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乐器渊源 >【民族艺术】中国各民族乐器大全(四)

【民族艺术】中国各民族乐器大全(四)

2022-05-23 21:18:40

(四)打击乐器:


  筑 击奏弦鸣乐器。 中国古代击弦乐器。 因久已失传,对其形制和性能及演奏方式只能从历代记载及出土的实物中了解概况。筑以持竹尺击奏而得名。 颈细肩圆,初形如筝,后又似琴;张五弦及至十三弦。 演奏时,右手持竹尺击弦,左手执琴并以手指按弦。 早在战国时期即已流行,魏晋南北朝时,曾是相和歌的伴奏乐器,唐朝用于雅乐。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了一件筑的实物模型,长约33厘米,形状近似四棱长棒,尾部细长,尾端稍宽;首尾两端各有五枚小竹钉一字形等距嵌入。头端除竹钉之外,有一纽状物,上缠有丝质残弦。


  扬琴 击奏弦鸣乐器。 又名“洋琴”、“打琴”、“蝴蝶琴”、“扇面琴”、“钢丝琴”等。 源自西亚亚述、波斯古国,明代晚期传入中国,后成为中国重要的民族乐器。 琴体木质,梯形。共鸣箱为扁方形。 张钢丝弦及金属缠弦,有少者八至十档或多达十二至十八档;每档二至四根弦。琴面设有弦马、山口、滚珠、弦轴、挂弦钉等。演奏时,双手持琴竹(简子)击弦发音。 改革后的扬琴,琴身为台式,音箱加大,山口可活动调整,并设制音器。琴面开圆形出音孔,设置了泛音徽位标记。 音域达四个八度。包括十二个半音,转调方便。低音区音色浑厚饱满,中音区纯净悠扬,高音区清脆嘹亮。 演奏方法丰富,有单行类、齐竹类、轮竹类、颤竹类、滑抹类、揉弦类、拨弦类、抓弦类、点弦类及装饰音类。 演奏讲究织体“横线性”的旋律润饰加花。通过各种技巧的运用,使曲调华丽流畅,具有民族韵味。 适合演奏多种艺术风格、特点的作品,还能配奏纵横交错的和声性、复调性的多声织体。 扬琴最初流行广东、福建一带,用于说唱和地方戏的伴奏。后又成为广东音乐、江南丝竹、山东琴曲的主要乐器。 现已广泛用于民族乐队,并形成了以地方音乐为特色的不同风格。 著名的传统扬琴独奏曲有:《倒垂帘》、《旱天雷》(广东)、《将军令》、《闹台》(四川)、《苏武牧羊》(辽宁)等。 近年新改编的独奏曲有《雨打芭蕉》、《龙船》、《欢乐的火把节》、《边疆的春天》,及扬琴协奏曲《海峡音诗》、《飞瀑》等。


磬 击奏体鸣乐器。 中国古代石质打击乐器。 也有玉制、铜制的。 最初呈不规则的自然形状,至商代渐呈三角形,后又出现自然四边形、长条形、鱼形、曲尺形等。单悬而大的称特磬,多枚编组的称编磬。二者常并置配合使用。 以大小或厚薄定音高,古代用于祭典或古乐演奏。置于殿庭之西,象征日落西方,诸事告成之急。 演奏时,每当乐章一句唱毕,即敲特磬一下,以分段落。最早源于先民的乐舞活动,后用于统治阶级的祭祀、礼仪。 迄今出土最早的磬是四千年前夏代的遗存。 另一种呈仰钵形铜制坐磬,为寺院的法器,至今沿用。

土鼓 击奏体鸣乐器。 原始打击乐器,以陶土为框,两面蒙以皮革,用植物的茎为槌敲击。

钟 击奏体鸣乐器。 中国古代铜质打击乐器。 分甬钟和钮钟两种。 钟体都作横截面为合瓦形,剖面略如梯形,平顶凹口。 秦汉以后,钮钟渐改为镈的形制,钟体近似堂鼓形,平顶平口。 合瓦形的钟体能发出音高不同的双音,敲正鼓发第一基音,击侧鼓发第二基音,同时伴发一些泛音。古代单悬而大的称“特钟”,由许多较小的钟编悬而成的叫“编钟”。 特钟与编钟多置于殿庭之东,象征日出阳刚之气。 特钟在演奏时多在每乐章前击奏一下,与收尾的特磬相呼应。钟的历史悠久,陕西省长安县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陶钟,是迄今见到的最早的钟的实物遗存。古代钟多用于统治阶级仪典及日常燕乐活动。

