从前,最美的永远是回忆。

珍惜和孩子一起长大的日子,现在回忆,真是无比的美好。

 

加法和减法

孩子四岁开始在少年宫上第一个课外课程,舞蹈班。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舞蹈,合唱,毛笔字,画画,钢琴,游泳,大提琴,乐团,合唱团,奥数,溜冰等等课外补习,当然这些课程不是一个时间段上的,这个课程停掉了,又换新的课程,时间长的如大提琴,到现在还在学习中,已经九年多了,短的如奥数,上了一个学期就停掉了。

聪明的家长应该学会取舍,但广泛的课程是必不可少的,我不相信哪个家长一眼就知道自己孩子喜欢什么,或是对这些所有学科都有所了解,只有让孩子真正学了以后,你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方面有足够多的天分。我相信,所有的孩子都是天使,都是落入凡间的精灵,只是需要我们家长去发掘。

这些课程看似很多,其实多数课程就是玩,对孩子没压力,对家长倒是很有压力,一个个周末,孩子在课室里玩,家长在外面等,学几门一天就没了,课外活动其实不是在考验孩子能不能坚持下来,而是考验家长能不能坚持下来。

从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之前是孩子学习这些课程的黄金时间,课业压力不重,作业不多,不断的增加孩子课外课程是必要的。过了三年级以后,课业压力越来越大,作业也越来越多,家长要学会给孩子做减法,减去一些不适合自己孩子的课外活动,根据孩子的时间,保留适合自己孩子课外活动,真正让孩子的爱好称为孩子的特长。

怎样取舍,是家长的智慧。

 

做为过来人,说说选什么样的运动最适合孩子。

适合不适合,都是相对的,每个孩子都不同,任何的运动对孩子的成长都是有意义的,我说的适合是指对大多数孩子,并不是个例。

游泳,应该是每个孩子必备的技能,不只是运动,有时候也是生存的需要,游泳本身也是非常好的运动方式,

在我看来最好的运动,是足球,篮球这类集体项目,在大自然中尽情的奔跑,当然,对于常有雾霾天的城市,选择有些困难。

需要人和人之间的配合,沟通,是最难的,但也是对孩子各方面帮助最大的,怎么和不同人配合,团体的胜利也远比个人的胜利难得多,但也开心的多,足球也是一项很安全的运动,男孩子很少打架了,球场上正常的冲撞,让孩子尽情的释放自己的荷尔蒙,有那么一点点野性,是必要的。

在我看来,集体运动的魅力远超过个人的运动,长期的坚持是必要的,即便孩子周末课程安排再多,每周半天的体育运动也是必要的,好的身体,对孩子未来长远的成长是取之不尽的源泉。

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体育场吧。

 

就中国目前的教育制度,无论你是否承认,类似于衡水中学等这些超级中学是最有效的,高强度的学习,严苛的制度,一群优秀有梦想的孩子,加上任劳任怨的教师,尽管这样的教育方式受人诟病,但还是有很多家长趋之若鹜,为什么?就是有效果。扭曲的教育选拔体制,看似公平的高考,对于多数孩子,这是最好的方式。

聊起这个,多数家长都是不苟同的,但其实,家庭教育中或多或少的,都采取类似的方式,当然,都有一个伟大的理由,为了孩子的未来。

 

孩子的成长,有几个关键的阶段,小学,小升初,中考,高考,任何一个阶段都是重要的,一个好的小学,相对多关注教育的家长一起,会让很更多优秀的孩子聚在一起,一个好的初中基本决定多数孩子的高中在哪里,一个好的高中也基本决定了孩子未来在哪里。

你别用一个同事的孩子在一个差的小学最后也考到一个好的初中来麻醉自己,或许小学还没那么重要,但一个什么样的高中基本决定你读一个什么样的大学,去最好高中的简单渠道,多数是好的小学+好的初中+好的大学,从比例上一定是如此的,个别的奇迹总会发生,但你不知道要比别人花多大的努力才能和别人站在一个高度上。

孩子的成长,每一步都是步步惊心。

 

