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乐器渊源 >“德不孤,道有邻”——开平过年纪实

“德不孤,道有邻”——开平过年纪实

2022-07-06 04:23:12

得以结识热衷于传统文化的香港义侨邓华先生是在2017129日《誉德莱国际学校》举办的灯光节上,“昆曲”和“碉楼”作为五个中国参展项目中的两个被安排在同一展棚下。中华民俗历来就有年节聚戏的艺事传统,古道热肠的邓先生和我们约定:春节期间,在开平乡村举办一场京昆戏曲展示活动。为商定活动细节,节前,邓先生还专程来家中拜访。戊戌正月初三(2018218日)广州天园京昆传习所一行 13人在蒋小菁所长带领下,践约来到广东省开平市塘口镇,和这里的乡亲们共同欢度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春节。

寒依然料峭,街面冷冷清清,邓先生派来接客可乘四十多人的大巴车上,两个美国家庭,四个中国家庭,外加姜老师和梁宇熙总共不到二十人。过去过年缺的是年货,多的是年味;现今过年,不缺年货,缺的是年味,更缺的是“年文化”。一般人认为“过年”又称“年节”或“春节”是夏历年终岁首的庆典。其实历史上的“春节”并不在岁首这一天,自秦汉以来,人们把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立春”定为“春节”;至清朝灭亡改换公历后,“春节”才被定为夏历正月初一。由于立春和正月初一在日期上相隔很近,季候上变动不大,因而容易被人们所接受,所以时至今日,人们仍沿用“春节”这一习惯称呼。民俗学博士萧放认为春节的本义并不是岁首,古代的春节为二十四节气中首节——立春。但立春与新年毕竟在同一时段,所以人们在庆贺新年的同时喜迎新春。自然时序与人文时序交融,因此说现代春节包括了近代以前的立春与岁首两大节日。“而在传统社会民众的时间意识中,春节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游戏玩耍的节日,它更多地体现一种时间转换阶段的危机意识,相应的风俗活动都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文史知识》1999年第一期)自古以来,过春节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节前人们办年货,制新衣,举行掸尘,祭灶,祀祖,吃年夜饭(团圆饭),守岁,写春联、挂年画,等活动。春节期间,人们互相拜年,并有燃放爆竹,喝春酒,吃年糕,吃元宵等风俗。此外,民间普遍开展舞龙,、舞狮、玩花灯等活动,表示除旧布新、送穷迎富、驱邪避瘟,祝祷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吉祥如意。所有这些活动都围绕一个中心——阖家团聚,而我们这些"新广州人"却反其道而行,离家送戏。和料峭的春寒,清冷的氛围形成反差的,是我们一行13人心中火热的年意。以春节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节日是农耕文明的产物,造成传统节日内涵缺失的主要原因是传统节日面临着从农耕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型中的阵痛。美国家庭和中国家庭同乘一车去开平过春节,不正说明在当今世界日益一体化的时代,节日已经跨越了国家与民族的界限,节日习俗也在相互交融与吸收。随着我国经济对西方的开放,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庆相继在我国各大城市流行起来,但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融入中国社会;越来越多的华人走进了西方,随之也把我国的春节等传统节日带到西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千多年前天才诗人王勃所想象的,即使远隔千里仍能声息相通的梦想,通过节假日这个促进人类親诚友善的纽带,已经实现了。尤其令人诧异的是同行的一对美国中年夫妇,他们有两个皮肤白晰,眼睛湛蓝,漂亮可爱的女儿,可最小的儿子却是黄皮肤、黑头发、不到三岁的华裔残疾儿童。看得出,他的美国妈妈对他的照顾远胜过两个姐姐。一路上美国孩子的欢声笑语说明当今世界,人类亲情都可超越民族界限,谁又能说我们不是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地培育与营造健康向上,让心与心更近的,更浓的,国际范儿的“年味”呢?


