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乐器渊源 >四怼央视春晚:为何民乐节目历年缕缕缺席?

四怼央视春晚:为何民乐节目历年缕缕缺席?

2022-04-28 03:31:13


四怼央视春晚:为何民乐节目历年缕缕缺席?

文/北京鸿集团总裁丁世豪


随着春节的临近,春晚相关事件又将开始长期占据各大媒体头条。这些年的春晚口碑逐年下降,一方面是因为春晚的节目质量难以推陈出新,缺乏新意。另一方面是因为,随着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庆祝方式也变得丰富多彩,不像八九十年代那样,看春晚是一家人大年三十夜几乎都是一项标准式的内容。想要获得10几亿人口的一致好评,的确是难以完成的任务?毕竟众口难调。但是为了提升春晚的节目内容品质和关注,就靠各类各样的小鲜肉堆砌,更有甚者将某些低俗的网络歌手也邀请上舞台,而我们国家传承了几千年的民乐节目,近年春晚始终几乎不见踪影,偶尔就是以伴奏或者大合奏的形式出现,引用某著名演奏家的感叹就是民乐从来不受春晚“待见”。目前根据各种小道消息来看,2018年央视春晚出现民乐独奏节目的可能性依然很小,我不禁想问春晚的导演,是我们传承了几千年的民乐艺术文化不够优秀?还是我们当代民乐的艺术家不够杰出?还是我们广大的人民群众对民乐不够喜爱?还是我们历届春晚的导演对中华传统音乐文化不自信,或是有某种心理偏见?

1我们的传统民乐文化不够优秀吗?


我们国家的民乐也叫国乐,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民族音乐,简单的来说就是来源于人民的音乐。中国的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各民族文化之间不断的交流与融合形成了辉煌而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更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我们之所以强调民族音乐很重要,是因为民族音乐它来源于人民,往往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时代精神,譬如一曲《十面埋伏》让我们了解到公元前202年前楚汉之争的智慧与勇气,一曲《梅花三弄》通过梅花精神的展现,颂扬高贵品质的人。所以古人云:“乐以治性,故成性亦修身也。”,民乐在潜移默化中使人达到道德的提高。由此可见,传统民族音乐在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对青少年的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民族音乐文化也代表了一个民族的品性。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诗与乐是不分家的。比如《论语·八佾》:“《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实际上是孔子将“中庸”思想运用于音乐作品《关雎》审美而得出的结论,这种民族音乐的特质,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秉性和基因。民族音乐也是中国软实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世界了解中华民族的最好方式之一。

所以大家才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想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敢说,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不够优秀。


2我们当代的民乐演奏家们不够杰出吗?


的确。中国民族音乐中的器乐发展,在中国过去几千年的历史中,大多数的时间都是作为伴奏,屈居在幕后。比如笛子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显示,距今保守估计已经有8000多年历史。直到50年代,我国北派著名的笛子演奏家冯子存先生,才开始第一个将笛子作为独奏的形式出现在舞台上。

但是整体民族器乐的发展良好,在新中国成立的几十年中,无论是二胡、笛子、琵琶、古筝等民族器乐,也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的演奏家与作曲家们,已经创作了大量的、各种风格的优秀民族器乐作品。有相当数量的民族器乐作品传承下来,如大家耳熟能详,流传下来的如:唐代的《八面埋伏》、晋朝时期的《梅花三弄》、东汉时期的《广陵散》等,也有很多现代创作的优秀经典的作品《鹧鸪飞》、《春江花月夜》、《赛马》等,也有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的流行轻音乐作品,如《乱红》、《绿野仙踪》、《琵琶语》作品数不胜数。而我们杰出的演奏家们也比比皆是,当今经常活跃在国内、国际舞台上的民乐演奏家们,例如笛子演奏家陈悦、马迪、戴亚、张维良、李镇、简广易、唐俊乔、袁非凡、詹永明、王铁锤等,二胡演奏家于红梅、宋飞、陈军、张尊连、姜克美、周维、李雪琴等,琵琶演奏家刘德海、马琳、方锦龙、赵衍福、满瑞星、曹卫东、赵聪、吴玉霞、章红艳等,古筝演奏家常静、邱霁、吉炜、袁莎、王中山、孙文妍、王昌元等,古琴演奏家李祥霆 、陈长林、郑珉中、吴钊、龚一、李祥霆、杨青、赵晓霞等不胜枚举。其中笛箫演奏家陈悦、琵琶演奏家马琳还作为唯一的民族器乐节目,受邀参加了今年11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先生访华的国事文艺演出活动。