体育和艺术

孩子的成长阶段,体育和艺术在家庭教育中排在多高都是有道理的,但这恰恰是目前中国教育最欠缺的部分,回头反思自己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体育运动方面是我觉得最为遗憾的部分,尽管我做的比很多家庭还是好得多,但自己觉得是非常遗憾的,就是没有找一项运动坚持下来。

中国的体育课,基本上就是做做样子,我的孩子中考体育满分,但出国和同龄的美国孩子相比,就是最差的一个,我不知道算不算之一,从这点上看,你就能知道国内的孩子体质有多差,不是有那一句名言,身体是1,后面所有的都是0,没有1,后面多少0都没有意义。我相信,多数家长是赞同这个理论的,但能做好的并不多,最大的制约就是,没有时间。

孩子真忙,忙到晚上的时间要用分钟来计算。

我不能算是聪明的家长,因为我意识到应该花时间去锻炼身体,但有各种理由不去做。

送孩子出去读书,能够有足够的时间锻炼身体,也是我送她出去读书最重要的理由之一。

回头看,还是有些遗憾,如果可以重来,我一定比当时做的更好。

即便依然有那么多的理由。

 

做为过来人,说说选什么样的运动最适合孩子。

适合不适合,都是相对的,每个孩子都不同,任何的运动对孩子的成长都是有意义的,我说的适合是指对大多数孩子,并不是个例。

游泳,应该是每个孩子必备的技能,不只是运动,有时候也是生存的需要,游泳本身也是非常好的运动方式,

在我看来最好的运动,是足球,篮球这类集体项目,在大自然中尽情的奔跑,当然,对于常有雾霾天的城市,选择有些困难。

需要人和人之间的配合,沟通,是最难的,但也是对孩子各方面帮助最大的,怎么和不同人配合,团体的胜利也远比个人的胜利难得多,但也开心的多,足球也是一项很安全的运动,男孩子很少打架了,球场上正常的冲撞,让孩子尽情的释放自己的荷尔蒙,有那么一点点野性,是必要的。

在我看来,集体运动的魅力远超过个人的运动,长期的坚持是必要的,即便孩子周末课程安排再多,每周半天的体育运动也是必要的,好的身体,对孩子未来长远的成长是取之不尽的源泉。

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体育场吧。

 

游泳,溜冰,滑雪,骑自行车等体育项目,每个孩子都应该学会这些,不一定要学的多好,但成长中很多时候孩子都会和小伙伴一起去玩,孩子自信的培养来自于多方面,只有学习是不够的,男孩子,最帅的时候一定是在运动场上。

好的运动习惯,受益终身。

关于体育,总结一下:

  体育是最重要的学科,无论怎样重视都不过分,在家庭教育中一定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国外的教育,学校体育非常完善,但在国内,都是耍嘴皮子,教育是场马拉松,很远很远,需要的时间也很长很长,健康的身体,有质量的生活,以及未来艰苦的学习和工作,都需要好身体来支撑。人生看似是单行线,走了这条路,你就没办法发现另一条路的美景,没人知道自己的孩子如果把一部分学习时间用来锻炼身体,成绩是下降还是提高了,对运动多的孩子,家长也可能抱怨,或许因为运动而耽误了学习,你没办法判断这些观点是否准确,但从欧美的教育,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把体育运动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我相信一定是有科学道理的。我坚信这个观点,适度的运动一定会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团体项目的体育运动比个人项目要好得多。别太过于追求个人的好成绩,集体项目孩子收获的不止是身体的健康,还有与人相处的能力,收获更多的友谊,孩子也能得到更多的快乐,一起玩总比一个人玩好,一起坚持总比一个人坚持好。在独生子女的年代,多数孩子不太懂得谦让,配合,做配角,不懂与人分享,坐在观众席给别人鼓掌,有些做人的常识是教不会的,需要在实践中受到挫折后,他才会反思,才会理解。集体项目的体育运动对孩子各方面的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