车行两个多小时,12时多终于抵达了开平市塘口镇。这是一个位于开平中部,风光秀丽的小镇,从繁闹喧嚣的大都市来到这静谧闲适的小村镇,不能不说是一种别样的奢侈。开平是江门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和台山、中山、恩平同称中国的“四大侨乡”,它以"碉楼"这一中国乡土建筑的特殊类型著称于世。碉楼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艺术风格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是侨乡文化的代表,以开平和台山最为有名。特点是中西合璧,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风格多种。20011252007628日“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项目。塘口镇就位于“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中心,是开平典型楼群“立园”和“荣桂坊”的所在地,距“马降龙古村落”,“自立村”,“锦江里”和“南楼”等有代表性的碉楼群也仅有三十多分钟车程。


我们下榻塘口镇的“塘口空间”是一个可以承载文化交流、商业实践和各类公益与学术活动的综合平台,具有图书阅览、青年旅舍、休闲清吧、中西餐厅、露天剧场、骑行租赁六大功能,这是香港华侨邓华先生造福桑梓的第二个项目。早期的塘口旧墟是镇政府的所在地,邮局、银行、税务、粮仓、供销社等一应俱全。90年代后,由于人口流失,政府外迁,行政服务机构功能尽失,这个本该车水马龙的“宝地”日渐萧条。2013年邓华先生以经济的头脑,发展的眼光,独特的视角看到这里仍保留着侨乡特有的建筑风貌,保存有丰富的农业和旅游资源,保留有良好的生态人居环境。为把这些资源利用好,与周边居民共生发展,邓先生慷慨解囊,和他的团队制定了建设塘口社区计划,吸引、团结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群体,有志于复兴侨乡昔日荣光的团体和个人,采取不同合作方式,并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和扶植。他们本着尽量保存原有建筑;营造自由的、无约束的空间;创建更多的交流平台,以吸引青年人入住的三大理念,201611月开始对原建筑进行修缮、改造,并在201710月完成了塘口空间第一期建设。从三个月的试营业看,效果还不错。虽是年节,我们入住当晚,客房入住率达95%,且具“国际范儿”。相信随着第二期、第三期工程完成,服务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侨乡”的优势定会日益彰显。



 

午饭后,稍事休息,主人盛情邀请我们参观“塘东粮仓”和开平碉楼“荣桂坊”。塘东粮仓不用修饰就是个农耕经济的天然博物馆,四个圆形“干打垒”式建筑,有的正在举办“二十四节气”展览,有的摆放着上个世纪的农机具,有的堆积着谷糠,有的还维持仓储袋装实况。展品虽稍显简陋,但原物原件,勾起了我们这些年龄稍大些人的怀旧情结。中华文明就起源于农耕文明,农业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华夏民族朝代的更迭,价值观的形成,社会的发展,意识形态的交锋无不和农业经济息息相关。中国历朝历代几千年,以农立国,却都没有解决好吃饭问题。划分阶级成分,夸大,,也都从农耕开始。解放后的农村经济,从自然个体经济到互助组,到合作社,到“人民公社”,再到联产承包;,我们历历在目。改革开放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吃饭问题基本解决了。吃饱了、吃好了,但今天又出现了“吃得安全”的新问题。当前闹得最激烈的“转基因问题不还是农业经济问题吗?“仓东粮仓”展览告诉我们,什麽时候都不能忘了农民和农村,因为这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基石。只有农民安定了,农村安定了,才有国家真正的的安定;只有农民富了,农村富了,才有我们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


和“仓东粮仓”毗邻的荣桂坊是一个拥有田野,河流,鱼塘和调楼群的原生态自然村,这个经历过百年历史沉淀的小村落是华侨同胞们心系祖国,情牵桑梓的缩影。荣桂坊具有诗一般的田园风光,堪称是中华农业文明的“大观园”。鳞次栉比的座座碉楼掩映在青山绿水中,一派祥和静谧,行走期间真可谓画中游。这里的“庐滋”,“创园”,“焯庐”,“荣桂楼”,“聚文庐”,“鹏庐”,“节庐”,“茂林庐”等数十座不同风格的碉楼星罗棋布。可以看出,开平是华侨之乡,也是建筑之乡,艺术之乡。座座碉楼都是侨乡文化的纪念丰碑,、经济、和文化发展历史的见证,理应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当晚,我们在“塘口空间”中西餐厅举行了京剧和昆曲的首场演出。徐北北老师演唱了现代京剧《自己的队伍来到面前》,詹伯熙小朋友演唱了京剧《空城计》,何进英、刘荣跃女士演唱了现代京剧《黛诺》和《红娘》,姜老师和小菁演唱了昆曲《惊梦》和《寻梦》。虽然这次演出是以清唱为主,不化妆。但大家还是一丝不苟,毫不松懈。因为下午的参观游览使大家看到了昔日开平的辉煌,增强了复兴侨乡的使命感。京剧、昆曲和碉楼都是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又都面临着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亟待传承和保护。我们本来就是京剧、昆曲的爱好者,此行不应是邓先生和他的团队的客人,而是他们的同志和战友。我们都在努力地做着同一件事——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只是邓先生传承的是物质的,我们传承的是非物质的。

