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乐器渊源 >“中国故事”在法国 —— 叶小纲南特音乐会(转载)

“中国故事”在法国 —— 叶小纲南特音乐会(转载)

2022-06-12 22:06:27

“中国故事”在法国 —— 叶小纲南特音乐会(转载)

晨报讯(首席记者 李澄)2月10日晚,叶小纲作品音乐会“中国故事”在位于南特市中心的歌剧院——格拉斯兰剧院举行。这场音乐会给为期一周的系列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点。“叶的音乐有普世审美,让东西方都有亲近感。”乌托邦室内乐团艺术总监路德维科·弗洛绍如是说。在这场音乐会结束后,北京晨报记者通过电子邮件采访了乌托邦室内乐团艺术总监路德维科·弗洛绍。



法国主办方两年前开始筹备


       2月5至10日,作曲家叶小纲受邀在法国西部的南特、昂热音乐学院和南特大学参加了一系列音乐会和学访。拥有多重身份和光环的叶小纲,这次以作曲家身份接受来自南特地区音乐界的邀请,整个系列活动都由法国主办方全权安排。音乐会取得十分圆满的成功,叶小钢与音乐家一再上台谢幕,来自东方意味深长而充满当代中国文化内容的音乐引起了法国观众极大的兴趣。


南特 Graslin Opera 剧院,音乐会在这举行



演出海报


        

        南特历史悠久,其每年一度的 “疯狂之日”古典音乐节是世界上最成功的音乐节之一,在欧洲文化版图上占有重要位置。法国主办方从两年前就开始筹备,并把叶小纲的系列活动日期定在“疯狂之日”结束后第一周,足显他们对叶小纲的重视和对其作品的信心。事实证明这个决定的正确:观众对音乐的热情丝毫不减,音乐会门票销售火爆,现场几乎座无虚席。


歌剧院观众席满座


        

       南特市政府专门派负责文化及教育的官员为叶小钢的到来举行了正式欢迎仪式。仪式在古老的市政厅举行,二战结束后这里曾经举行过授予戴高乐将军荣誉的正式活动,说明法方对这次文化交流的重视。音乐家们的倾情演奏以及通过与当地大学及其他文化机构的广泛交流,叶小钢的音乐以及他代表的当代中国音乐文化取得了非常好的演出效果,是中国当代音乐文化在欧洲取得的又一次成功。


南特市政府官员为叶小钢举行正式欢迎仪式



南特市市政厅



用法国作品引出中国故事


       当晚音乐会的演奏团体是法国乌托邦重奏团。该乐团成立于2004年,专注于演绎20世纪和21世纪的音乐作品,积极地与当代作曲家交流与互动。自2007年起,乐团每年邀请2到3位世界知名作曲家,与他们共同探索音乐的无限可能。该活动已经举办到了第28届。据介绍,决定邀请哪位作曲家的过程十分严格。乐团会聆听大量录音,查阅简历,观看访谈录像,然后才会向他们认为够得上“当代最伟大的作曲家”之称的人发出邀约。



叶小钢与乐团及市政官员在市政厅门口合影



       本次音乐会呈现了叶小纲从钢琴独奏到六重奏的共六首作品。其中有早期作品《中国之诗》,也有近期作品,如《十二月菊花》、《蔓箩》、《纳木错》、《钢琴三重奏 Op.59》、《芙蓉》等,对作曲家的艺术成就有所回顾。乌托邦室内乐团还特意选取了梅西安《时间终止四重奏》的选段插在曲目之中,用法国作曲家作品与“中国故事”的音乐进行对话。


《芙蓉》总谱


 

     “音乐会完全由他们组织,经费也由他们筹集,曲目也是法方自行挑选,我一点都没有参与”,叶小钢说,“他们通过我的出版社查阅大量作品,找出他们喜欢并能演出的,就这样办了这场音乐会。乐团如此投入,坦率说我都没有想到”,叶小钢表示,“这个团曾多次与世界上许多知名作曲家合作类似的音乐会,属于他们的演出系列,举行当代室內乐音乐会需要高精度的内容选择,新的思想、概念、艺术表现方式和他们不为所知甚至非常不熟悉的艺术往往是这类乐团的吸引眼球的方式,同时也为艺术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和发展作用”。


音乐会排练后合影


    