   在孩子学校的运动会上,我发现一个现象,重点班的孩子常常会拿到最后的总分第一,学习好体育也好,体育好学习也好,其实也有相关科学论证的,这并不是偶然现象。如果你看美国大学毕业后年薪最高的学校,西点军校和美国海军学院排名都是非常靠前的,家长别用“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这样不靠谱的传统思维影响,现在的观念应该是,四肢发达,头脑才发达。

    体育锻炼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是长期的坚持。无论孩子多忙,都尽可能的给他们留出运动的时间,学习成绩的提高,关键是学习方法,和学习效率,而不是简单的时间堆积。

   如果可能,尽量找专业的教练和专业的运动队。尽可能提高孩子运动的水平,水平高,孩子才会主动锻炼,专业的运动队和教练,对防止运动伤害也比较有经验,别觉得我家的孩子就是为了锻炼身体,玩玩,也不当运动员,去找专业老师和运动队又花时间,又浪费金钱,完全没必要。我觉得这种观点并不正确,没有孩子喜欢坐在替补席上看人家玩,兴趣来源于实力,玩,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说这么多,我还是想和你们说,运动,真的很重要,别像我一样留下遗憾。

即便你看过我的文字,但我肯定,多数家长还是和我一样,因为孩子运动少,在孩子长大以后,后悔不已。

 

最近在这个帖子里写感想,发现各种雷人帖子的标题“每个有出息的孩子背后,都有个“不称职”的妈!”        三十万之感悟(一个十二岁的孩子用三年时间背诵完三十万中英文经典“,请还给学生上课不听讲的权利,不多列举了,只从首页上找几篇。

没敢去内容,怕颠覆了自己的价值观。

我不知道这些哗众取宠的标题想要表达什么意思,看了以后会有多少营养,妈妈不称职,孩子有出息?三年背三十万经典,背那么多干嘛呢?有时间做点别的不好?学生上课不听课,家长还去四处宣扬不听课的好处,那去学校干嘛,自己在家教就行了,自己不听课可以,别影响了别人家的娃。

真被雷到了,我尊重你说话的权利,但也有鄙视的权利,丁俊晖觉得读书没用,你也让儿子停学试试能不能成为世界冠军,做个美梦也挺好,在孩子长大之前,可以美美。。。。。。

 

聊完体育,聊聊艺术

如果体育运动是让孩子身体更强壮,那么艺术就是对孩子心灵的熏陶,体育修炼的是外在,艺术的修炼是内在,孩子的成长如果运动排在第一,那么艺术的重要性应该只比运动低一点点,我个人觉得,重要性远远超过学习,都是让孩子受益终生,长大成人之后,你可以不会三角函数,不懂高深的物理和化学,但生活中不能没有美,不能没有音乐。

孩子四岁就可以接触美术和音乐了,四岁的孩子可以信笔涂鸦,可以学学钢琴和小提琴,我的孩子学了一年的画画,但音乐一直坚持了下来,我没有觉得画画比音乐不好,只是自己不太懂,身边的孩子有很多大学以后从事相关的美术学科,很多外人看起来高大上的职业也和美术功底息息相关,比如建筑学,时装设计,动漫产业,工业设计,等等学科都需要很好的美术功底,日常生活需要美的地方更多了,因为孩子时间有限,没有机会拿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无奈中放弃,现在想想,还是心痛不已。

美术不懂,所以就不乱说了,以免误导家长,我相信这里的很多家长比我认识的更深刻。

 

谢谢大家的捧场,一下午收到的赞和评论比前几天都多

我就是一个家长,心血来潮写这些文字,没有利益,更不是啥软文,想写就写,全凭心情,谢谢鼓励

这世界所有的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就没有一个完全适用的教育模版,套任何一个优秀孩子的成长模式用在自己孩子身上,都是盲目的,无意义的。但可以根据一些常识,做微调,或者混杂一些好的教育模式,我只是讲讲我自己孩子孩子的故事和身边孩子的故事,至少你知道,这也是一种模式。

慢慢的写,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


 

学什么乐器好?