 

按计划,第二天正月初四应当是我们来开平后正式演出的日子。为这场演出,郑先生事先添置了音响,购买了地毯.。演出定在下午300,上午大家彩排准备。不料,戏曲演出化妆却引起了“麻烦”:原广州京剧团的花脸演员徐北北老师除饰演京剧《铡美案》中的包拯外,还兼任化妆师,为扮演《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詹伯熙小朋友“勾脸”。当他为自己勾好包公脸谱,为詹伯熙勾好猴王脸谱后却引起了外国朋友的兴趣。那个美国家庭三个孩子的爸爸要求为他也勾个猴子脸,二女儿勾了个小猴脸,那个不到三岁右手残疾的华裔男孩也闹着要勾,徐老师只好用油彩在他鼻子和眼睛间画了个白豆腐块,——滑稽可爱的小丑扮相,他的美国妈妈爱不释手,高兴得楼着他亲了又亲。接下来,邓先生勾了个白脸曹操,空间联合创始人,设计人李继津先生勾了个黑脸包公,就连大堂女经理都勾上了脸。大家开心极了,互相拍照留影,还拿着我们带去的道具跟着姜老师打起了“把子”。听说下午唱戏,有几个家庭全家早早就来到了现场,有的还带着乐器想和我们合作伴奏。蒋老师带去了准备好的笔、墨、纸,为参加活动的朋友写“福”字和春联,演出不得不一拖再拖,一直等到晚上八点钟才开始。当晚的重头戏是姜老师、小菁和刘荣跃表演的《白蛇传·断桥》,观众中有不少外国人观看。由于我们有和外国朋友合作的经验,小菁在家时就将全部唱词翻译成了英语。在场的外籍朋友聚精会神地边看演出边叮着字幕,不时露出会心的微笑。虽然我们少演了几个节目,但演出就是图个开心,我们开心,观众开心。此行的目的本来就不是为了掌握技能,不是为了取得成功,也不是为了赢得尊重,而是为了享受乐趣。只有自己开心,才能让别人开心,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一整天成了我们和塘口空间工作人员、游客以及周边居民的“狂欢节”,直到入夜全天工作结束邓先生等才将脸谱洗去。观众迟迟不肯离去,索要联络办法,要到广州找我们学习书法和戏曲,成了传习所的“粉丝”。




坐落在塘口镇的“立园”是和“荣桂坊”风格完全不同的碉楼群。“立园”是旅美华侨谢维立先生始建于20世纪初的花园别墅。它巧妙地将中国古典园林和欧美当时流行的别墅建筑风格融汇贯通,形成既有中国楼台亭阁、小桥流水的园林景色又有西方风格各异、美观舒适的民居建筑群。由于“立园”是一家一姓所为,建筑前明显经过了周密的规划布局,因此更具有整体性、实用性、合理性和私秘性,再加上较早开发成旅游景点,看起来比“荣桂坊”规整了很多。第二天早饭后,尽管距离下榻的塘口镇不远,热情的邓先生还是派车把我们送到"立园"游玩。这里车水马龙,游人如织,在明媚的阳光下漫步其间,令人心旷神怡。“立园”内的建筑布局分园林区和别墅区,园林区又有大花园和小花园,各区自成一体,以小河和围墙相隔,又有桥亭和回廊相连,园中有园,景中有景,加以彩绘楹联,牌坊灰雕,美不胜收,有“小观园”的美誉。