       对于这场音乐会上法国乐团的诠释,叶小纲表示,“我的音乐演奏除《中国之诗》他们有点把握不准,基本都演得极为精确,我很高兴。来自东方的音乐交流没有障碍,作品的内容引起他们极大兴趣。用西洋乐器表达中国内容,尤其是意境、呼吸、句法、内容中的深邃的哲学思考,他们都表现的很好。我这些音乐凌驾于观念之需而创造性的智性表达,体验了纵逝而去的和谐感念,表达了中国社会全方位变革的预示。像《中国之诗》表达了无法隐蔽的青春芳华,在诠释学上隐喻时空的涵义,昭示中国传统的坚实基础,这些内容的音乐已经可以影响欧洲音乐家了”。


《中国之诗》走台


       

         演出结束后,剧院中的掌声持续了近十分钟,许多听众兴奋地到后台对叶小纲致意:“音乐太美了!感谢您为我们讲述中国的故事。”


热情的观众


 

  “叶的音乐有普世审美,让东西方都有亲近感
   乌托邦室内乐团艺术总监路德维科·弗洛绍如是说


        这场音乐会结束后,北京晨报记者通过电子邮件采访了乌托邦室内乐团艺术总监路德维奇·弗洛绍。


 排练



记者:为什么选叶小钢作为这次演出活动的特邀作曲家?叶的作品在哪方面让你们感到不同寻常?


弗洛绍:乌托邦室内乐团已跟我们时代的最伟大的作曲家们工作了几乎15年了。我们的艺术委员会在两年前就已决定邀请谁。在做此决定前,我们会听很多录音,查阅很多简历。在研究了叶小钢作品类别、观看他的采访内容以及听过他的作品后,很显然能够邀请他担任我们在南特的驻团作曲家,是一件非常棒的事。


与法国音乐家在教堂


        

        对于演奏家们来说,能够跟作曲家们深度合作是一件荣幸的事。在与作曲家相处的一周,通过组织许多音乐会,演奏家们通过作曲家的反馈获得了更接近艺术要求的对作品的诠释。与叶教授一起工作,让我们获得很多启发,并对我们演奏过的作品在许多方面有不同的感悟。比如时机、句式、重音、戏剧强度等。


与南特大学哲学系学生座谈


 

记者:演出后,当地的媒体和音乐界人士有什么具体评论?


弗洛绍:作为一个当代音乐重奏团,我们的目标是接触不太习惯于现代艺术的听众,并让他们喜欢这种审美。达成此目的的方法就是让听众获得对作品的讲解,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更好地欣赏音乐。这周的众多音乐会都是由作曲家介绍每首作品、进行评论以及回复观众的提问。叶教授在这些音乐会上的慷慨,帮助人们进入他的审美世界并真的喜欢上他的音乐。听众们的评论很好并充满有热情。作为结果,许多听众再次参加了在南特歌剧院的最后一场音乐会。这场音乐会的门票几乎全部卖完。


叶小钢近几年的欧洲之行都取得令人难忘的成功


 

记者:你们还希望叶为你们乐团创作作品吗?


弗洛绍:我们将很荣幸能够委约叶小钢创作一首作品。这首委约作品将是为女中音和重奏团而作,用中文演唱。最终的作品编制还有待进一步确定。


在柏林接受采访



记者:对于一个来自东方的作曲家,你们认为叶的音乐在“东方遇见西方”这方面做的成功地方在哪里?


弗洛绍:在许多方面,叶教授的音乐成功地为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和审美架起了桥梁。中国音乐和哲学根源总是能够被感知到,但通过一个西方棱镜以一种很美的方式融进他的作品中,使得他的音乐独一无二。观察西方和东方的两种方式如此自然地在叶教授的作品风格中达到平衡,这是一件令人神往的事。这给了他的音乐以力量和深刻的情感表达。


排练


 

记者:叶的音乐中的东方式的哲学思考,对今天的西方的音乐创作会有什么思考或启发?


弗洛绍:东方哲学总是给予西方文化和思想以很深的影响。关于音乐创作,这些来访东方的影响能够在很多方面看到。虽然不可能在这里一一列出,但我想最为显著的应该是“时间”与“自然”。东方的时间观念打开了永恒和冥想的瞬间,彻底改变了西方当代音乐,并能从众多伟大的作曲家,如帕斯卡·杜萨宾或者特里斯坦·穆拉伊尔的作品中看到。同样,东方从自然吸取艺术灵感的方法影响了西方不同的当代音乐流派。这股“清新”的空气曾被追捧以弥补西方的抽象艺术潮流。


冥想:创作之前提



记者:您能够用简短的一句话来概括一下您认为的叶小纲作品的特点吗?