乐器无好坏之分,哪一种乐器都有人去学,我只是用大家听得懂的语言,说一些我认为的好坏,完全没有科学依据,数据控的家长可以绕行。

我的孩子学了半年钢琴,九年的大提琴,尽管只学了半年的钢琴,她现在在学校也会拿出一些时间玩钢琴,主要弹一些简单的乐曲,久石让的曲子是她的最爱。学过几堂课的吉他,闲暇时光,自谈自唱也是调节自己心情的一种重要方式。

钢琴,乐器之王,四五岁孩子就可以学了。钢琴起步阶段非常简单,固定音高的乐器,上手很快,但越到后面越难,当然,我不觉得哪门乐器是容易的,容易不容易都是相对的,对普通孩子来说,都难,都非常的难,非常枯燥,钢琴应该是大多数孩子最早的音乐启蒙。通过孩子这些年学琴,作为家长,我还是觉得音乐启蒙钢琴绝对是最好的,也是最适合的,小提琴,大提琴这种没有固定音高的乐器,如果没有最初的钢琴启蒙,最开始学起来还是非常费劲的,孩子不知道拉的是啥,多数家长也听不出来孩子在拉什么,只能等待一周一次的回课来解决音准问题,进展非常的缓慢。

小提琴,和钢琴差不多,四五岁就可以学了。非常难的乐器,携带方便,启蒙乐器价格低廉(一把入门级的小提琴就是几百块),不像一个钢琴往往上万块,孩子即便中途不学家长的损失也不大,因为个头小,音准非常难掌握,毫米之差就跑调了,在启蒙阶段是非常难控制的乐器。学习小提琴的孩子是非常多的。

中提琴,基本上都是拉小提琴转中提琴的。

大提琴,六七岁的孩子就可以学,也是挺难的乐器,最接近人声,声音优美,但琴偏大,携带不便,入门级的大提琴稍贵(二千左右),是交响乐团中非常重要一部分。比学小提琴的孩子少很多很多。

管乐,基本上都是四年级以上的孩子,孩子换牙以后开始学习的乐器,学习长笛,黑管的孩子最多。入门的乐器价格相对较低,不像圆号,巴松管动辄几万块。我不知道自己说的是否专业,管乐入门相对简单,但吹好很难,非常有技巧,孩子学起来不容易,毕竟需要没完没了的吹,对孩子体能也是一个考验。

打击乐,很酷的音乐表现形式。

民乐,接触不多,据说,学古筝的要比学钢琴的孩子都多。民乐相对于西洋乐器来说,比西洋乐器简单,上手快。国内很多学校也比较重视,有自己的民乐团。

 

 

说说我这非专业人士的看法,纯属扯淡,较真的人绕行,哈

钢琴过了音乐启蒙阶段就可以换别的乐器了。未来想出国的孩子尽量别学民乐,学大提琴相对比学小提琴好,学圆号,双簧管比学黑管长笛好点。打击乐看起来很酷,学起来不简单。

我解释一下问什么这么说

钢琴真的很难,越到后面越难,一般的孩子学不成朗朗,多数孩子弹到初中就没时间弹了,也没有弹下去的动力,多数钢琴十级的水平基本上连一首不太难的乐曲都伴奏不了。钢琴的确是乐器之王,但太枯燥了,除了学校偶尔的表演之外,你都不知道还有什么用处,偶尔想让孩子在外面炫一下,都很难找到钢琴。特长生基本上没有钢琴的名额,偶尔有一个名额,你发现太多的孩子虎视眈眈,同样是学一门乐器,这差别太大了。‘

 

为什么 我觉得学钢琴不好,主要原因就是太枯燥了,很难坚持下去,常听有些父母说,我就是让孩子有个爱好,也不当朗朗,钢琴有啥不好的?我尊重你的看法,曾经我也和你一样的想法。功利教育害死人,教育是长期的事,没必要事事都和升学挂钩,孩子开心最重要。