别墅区最典型的建筑当数“泮立楼”,这是一座三层半的小洋楼,据介绍建于1926年。为何起名“泮立”?我认为“立”字和园名一致,当是维立先生名。不过从“泮”字旧有“泮宫”、“入泮”词条解,和“学”字通。从展品中又有康有为、谭嗣同写的楹联,大花园还有前清翰林吴道镕题写“立园”牌坊推断,楼主当深通文墨,向志于文,估计先生是在美国生意做得很大的儒商,和维新派人士关系密切。“泮立楼”建得很有特色,楼脊黄墙绿瓦,飞檐斗拱,具有中国古典殿堂风格。但窗户却是欧美风格,再加古罗马式立柱,又具有西洋情调。室内装修采用意大利色彩鲜艳的水磨石地板,日本式的精美天花,欧美式的取暖壁炉和吊式油灯,配以西洋的纯银餐具。洗手间的浴缸、马桶、水箱等卫浴设施全由国外引进,居室不大但典雅,舒适。正堂装饰着潮州涂金樟木雕的“六国大封相”,廡廊上用岭南传统工艺灰塑着“三顾茅庐”,又平添了几分雍容华贵的气象。


大花园内最有特色的建筑是大、小两个牌坊,全用钢筋水泥建造,水刷石贴面。但牌楼顶端脊檐下用以装饰的暗红色的斗拱、木枋、飞橼精致得和传统实木结构概无差别。大牌楼榜书“立园”二字为前清翰林吴道镕写,整个建筑前梯后阶,工艺精湛,气势宏大,蔚为壮观。小牌坊上书“本立道生”四个金色大字,出自孔子“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牌坊两翼还各有三根立柱支撑起两个读书亭,成“品”字状,取读书做官之意。小花园中的桥亭建筑是立园园林部分的精华所在,众多亭阁中,以“晚香亭”、“挹翠亭”和“观澜亭”最具特色,艺术价值也最高。“晚香亭”建于跨虹桥上,是桥、亭一体建筑。亭高两层,琉璃瓦顶,石米墙身,通花窗户,水磨石地面彩嵌几何型图案,色彩鲜艳,四面飘台可从不同角度欣赏园内风光。亭额“晚香亭”三字亦为吴道镕所书,他巧妙地将“晚”字又写成像“晓”字,旭日东升时是“晓香亭,夕阳西下时为“晚香亭”。“挹翠亭”是中国传统的六角亭,但采用了西方的百叶窗,罗马柱,并以圣诞花圈、毛茛叶和涡卷等西方元素作妆饰图案。亭栏用水刷石做“寿”字,,口含玉坠,鳞光闪烁,很是精致。亭上六面各塑蓬莱仙境、明皇月宫、王母拜寿、寿星献桃、萧郎弄玉、天女散花民间故事。“观澜亭”是连通大、小花园的桥上亭,亦用钢筋水泥制造,内铺水磨石地面。但亭柱和顶部用混凝土做的通花装饰,工艺极其考究。人置身亭内,听桥下水流潺潺,极其惬意。



 

最能反映“立园”建筑风格和工艺水平的是位于起居区和风景区之间的鸟巢和花藤亭。鸟巢建于1931年,类似古罗马城堡,但圆形围墙中段镂空部分却模仿佛山民间剪纸图案做成桐花花窗,整体建筑中西合璧,新颖别致。巢顶五分,寓意五子登科。鸟巢代表了谢家先人祈望后代子孙不论飞到哪里都要像百鸟归巢一样,不忘故土,落叶归根。花藤亭恰似一个大鸟笼,是一座具有西亚风情的伊斯兰建筑,建于1933年。亭顶部为圆拱形,仿英国女王所戴皇冠,上圆下方,四壁皆为通透的钢筋水泥花墙,藤萝植物攀附其上。亭中有水池,相传为养龟池,和相邻的鸟巢相映衬,寓意鸟语花香,花开富贵。“立园”集中代表了百年前开平侨乡的富庶和辉煌。

 