镈 击奏体鸣乐器。 古代铜制打击乐器,其形制与钟相近,体大,无角有钮,平口,可以直悬敲击。镈体多有繁复纹饰。 镈有单体特悬和成组编悬之分。 因钟与镈相近,故后世多以其视为钟。

钲 击奏体鸣乐器。 古代铜质打击乐器。有两种形制:其一又名“镯”、“丁宁”。 指殷周时的“铙”(不同于今铙钹)。形如小钟,用于。其二指古代传自南方民族的锣形乐器。 唐杜佑《通典》云:“钲……有如大铜叠,悬而击之,以节鼓,呼曰钲。”宋陈旸《乐书》也记载钲来自南方。 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国均有编钲。钲也用于仪仗乐队,悬挂在架上,以木槌击奏。


铎 击奏体鸣乐器。 古代铜制打击乐器。 形制与铜铃相近。 体短有柄,体腔内有舌,执柄摇动可发声。 舌有木制与铜制两种。 木舌的称木铎,铜舌的称金铎。 古代宣教政令时,用铎来警众。 文事用木铎,武事用金铎。

柷 击奏体鸣乐器。 古代木制打击乐器。 形状如漆桶,或如木升,上宽下窄,用椎(木槌)击其内壁发声。以示音乐起始。 用于宫廷雅乐。 周代典籍已有记载。


  敔 击奏体鸣乐器。 古代木制打击乐器。 形状如伏虎,虎背上刻有锯齿形状,用一支一端破成细条的竹筒刮奏虎背的锯齿。 以表示音乐的终止。 最早用于宫廷雅乐。 周代典籍已有记载。


  鼓 击奏膜鸣乐器。 古老的打击乐器。 用陶、木、竹、铜制的框架上蒙以兽皮、蟒皮等制成。 形制不一,有单面蒙皮和双面蒙皮之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其形状、材料、规格及装饰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了品种繁多的“家族”。现已发展到二十余个品种、六十余种规格。鼓的起源历史久远,至今在文化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原始社会时期即用于音乐、舞蹈诗歌,至周代已广泛用于礼仪、祭祀、、、庆典等各个方面。演奏方式,可以固定位置,也可由人携带。 用双手、单手、双槌、单槌击奏,敲击鼓框或鼓面的不同位置可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 常与其它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合奏,很少独奏。

搏拊 击奏膜鸣乐器。古代打击乐器。 又名“拊”、“拊鼓”。 周代典籍已有记载。其形制为,以皮袋盛糠,用手拍击演奏。 至明已改为木制边框,蒙皮,以手拍击演奏。 用于历代宫廷雅乐。《吕律正义后编》、《皇朝礼器图式》均有绘图可见。

相 击奏体鸣乐器。 又称“舂牍”,古代打击乐器。形制如舂米桶,以此击地面发出声音打节奏。 从古代舂米或筑地的劳动工具发展而来的节奏乐器。 用于说唱时伴奏。 战国荀况曾作有《成相篇》,是专为这种艺术形式写的说唱歌词。

鼗 击奏膜鸣乐器。 又称“鞉”、“鞀”、“鼗鼓”。 古代鼓的一种。 形制如建鼓但较小,以一根木棒贯穿鼓筒,鼓框左右用绳系两个小珠状物。 演奏时,持柄摇转两珠便击奏鼓面发声。 形制和奏法如民间流行的“拨浪鼓”。也有一根棒上串装二至四个鼓的,称“路鼗”、“灵鼗”、“雷鼗”等,古代用于宗庙祭祀活动的雅乐,汉唐以来也用于宫廷燕乐。