但我告诉你,五成以上的孩子学了一年就放弃了,九成以上的孩子上了初中就放弃了,等到孩子长大了,你会发现孩子什么都学过,什么都不精,就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一样特长。学琴很苦,多数家长都不是搞音乐的,我孩子再努力,也学不出来。但我想和你说,如果你以朗朗为标准,那你的孩子肯定达不到那个高度,如果你的孩子只想考音乐学院,弹弹琴,当个老师,方向明确的话,对多数孩子真没那么难。这个,真不用音乐世家。说白了,对多数孩子来说,我的孩子比你的孩子弹的好,就是比你练的时间多,老师比你的老师好。学琴坚持很难,放弃就是一念之间的事。

学音乐能坚持下来最好的方式,就是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互相督促的往前走,乐团是重要的一个载体,也是能坚持下来的动力之一。现在很多城市都有适合孩子的交响乐团和民乐团,如果孩子能去那里,对孩子坚持下来是非常有帮助的。去乐团排练,看似很浪费时间,其实对孩子来说也是非常好的休息和放松时间,一群同样大的孩子玩音乐,没事上台演出,即丰富了孩子的生活,也让孩子有了更多的自信,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

这些,是学习钢琴的孩子没办法体会的。

再谈功利主义,即便你再不屑,但你也没法否认,学习好是为了上一个好中学,一个好大学,有一个好工作,谁的教育不功利呢?怎么我的目标就是小升初,就是去一个好学校就功利了,你学英语,学奥数就不功利了,这样的想法纯粹自欺欺人。

学琴很苦,真的很苦很苦,但一旦你过了那个瓶颈,你就发现音乐已经融入了孩子的血液,孩子的各种选择就会多了很多,真有海阔天空的感觉。

 

关于大提琴和小提琴之间的比较,其实难度差不多,想学好都挺不容易的,但小提琴学的人太多了,相比大提琴竞争更激烈,一个乐团有二十个小提琴,有十个大提琴,但学小提琴的孩子可能是大提琴的五倍或十倍,所以同样是进乐团,难度也比大提琴大很多。小提琴老师比大提琴老师好找,学费应该没啥区别,好的老师都不便宜,

管乐方面,圆号和双簧管比单簧管和长笛学的人少很多很多,管乐很难,想吹好真不容易,吹出声音很简单,交响乐团对管乐要求更高,单种乐器名额更少,竞争很激烈。但我不太建议学习太冷门的乐器,比如贝斯,太大了,家里要准备个面包车才行,比如巴松管,太贵了,十万八万才是入门级,但说心里话,学这些乐器是特长生的捷径,学的人太少了,基本没啥竞争,只要坚持下来,有很大的概率去一个好的学校,如果当地有特长生的话。为了去一个好学校,我觉得倒也是值得的,很多家庭也不差这点钱。把托人送礼的钱去学一样乐器,怎么看都是不错的选择。

打击乐学到后面不止是架子鼓,还有几种打击乐都要学,平时练习声音太大,扰民,尽管有静音装置,但远没有不静音敲打过瘾。

民乐没接触,所以了解的不多,但如果出国,民乐真的很难用上,也找不到老师,不如交响乐来的实在,乐团不止是玩音乐,更是收获友谊的好地方,国外学校都有乐团,多数水平一般,学过几年乐器的孩子很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

 

关于艺术教育想说的话:

   艺术教育不能指望学校,多数学校的艺术教育非常差,低年级孩子的需要课外去提升。

   艺术教育很重要,孩子成长的阶段,性格的形成,心里素质的提高,学习能力的培养等等方面,是需要其他方面的因素,而不只是读书好,孩子求学阶段,会越来越辛苦,压力也会越来越大,有一些爱好自我调整是必要的,看似孩子在浪费时间做一些和学习不相关的事情,但人总是要休息的,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小时候有一个好的爱好,会让孩子受益终生。你不能只看到求学这十几年。快和慢都是相对的,人生很长。

   唱歌,学琴,舞蹈,尽量找一个团体,舞蹈队,合唱团,交响乐团,那里的孩子都是很出色的一群孩子,并没有因为排练,演出而耽误学习,说到底,无论择校还是去乐团,都是找一群优秀的孩子同行。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不一定是老师或父母,而是同龄的朋友,好朋友和好父母一样的重要。