 220日大年初五,是开平市塘口镇仓东村村民一年一次例行聚会祭祖的日子,也是我们来开平过年的高潮。这一天散居各地的苍东村人都要力争回来,到村头祠堂前的大榕树底下聚会,弹唱当地民歌,耍狮子,到祠堂和夫人庙祭拜,举行“千人宴”。苍东村是一个有数百年历史,至今还保存有明代建筑的古村落,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随着农村经济结构改变,人生凋敝,经济萎缩,逐渐衰落的农村社区。2010年夏天,五邑大学建筑系教师谭金花应仓东村后裔港商谢天佑先生希望修缮其家族两座祠堂的要求,带领学生对该村的历史、文化、风俗、建筑等多方面凋研,并对村落平面和建筑进行了测绘,感到该村具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建立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基地的条件。2015年邓华先生看到并认同这一结论,决定投入自己的养老钱资助苍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担负起“苍东教育基地”的运营。乡村人口流失的根本问题说到底还是农村经济结构问题,只有发挥古村落的优势,利用侨乡特有的资源,开展多种经营,才是农村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四年来村中修复祠堂两座,碉楼一座,庙宇一座,民居一座;整理新建了花园、菜园、卫生设施。20141月苍东教育基地开始试运营,多次举办文化和教育活动,村民也在此举办聚会、喜宴、祠堂庙宇开光大典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建立起村民乡土文化的自豪感,现在越来越多的外迁村民开始回来参观部分修复后的仓东村,参与聚会。2015年春节期间有百多名村民自发回家聚会,出现了多年没有的和谐喜庆场面。也就是这一次,大家约定,将每年的正月初五定为散居各地的村人回村聚会的日子。20159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当年度的“亚太地区遗产保护奖”在泰国曼谷揭晓。本届保护奖共有来自亚太各国家及地区的36个项目参与申报,经过多轮专家评选,最终有12个项目获奖,其中中国的五个分别是开平仓东教育基地;平遥古城传统民居;福州三坊七巷;香港盐田崽盐场和美荷楼青年旅社。在授奖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仓东教育基地作出如是评价:“设计了针对青年的延展计划,帮助提高年轻一代对本土遗产的意识。通过多种方法为青年人普及当地遗产知识提供了完美的平台。在村民、赞助者和遗产保护者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村落复兴的愿景”,这是对邓先生和他的团队所做工作的褒奖。