  细腰鼓 击奏膜鸣乐器。 以鼓腰细而得名,指称两类:一为都昙鼓,状似今朝鲜族的杖鼓而略小,鼓膜用绳拉紧,用槌击; 一为毛负鼓,稍小于都昙鼓而形状近似。此外,杖鼓、拍鼓、蜂鼓、横鼓、长鼓等均属此类。 演奏时,席地而坐,将鼓横置于盘曲的腿上,或一手持鼓击奏。 用演奏大曲的前奏,与羯鼓、大鼓同时击奏及隋唐燕乐。起源于古印度,约汉魏时期传入中原。


羯鼓 击奏膜鸣乐器。古代打击乐器。 其形制如漆桶,下以小牙床承之,用两只木槌击奏。 故又称“两杖鼓”。 用于隋唐燕乐的龟兹、疏勒、高昌、天竺等部乐。原流行于西域,南北朝时传入中原。 唐玄宗李隆基及其宰相宋璟等许多贵族都善击羯鼓。 唐玄宗还亲自创作了多首羯鼓独奏曲,在当时诸多乐器中处领奏地位。 开元、天宝年间极为盛行。

鸡娄鼓 击奏膜鸣乐器。 古代打击乐器。 鼓框近似球形,两端张面积狭窄的革面,腰有环,以绶带系于腋下,常与鼗鼓并用。演奏时,左手持鼗鼓,右手击此鼓。隋唐时期用于龟兹、疏勒、高昌诸部乐。在敦煌壁画和五代王建墓石刻浮雕中均见其形状。


  答腊鼓 击奏膜鸣乐器。 古代打击乐器。 鼓框是短圆筒形,两端绷扎鼓面。 鼓面直径大于鼓框,边缘有等距离孔,两鼓面系绳穿孔交叉系扎。 演奏时,左手掌托鼓,保持平衡,右手指摩擦鼓面或弹击鼓面发声。故又称“揩鼓”。唐代用于龟兹、高昌、疏勒诸部乐。宋代教坊演奏龟兹乐时仍使用。 敦煌壁画中可见其形状。

板鼓 击奏膜鸣乐器。 又称“单皮”、“班鼓”、“小鼓”。 外形短粗,鼓框采用厚而坚实的木料,一般用五块栬木、桦木、槐木或桑木拼合而成。 圆形,鼓腔呈漏斗状,一面蒙厚猪皮或牛皮,鼓面中间部分稍凸起。 发音部分一般有5—6厘米,持双箭击奏。 演奏时,将鼓悬于系有绳子的竹或木制的鼓架子上。 主要用于戏曲和民间乐器合奏,尤在北方戏曲中不可少。演奏者称“鼓佬”或“鼓师”。 以各种击鼓的手势和击音指挥乐队。 有双打、单打、闷打等技巧。 据考证,板鼓可能源自唐代清乐中使用的“节鼓”,与民间乐器合奏的乐曲有打击乐“十番鼓”、“十番锣鼓”等。


燥鼓 击奏膜鸣乐器。形似板鼓,鼓面发音部分(鼓心膜)较板鼓小,约3厘米。 用竹制鼓箭击奏。 在祁剧常用于小生、小旦、小丑戏伴奏。 其音响效果与板鼓相似。 现已多用板鼓代替。

书鼓 击奏膜鸣乐器。 鼓身为扁圆形,鼓框由硬木制成,两面蒙牛皮。演奏时,将鼓平置于竹制鼓架上,用一支竹制鼓槌敲击。 用于北方各类鼓书伴奏,由说唱者左手执书板或梨花片,右手执槌击奏。


  点鼓 击奏膜鸣乐器。 又名“怀鼓”。鼓框由厚栬木制成,中间微高,周边渐低,如双碟扣合状,两面蒙牛皮。鼓槌由木或竹制,称“签子”。 演奏时,将鼓的一边直立于右膝上,鼓的一面朝前,右手腕部压住鼓的上缘,使之固定,同时右手以大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执鼓槌敲击。 一般每拍一击。 左手执板击节。用于十番鼓或昆曲清唱。