弗洛绍:叶小钢音乐作品的美丽之处是其普遍性:他的音乐同时从西方和东方的传统与文化中有所借鉴,它以这样一种方式对头脑和心灵进行讲述,让东方和西方都感到很亲近。


在南特的儒勒 凡尔纳故居



叶小纲的“中国故事”系列在海外


        “中国故事”是叶小纲近年来在国际舞台上演出自己交响乐作品的一个音乐品牌之一,开始于2013年,至今已在美国纽约、德国柏林、慕尼黑、萨布吕肯、英国伦敦、爱丁堡、格拉斯哥、俄罗斯莫斯科、哥斯达黎加等国和中国的北京、上海、天津、成都、杭州、青岛、澳门等地最重要音乐厅由当地著名的交响乐团举办。演出曲目包括《大地之歌》、《喜马拉雅之光》、《天津组曲》、《锦绣天府》、《广东音乐组曲》、 《冬》、《青芒果香》、《峨眉》、 《星光》、《澳门新娘》、《拉姆拉措》、《悲欣之歌》、《岷山无语》和《 最后的乐园》等。国外演出乐团包括底特律交响乐团、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伦敦爱乐、苏格兰皇家交响乐团、柏林交响乐团,德国广播交响乐团、哥斯达黎加国家交响乐团等。2017年叶小钢创作了两部超大型交响乐 《草原之歌》和《鲁迅》,2018年也将开始其演出之旅,其中已定下日期的有深圳和上海的《鲁迅》,在北京上演的《长城》、《草原之歌》和《峨眉》。2018年法国上演的是首次室内乐专场。今年“中国故事” 专场音乐会将演到秘鲁首都利马,中国北京、上海、贵阳、深圳和哈尔滨。2019年将演到爱尔兰首都都柏林。


北京晨报首席记者 李澄

南特大西洋畔



法国乡村


南特市法国著名作家儒勒 凡尔纳故居




演奏:Haydn Trio Eisenstadt

“献给海顿——” 为纪念海顿 200周年 

奥地利海顿三重团奏委约作品

录音时间:2009年

法国 Upotik 的实况录音尚未寄到,这只用海顿三重奏的录音。请接驳蓝牙或耳机听。


海顿三重奏团为纪念海顿200周年委约了世界各地18首作品







《中国故事--草原之歌》叶小刚新作品音乐会观感


        2017年6月28日,为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由新组建的包头交响乐团委约叶小刚新作品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隆重开幕。乐团阵容强大,由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和包头交响乐团联合演出,指挥是曾任上海广播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和首席指挥,现任北德国家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包头交响乐团艺术总监.......,胡咏言先生。交响诗乐章分为:《额尔古纳》,《火之祭》,《圣山》,《山之鹰》,《诺恩吉雅》,《泉水如花》,《炊烟》,《北方的天空》,《两棵树》,《天堂草原》构成。曲作者叶小刚现任全国、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他的作品主要包括交响乐、室内乐、歌舞剧音乐、影视音乐等。主要代表作《地平线》、《长城交响乐》、《最后的乐园》等。其影视作品主要有《玉观音》、《太行山上》、《刮痧》等等,以及《中国故事》系列音乐会作品。词作家是鲍尔吉.原野。整体音乐作品气势恢宏,曲调如行云流水。演唱者为男高音歌唱家王传越,男中音歌唱家刘崇虎,女高音歌唱家王威,女中音歌唱家朱慧玲以及青年歌手敖日其楞组成。以下谈谈我个人的观点。


       一、音乐气势恢宏,曲调如行云流水,但不接地气。所谓接地气,就是应该有蒙古族音乐特有的曲调,在其作品中,未能诠释草原之歌的韵律,或者说没有把听众引入天高云淡,辽阔草原的意境。虽然有马头琴演奏,但是好像是“两张皮”,没有感觉到草原歌曲的味道。比如对蒙古民歌《诺恩吉雅》的演绎作品,没有一点蒙古民歌的味道,哪怕在作品中有一小节《诺恩吉雅》的曲调也行。

      二、歌唱家们的演唱,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虽然每位歌者都是有重量级头衔,但对于蒙古族音乐还是知之甚少,故并没有体现出他们卓越的歌唱水准。

     三、作为词作家鲍尔吉.原野,虽然他有着60多部作品,但是歌词并没有和音乐作品有水乳交融的感觉。只能说是散文诗,并没有反映音乐作品要抒发的情感。比如《炊烟》这部作品。歌词大意是:

          小兔子,

          你打个滚有多远?