   好的老师会让你的孩子有事半功倍的作用。你的孩子比同龄优秀,她才比别的孩子多很多表演的机会。一直比别的孩子平庸,会让你失去学习的动力,专业的老师一定比业余的老师好得多。别嫌麻烦,尤其是初学阶段,好的基本功很重要,养成不好的习惯改起来非常的难。不同的老师,孩子练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好老师教,孩子练一个小时效果比差老师教练两个小时或三个小时效果都要好。一年积累,完全不同。所以千万别为了省钱省事耽误孩子,如果孩子练琴的时间也用金钱计算,你就觉得多花那点钱实在值得。

   好的老师几乎不会上门教孩子。坐在自己家里就有学生来,没人会上门服务的。好老师一定不便宜,但价钱贵的不一定是好老师。这是真理。怎样辨别是不是一个好老师,看他的学生就知道了,参加一下老师的音乐会,看看家长对老师的评价,他的学生才是最好的广告。

 

   关于艺术考级和比赛,家长圈里什么声音都有,我是觉得考级挺重要的,一年一年,你知道自己的孩子进步了多少,有个考级总还能调动孩子的兴奋点,说白了,考级是给自己看的,而不是给别人看的,有的孩子和家长觉得学到十级就够了,似乎十级就是天花板了,但真的了解音乐,十级只是新的开始,在我理解,即便十级优秀,也就是站在专业选手外面,再迈一步,就是半专业选手,前面打的是基础,后面才是音乐。比赛是蛮有趣的,当然,要参加专业的比赛,钢琴就参加钢琴的,小提琴就参加小提琴的,民乐就民乐的,别啥比赛都参加,评委不专业,也没有几个有实力的孩子,好多比赛纯粹商业性的,挺折腾人,但完全没意义。参加比赛挺重要,对孩子是促进,家长也会从比赛中反思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家的孩子好,是练习时间问题,还是老师的问题,比赛是镜子,你会发现很多东西。

    艺术是需要展示的,每一次上台都是锻炼,孩子上台没有不紧张的,上去的次数多了,紧张的感觉就少了,慢慢的自信也就来了,在家练和上台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尽量别闭门造车。

    天天拿出时间练琴,肯定不如天天在家学英语,算奥数题学习好,家长要接受这个现实,你不能要求自己的孩子事事都比别的孩子强,启蒙阶段,学过画画的基本上会比没学过画画的好很多,没学过奥数和英语的孩子怎么会比学过的孩子还要优秀呢?你选择了多方面的发展,就不要在乎最开始比别人跑的慢,短跑和长跑肯定不是一样的跑法。

    孩子真的累了,就停下来,让孩子休息休息,长期的坚持很重要,怎么能坚持下来更是考验家长的水平,绳子崩的过紧,就会断,一个月,两个月不练琴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练就好好练,停就彻底停,多数孩子真的一点不练,就会想练了,家长顺势而为就能再坚持下来。


10    跑前面的孩子可以坚持的更久。多数孩子都有好胜的心理,学的好的孩子不希望自己落在别人的后面,最开始起步很重要,到了小学高年级,水平还是平庸,别说孩子没办法坚持,家长也不知道坚持下来的意义。

 

体育和艺术应该算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很多家长恨不得孩子一年级就考第一,不停的超前学习,而忘记了家庭教育的主体应该做什么,不是一年级考第一不好,如果你是过来人,就知道一年级的第一,没有任何的意义,随便一个小数点,一个拼音没拼对,名次就三十名以后了,小学阶段,高年级的好成绩还有点含金量,低年级再好的成绩都说明不了什么。

西方国家的教育对体育和艺术的重视超过我们太多了,当然还有其他方面比如道德的培养,比如安全培训等等,似乎除了学习之外的内容都比我们做的好太多,中国的教育看似有最难的课程,但很多孩子往往后劲不足,教育不是赌博,不是最好就是最差,在我看来是中庸的平衡,也许没那么好,但不会变差。一家一个娃的今天,我们应该教会孩子其他更多的知识,而不只是学习。

 


(未完待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