八角鼓 击奏膜鸣乐器。 因鼓框为八角形得名。 鼓框为木制,其边缘镶饰骨片,边框的七个面上各镂空一长方形孔,孔间铜轴上串两个很小的铜钹。 单面蒙羊皮、马皮或蟒皮。 另一面边框装有小铜环,系两根长穗为饰。演奏时,左手执鼓,竖立,右手拍击发声。有坐、弹、垫、轮等技巧。 摇动鼓身,小钹碰击发声,与拍击相配合。主要用于伴奏“单弦牌子曲”,由演唱者自击自唱。八角鼓原在清代八旗军队中流行,后流入民间。传为满族八旗的八位首领各献一块好木料镶制而成,以象征满族八旗团结。 明沈榜《宛署杂记》中载,时有艺人刘雄演奏技艺精湛,为都城八绝之一。

太平鼓 击奏膜鸣乐器。 形状如团扇。 由一铁圈上蒙马、驴、羊皮制成。 皮或绘有图案,铁圈周围扎系数个绒球为饰。鼓柄下端编有铁环或置数对小铜钹,持籐条敲击鼓面发声,并与震动铁环或铜钹相配合。多配合舞蹈演奏。有单打、双打、群打等多种表演形式。 常在春节、元宵节的喜庆活动中表演。 原为满族打击乐器,后流行于北方广大地区。清代李声振在《百戏竹枝词》和何耳在《燕台竹枝词》中有记载。

达卜 击奏膜鸣乐器。 维吾尔族打击乐器。又作“达布”、“达普”、“维吾尔族手鼓”。形制有大小两种,皆为木制圆形鼓框,单面蒙羊皮或驴皮,框内装有小铁环。大者鼓面直径约52厘米,装有调整皮膜松紧的螺栓,经改革的达卜以蟒皮蒙面,声音清脆响亮用于手鼓舞。 小者鼓面直径约为36—52厘米,用于木卡姆乐队伴奏。一般都用作维吾尔族民间乐队。 演奏时,双手扶鼓框,除拇指外,其他各指均可演奏,拍击鼓面的不同位置,即可发出“咚”“哒”等声响。 摇动鼓身,则可发出“沙沙”之声。 有掌奏、闷奏、弹奏、麦勒吾奏法等技巧。达卜早在南北朝北魏时期已出现。 清代列为回部乐。

铃鼓 击奏膜鸣乐器。维吾尔、朝鲜、乌孜别克等族打击乐器。 流行于新疆、吉林延边等地。维语称“纳格曼达卜”(意为歌唱用的手鼓),朝鲜语称“平高”。 圆形鼓框,单面蒙羊、马、驴皮,皮面用密排铁钉绷紧。 鼓框上镶有五至七对小铜钹。演奏时,一手执鼓,一手拍击,摇动鼓身,可同时作响。用于民间器乐合奏、歌舞伴奏。有大、中、小三种规格。


  那额 击奏膜鸣乐器。即藏族手鼓。鼓框为圆形,由铁条制成,两面蒙羊皮,并饰以图案,下端有长柄。鼓槌为弯曲状,手持部位多饰有龙头。演奏时,左手持鼓柄,右手击奏。 原为藏族乐器,现已用于歌舞伴奏,或用于舞蹈时的道具。 边奏边舞。 有大小不等的规格。


  抓鼓 击奏膜鸣乐器。 赫哲、达斡尔、鄂伦春、满族等打击乐器。 鄂伦春语称“温痛”、“神鼓”。 鼓身为圆或椭圆形,大小不一,鼓框直径一般为60厘米,单面蒙鹿或犴皮,下置彩穗,鼓背以交叉成十字形或米字形的皮条绷紧。演奏时,左手握皮条执鼓,右手执木槌击奏。旧时为萨满祭具,后为歌舞表演。 流行于黑龙江、辽宁等地。


  腰鼓 击奏膜鸣乐器。 形似圆筒,鼓身中间粗、两端细。 通身涂红漆或饰花纹。 两面蒙牛或骡马皮。鼓身有两铁环,用以系带,悬挂腰间。 演奏时,双手各执一木槌击奏,并伴有舞蹈动作。音色坚实有力。多在喜庆节目中集体表演,表演群为“腰鼓队”。 初盛行于陕北民间,后流行全国。