          我如果是你,

          打多少滚才会东蒙;

           小兔子,

          你打个滚有多远?

          我如果是你,

          打多少滚才会东蒙;

         炊烟在毡房顶上等我。

         松鼠在山顶上等我。

          小兔子,

          你打个滚有多远?

          我如果是你,

          打多少滚才会东蒙;

          马鞍在马背上等我,

          新娘在嫁衣里等我。

          小兔子,

          你打个滚有多远?

          我还没擦干眼泪,

          你已经没了踪影。

      本人才疏学浅,看不出这小兔子和他表达的意境有多少关联。更何况这兔子是喜欢打滚儿吗?哎!实在是理解不了作家的深奥!

     据说这次和国家交响乐团签约费就400万,乐团中有30多位为新成立的包头交响乐团的演员。本人以为整体演绎很一般。这次倒是有个意外,就是名不见经传的90后歌手敖日其楞,一位牧民的孩子,他的蒙古长调真是委婉动听,威震全场,虽然他没有那么多头衔,但是,事实证明,他的演唱水平不亚于老歌唱家拉苏荣。这位后起之秀前途不可限量,作为民族歌手,我祝福他能有更多作品呈现。

      作为音乐爱好者,本文只限个人的见解。下面的照片是我最欣赏的指挥家胡咏言和歌手敖日其楞。








叶小刚《敦煌》讲述“中国故事”


北京晨报讯(首席记者 李澄)就在“相约北京”艺术节开幕的第二天,第34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也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拉开大幕。著名作曲家吕其明,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作曲家叶小刚,著名演奏家黄蒙拉共同开启音乐节的开幕装置——留声机。当晚的音乐会,以叶小刚作品专场的形式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而上交委约叶小刚的新作交响组曲《敦煌》的世界首演,更让这个晚上的“中国故事”充满历史传奇色彩。

这是一套令人异常兴奋的音乐会曲目,上交将在余隆的执棒下上演叶小刚的《峨眉》、《悲欣之歌》、《星光》、《喜马拉雅之光》等多部优秀作品,同时将世界首演交响组曲《敦煌》。为此,上交在余隆的率领下精心排练了这套演奏难度极高的音乐会曲目,尤其是作为世界首演的交响组曲《敦煌》,该作品是中国音乐家将敦煌壁画内容付诸于音乐创作的首次尝试,具有极大的文化传承意义。张洁敏、余隆分别担任音乐会上、下半场指挥,演绎了一场情感丰沛的“中国故事”。

音乐会以《峨眉》开场,作品以音画的形式对峨眉的自然风光和深厚蕴藏的人文情怀进行描绘,小提琴就像是作者的心与思,而满台摆放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打击乐器所营造出的“声响”,则更像是作者行走在峨眉山川间耳濡目染“扰动”他的“心”与“思”的神凡世界……由世界著名的低男中音沈洋演唱的声乐套曲《悲欣之歌》相当特别,该作品以近代名家李叔同(弘一法师)的文集《悲欣交集》为灵感,选取了《日夕登轮》、《津门清明》、《轮中枕上闻歌呫》等七首谱成声乐套曲,是难得一听的声乐交响佳作。与《悲欣之歌》的“暗”相对比,《星光》的简单、明亮、生机和悦动,更像是一个精心而巧妙的安排。

      下半场是当晚的重头戏,有趣的是,余隆临时把节目单上压轴的《敦煌》与《喜马拉雅之光》对调了顺序,从节目单的曲目介绍可以看出,《敦煌》是一个大型的交响组曲,此次首演的是《敦煌》的第一部分——《序·乐舞》,全曲以莫高窟的壁画为主要音乐表现内容,分为《逾城》、《九色鹿》、《阿修罗》、《金光明》、《天衣》、《伎乐》、《帝释》、《丝路》八个主题,其恢宏华丽的大高潮结束,让人对后面跟进的《敦煌》“正本”有了更多的期待。压轴的《喜马拉雅之光》已经是近年来叶小刚最受欢迎的一部作品,余隆并未因循之前的成功演出版本,而是为作品加入了更多个人的理解进行了“二度创作”,加上男高音石倚洁和男童高音刘绅异常惊艳的表现,让这首《喜马拉雅之光》焕发出前所未见的神奇光彩,成为当晚最为精彩的一首作品,令人一曲难忘。




中国音乐资讯门户网站---中国音乐网的官方微信账号。

中国音乐网:www.chnmusic.cn


欢迎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