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乐器渊源 >《经典咏流传》:用创新提升电视文化节目的美学价值

《经典咏流传》:用创新提升电视文化节目的美学价值

2022-06-22 21:26:09

正月初一,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在黄金时段推出了创新节目《经典咏流传》。这档“和诗以歌的节目以“经典诗词+现代流行”的全新形式迅速征服了观众。


播出当天,节目就在众多一线卫视春晚和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以一档文化节目的身份占据了酷云实时收视的第一位,、央视新闻、中央、、文汇报等诸多最具影响力的新媒体大v转发节目信息,节目微信文章刷爆朋友圈,《苔》、巫漪丽、孤寂300年小诗等多个节目相关话题词登上微博热搜榜,王俊凯演唱的《明日歌》成为2018第一首洗脑神曲。一位极具业界影响力的重量级歌手听完《苔》后感动落泪,当晚与节目组主动沟通,表示她愿意翻唱这首歌为公益和孩子发声、接力经典。



央视在大年初一打的这张让人耳目一新的文化牌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果,引领了文化过年的“新年俗”。央视的创新力在这档文化节目中再次得到了印证,而这次更是升级版创新,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人看到了这档节目的品格和品质的提升。


《经典咏流传》不仅是一档实用主义的知识性文化节目,也不仅是挖掘传统文化经典的知道性文化节目,这是一档能够陶冶情操、提升审美价值的全新文化节目。


“五音六律”感受中国语言的音律之美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一段《声律启蒙》,把中国语言才有的音律之美展现的淋漓尽致,平仄、韵脚、对仗,语言本身就蕴含着歌一样的优美旋律,再配上琵琶、笛子、古琴、木鱼、尺八等中国乐器伴奏,不但呈现文化美感,更阐释了天地人和的价值理念。



中英文版的《登鹳雀楼》美得让人想哭,也让人感受了中国语言与世界融合产生的化学反应。四国顶级音乐家组成的“果敢Duplessy疯马乐队”,把中国的二胡、蒙古马头琴、印度萨朗吉、法国古典吉他完美融合,把音美、形美、意美的中英文诗词最准确地表达出来,让人们看到了新经典的魅力。



中国的诗歌,朗诵的时候会让人感觉和韵如歌,又能让人从对仗的形式上感受到平衡合一的哲学。《经典咏流传》,用一种创新的方式展示了中国语言的独特美感,为中华文化再次镀上了闪耀的光泽。


著名作家梁晓声称节目会使古典诗词激活起来,“用如此现代的这种唱法和曲调来演绎,而且演绎得更贴切,这是我没有想到的,这对全国的电视台文化节目都是一个示范。让我们的孩子们既唱了歌,同时又熟悉了古典诗词,这个意义非常之大,这样的节目才是适合走出去的节目。”

 

“文以载道”体会诗词意境的内涵之美


歌声中能够触碰到穿越时空的画卷,诗词中能够感受直击心灵的意境。《经典咏流传》用音乐和诗词共同作用,精准阐释诗词意境的内涵之美。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全诗以画作真,诗情画意融合无间,意蕴深邃。单看诗句已经能感受到铮铮傲骨,再辅之音乐的效果,能让人对诗词的意境产生一种立体的理解。《墨梅》歌曲前奏用了递减关系的和声走向展示深沉感,之后用戏歌唱法体现了“不与谁同”的气质,再后用开阔大气的流行唱法展现出不媚俗的高洁品质,中国腔调演绎出中国风骨。



《登鹳雀楼》前句描写大气磅礴的景色,后句直抒进取的人生态度。呼麦、童声、四国经典乐器的配合,用最简洁优美的旋律,给诗词赋予了让人莫名泪流的力量。《定风波》选择了有人生阅历的黄绮珊来演唱,“一蓑烟雨任平生”,她演绎的不仅是经典的诗词,更是自己的人生。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院长、教授高晓虹指出,首先要让年轻人了解文化、热爱文化,在自信的基础上才会有文化自觉,“节目诗词内涵外延浑然一体,咏唱古典诗歌,每个元素的调动和运用都有含义,让不同文化程度的人依据自己文化的基础去唱响,去体会然后去感受。”

 

“和诗以歌”彰显经典流行的时尚之美


《经典咏流传》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创新性的发展,把经典诗词和流行音乐进行结合,“和诗以歌”的形式不但让经典之美再次获得认可,也把经典带到了流行时尚的审美范畴。


世界名曲《梁祝》是中国在世界的代表名片之一,88岁的《梁祝》首位钢琴伴奏谱缩写者与首演者巫漪丽,与节目现场实时对传,联合演绎了“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的爱情经典诗篇。“西洋乐器中国情”是巫漪丽一脉相承的理念,她也从中西文化的融合中创作出了更时尚的经典。



王俊凯演唱的《明日歌》旋律简单轻快朗朗上口,在《经典咏流传》播出前已经因为新媒体释放出来的片段未播先火,成为校园流行。王力宏演唱的《三字经》把东方文化与西方音乐相结合,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感受中国文化。



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称,节目能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高端的思想境界,心平气和地走近百姓,经典诗词在现代语境下丝毫不落伍,“语言和音符的嫁接,让我们能更好的走进传统文化,音乐艺术绝不是吹拉弹唱,它应该是使人格完善。”

 

“歌以咏志”感悟精神传承的生命之美


经典诗词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诗词中穿越时空的“精神传承”,现代人依然可以通过文字感受诗词背后的“生命故事”。《经典咏流传》对经典的选择,就是央视价值的体现。



《经典咏流传》选择的经典,并非都是大众熟知的诗词。乡村老师梁俊和来自贵州山区的孩子们被邀请到这个舞台上,演绎一首清代诗人袁枚的《苔》。这首小诗已经创作300年了,但一直没有被广泛传播。孩子们“纯净到让人心疼”的声音,让这首歌一夜之间爆火,搜索量比节目播出前增长了数十倍,亿万人通过这档节目记住了它。《苔》是写给每一位普通人的励志经典,“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正是对每个人生命价值的写照,平凡的生命也能够极致地绽放。“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秋思之祖把“境”与“情”表达到了极致,台湾民歌之父胡德夫用千年古谣“来甦”来演绎《秋思》,感受数百万人的大乡愁,感受“血脉相连”的亲情。《枉凝眉》《滚滚长江东逝水》等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也向人证明了精神传承的生命之美。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称,咏读经典实际上是表达共同情怀,对先祖、文脉、价值的认同和记忆,“节目寻找到大家共同的情感寄托点以及直击我们情感的动情点,使得这档节目能够达到国家电视台的水准。”


“广电独家”是广电业界第一订阅号,“影视独家”深度透视影视产业规律,由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新版微信长按二维码图可直接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