无论是老一辈的演奏家,还是新一辈的演奏家们,他们都为推动了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你们难道觉得他们不够杰出?我可以大声的讲,他们比那些靠炒作,靠噱头,靠吹捧,靠关系等走上春晚舞台的所谓人气明星们要杰出得多。


3我们的人民群众不喜欢民乐吗?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一支几千年都没有断流的民族文化。民族的音乐文化就如同中华民族的血液,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流淌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血管中。

我想建议这些大导演们,应该食一点人间烟火,走到各大广场的人民群众中去,到各个网站、各民乐论坛、各音乐网站等网络世界去看一看,去听一听广大人民群众对民乐的心声和看法;去读一读,例如网易云音乐,虾米音乐等网站中,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优秀民乐作品的评价,例如:陈悦《乱红》、林海《琵琶语》等每首经典作品下面都有上万条的评论,无不洋溢着赞美之词。你们去读读就知道人民群众喜不喜欢听,我们的民族音乐到底有没有魅力?

当你们知道中国有那么多优秀的民乐作品,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津津乐道的时候,你们才会知道,我们中国民族音乐是多么的有魅力,我们的民乐演奏家们是多么的杰出。


4你们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缺乏自信,还是充满了个人的偏见?


近年来,随着中国无论在经济、军事、航空航天、计算机等诸多领域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中国模式、中国思想、中国文化等也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未来随著中国经济的进一步深化改革与开发,中国的走出去与引进来的规模将会越来越大,民族音乐也是中国软实力不可分割的部分,也必将让世界为之侧目。

但首先,我们音乐文化在走出去之前,我们自己要先站起来,如果我们自己都对自己的传统音乐文化都不自信,那还如何去影响世界?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人崇洋媚外的心理依然在偷偷作祟,为什么只有钢琴、小提琴等西洋乐才能上春晚,才会受宠?这种偏见会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有着严重的负面作用,其结果就是大量家长让孩子去学钢琴、小提琴等西洋乐器,长此以往那还谈什么大国文化自信的回归?在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当中,不论是我们的音乐文化,建筑文化,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无处不在的渗透着崇洋媚外的思维,所以在这个大国文化自信正在回归的紧要时期,应该给我们优秀传统的民乐艺术文化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让我们的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机会去欣赏、去了解、去感受、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

另外,我们的媒体,我们的媒体人的文化自信也要先站起来,不要忙着整天传播垃圾文化,那个明星的换个发型,这个明星发个自拍都是头条,而我们这些民乐演奏家为了演出披星戴月的拼命排练、教育家们为教学鞠躬尽瘁,作曲家们为了作曲日夜挑灯创作,结果却是鲜见报端,大多数的时候都不见媒体上有只言片语的报道,无人关心,自然也就无人知晓,无人了解。长此以往,民乐的传承与发扬必然只是一句口号,一句空话而已。所以传播与推广中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也是媒体的一种责任和使命,我们的媒体应该和我们专业的民乐传承者们一起,为我们民族音乐不断注入生机与活力。

我们都看到无论是举办国家级的活动,例如2009年奥运会开幕式、G20杭州峰会等,还是接待国外元首到访的国事文艺演出等重大国家级演出活动,民乐节目从不缺席。而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作为一个对中国老百姓有巨大影响力和关注度的传播平台,为何却让我们的优秀传统民乐节目屡屡缺席?可以说你们央视春晚的导演就是民族音乐文化复兴的猪队友。到底是你们对中国传统民乐文化的不自信,还是你们骨子里面充满了对民族音乐的偏见?我非常想知道答案。

我们经常看到很多网友在某某民乐演奏家的作品下留言:“太美了,跪了!”……“给大佬献上我的膝盖!”……“给跪了!不,只能趴着听”……!他们表达“跪”的含义不是给演奏家下跪,也不是为民乐的作品下跪,下跪的是我们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精神。


心语Listen hear

"让灵魂休憩;让生命绽放;让美好分享"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