在邓先生带领下,初五下午三点,我们和驾车后来开平的于东平等两家人悉数参加了苍东村村民上千人的大聚会:村口祠堂的晒谷场上,“L”型搭起两排桔红的凉棚,我和小菁、北北老骑单车几里地外就可看到。凉棚下百十张大号八仙桌一字排开,晒场最东头是“司火局”的班底,但唱的却是流行歌和当地的“卖鸡调”,——这是一种旋律简单,可随意编词的开平小调。歌唱者或多或少,无队无列,亦坐亦立。伴奏者谁会什么用什么,中西乐器都有——笛子、二胡、三弦、高胡,还有一把大提琴;“谢公祠”门前是舞狮,开始是一头火红狮子随着大镲和鼓点做出各种动作。后来又来一头黑狮子,两狮对舞,场面火爆。尤其有趣的是从谢公祠的二楼,悬下一只红绣球,地下四人把住一根木立樁,樁上衡嵌四处木楔,红狮子踩着木楔登高够绣球。我们在靠近“司火局”旁边坐了下来。棚下人头攒动,无人知道我们来自哪里,来此何意,只是各自一味欢乐。此时不"",更待何时?我趁兴拿出了笛包,也不管有没有人听,就吹起了《皂罗袍》。刘荣跃闻笛开唱,只恨声小。一曲未完,狮子停舞,司火局的同行全部围到了我们身边。他们说:“真好听”,要求我们再唱。我心里明白:再唱就要“漏馅”了。因为为准备晚上加演的《思凡》,小菁赶回去化妆了。我和荣跃都没带曲谱,也只有《皂罗袍》能两人背谱唱。为解围,我只好说“大家一起唱”,于是一起回到“司火局”摊位,共同唱起了流行歌曲。开饭了,一百多桌,上千人共同进餐,热闹场面实为平生所仅见。烧鹅,烤乳猪,炖鸡,红烧鱼,芥兰,香菇.......,但实在没有食欲。这两天在塘口空间中餐西餐,最可心的是从菜园现摘的青菜。饭后,心里高兴,动了争强好胜的未泯童心,虽只身一人也坚持单车返回。骑行在田间小路上,天色愈来愈暗,四周死一般的寂静。望着远处一幢幢黑蜮蜮的楼影,不知为什么心里响起了张明敏唱的《我的中国心》。我想,开平的碉楼,历史不算久远,不过就是百十年。但这百十年却是中国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时代。开平碉楼首先是中华民族由闭关锁国的小农经济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见证。国家积贫积弱,民不聊生,百姓才会被迫离乡背井去海外“淘金”。其次,开平碉楼是海外炎黄子孙思乡恋乡的乐曲,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海外游子远离祖国数十年,心里梦里思念的仍然是生于斯,长于斯的那一片故土。正如歌中所唱的“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仍是中国心”。第三,开平碉楼是中西文化融合,艺术多元化的画卷。百年来中西文化碰撞融合,并且这种碰撞融合是世界文化发展的总趋势,今后还会继续下去。仅仅百年,那么辉煌的碉楼就凋敝如此,固然是历史发展的规律,但破败得如此之快,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人为的干预。现在,“阶级和”、“以为纲”的意识形态只是不提了,究竟正确与否至今没有结论。麻烦的是由此派生出的诸如政党性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等一系列意识形态问题,至今无解。当下,运共同体》这一概念蕴含着“民胞物与,四海一家”,体现着丰富的仁爱意识,博大的济世情怀,理应成为变化动荡的世界所遵循的价值规范,它既是当今人类发展之基,也是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向。扯远了,,不去管它了,还是唱我们的戏!我回到“家”里,去接其他人的车也还没有返回。趁此空闲,完成了邓先生要求写的多条大堂指示标记。明天就要返回了,尽管是下午临时决定的当晚告别演出,除小菁外,别人都没有化妆,观众也没有前两天多,但大家还是表现出了自己最好的一面:依旧是北北老师打头炮,现抓我用竹笛伴奏,他一曲“力拔山兮”唱得神完气足。荣跃一首《梨花颂》激情四射。阿英一支《光辉照我永向前》字正腔圆。最后大轴仍然是小菁所长的“思凡”。在昆曲舞台上,《思凡.》是一处雅俗共赏的折子戏,此出戏旦角身段繁重,独自在舞台上载歌载舞三四十分钟,被称作是“一场干”,因此旧谚有“男怕《夜奔》,女怕《思凡》”和“净怕《嫁妹》,旦怕《思凡》”之说。在新文化运动时,虽然昆曲、皮黄等旧戏被新文人批评,但《思凡》却例外,被蔡元培、胡适等赞扬,当作反映个性解放,破除宗教迷信的样本。当然该戏也受到徒的非议,张充和的《曲人曲事》里写到一种“反思凡”,是苏州的一位教育家兼徒改编的,顾名思义就是要维护了,曲词有所删改,譬如“一心不愿成佛,不念弥陀般若波罗”改成“一心定要成佛,要念弥陀般若波罗”。小菁唱戏的最大特点是“不管什么场合,不计人少人多,只要扮装上台,妍丑全都忘我”。,他在北京金融街唱的就是《思凡》,受到孙宏勋、朱宝光等戏曲专家的高度评价,这次演出她更成熟,更老练了,同行的茜茜老师因为打字幕没能完整欣赏小菁的演出还一直惋惜不已。

 

221日正月初六上午,邓先生雇大巴将我们和美国家庭送回了广州。车上,吃着邓先生临分别时馈赠的自制西点,:“所谓缘分,就是遇见了该预见的人........。缘分浅的人,有幸相识却又擦肩而过;缘分深的人,相见恨晚却又不离不弃。有的缘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属上等缘。有的缘份是可遇亦可求的,属中等缘;有的缘份是可遇而无需求的,属下等缘。无论何等缘分,都离不开珍惜二字。”虽是“誉得来国际学校”的一面之缘,互相本无所求,只是弘扬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愿望走到了一股道,这就是缘分,而且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上等缘。孔子《论语》说:“德不孤,必有邻”,我们和邓先生是德不孤,道亦不孤,是“同一条道上跑的车”。期待着临分别时的相约:今年十月稻熟时节,开平地头上见。

天园京昆传习所

Tianyuan Kunqu & Peking Opera Institute

(Tianyuan Kunqu Troupe)


公众号:tyjkcxs

QQ群:261804392


奉献▪包容▪团结▪精进

京剧昆曲古典戏曲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常规活动:每周六下午2.30-5.30 天园街道办文化站舞蹈室内,节假日除外。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东方三路东逸二街58号

指引:天府路西侧东方三路走到底天园派出所对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