木鼓 击奏体鸣乐器。佤族打击乐器。佤语称“克拉”、“梅劳格”。一般选用木质坚硬、纹理细密的红椿、花涛与红毛树制成。鼓身长约150—200厘米,横截面直径约为50—70厘米,重可达1000—1500公斤。鼓身开有中间窄、两头宽的音槽及方形音窗。 敲击鼓身的不同部位,可发生多种音响。 声音宏大,可传数里。 也有规格较小的长方形木鼓,可架于木架上击奏,声音清脆、明亮。一般两只同时使用,一小一大,分别称为“公鼓”和“母鼓”。当地民间以为敲之可通神灵,。 旧时用于械斗、祭祀、报警等,现用于娱乐和歌舞表演。历史久远,现流行于云南沧源、西盟佤族地区。

堂鼓 击奏膜鸣乐器。 鼓框用栬木、桦木、椿木、杨木等制作。 两面蒙牛皮。 鼓身两侧有铁环,悬挂于木架上,持双木槌敲击。 音色宽厚深沉,敲击鼓面的中心,中圈、外圈、鼓帮可有多种音色变化。 有单打、双打、轮回、交替等多种技巧。 形制大小不等。 戏曲伴奏用称京堂鼓,鼓面稍小,鼓身较长,声音坚实。大堂鼓直径约1米以上,鼓身高约1米,多在群众喜庆节日演奏,由二至四人同时击奏。 经改革后派生出定音堂鼓。

缸鼓 击奏膜鸣乐器。 又名“花盆鼓”。 因形状似缸或花盆得名。 鼓框用椿木、杨木、柳木制作。鼓身上大下小,外多涂漆并绘制图案。 两面蒙牛皮。 悬于特制木架,持双木槌击奏。音色低沉、浑厚,较堂鼓柔和。 技巧与堂鼓同。 经改革有定音缸鼓。 多在民族乐队中使用。


  纳格拉 击奏膜鸣乐器。 维吾尔族打击乐器。 又译为“奴古拉”、“那噶喇”,意为铁鼓。 通常由大小两个鼓组成。鼓腔由铸铁制成,也有用铸铜或厚铜板制作的。 鼓形上大下小,两面蒙羊、驴皮或骆驼羔皮,用皮条或绳索穿系绷紧。双手执木制鼓槌敲击。大小两鼓音高约成四度关系。 在传统节日里用于演奏鼓吹乐,系用与唢呐合奏。 鼓点复杂多变,曲调欢快热烈。 相传在十四世纪已出现。 清代列入回部乐。传统曲目有《赛乃姆》、《洛克沙勒》、《古龙》等。


  狼涨 击奏膜鸣乐器。 又名狼鼓。 形似朝鲜族的长鼓。 鼓身为木制,中部细小,两端大而中空,蒙牛皮,用绳穿系绷紧。用木槌敲击或用手拍击。 用于闽剧伴奏或民间器乐合奏“笼吹”,“福州十番”乐队。 此鼓在其它汉族中未见使用,为古代细腰鼓类遗存。

长鼓 击奏膜鸣乐器。 分别指朝鲜族和瑶族打击乐器。 朝鲜族又名“杖鼓”。流行于吉林省延边自治州及其它朝鲜族居住区。 朝鲜族语称“卜”。 源于古代的细腰鼓。 鼓身为木制,鼓腰细而中实,两端为中空的鼓腔(大小不同)铁圈为框,蒙牛皮、羊皮或马皮,系有皮条或绳索。 演奏时,右手持细竹杖敲击,左手可直接拍击鼓面。敲击发音轻盈,拍击深沉。 挂于胸前边奏边舞。 可奏出复杂的节奏。 用于长鼓舞及乐器合奏。

瑶族长鼓又称“郭咚郭”。 流行于广西、广东等瑶族居住区。 细腰中实,长筒形鼓腔,两端蒙羊皮或山兔皮。全身涂漆,并彩饰。 演奏时,斜挂于腰侧或手握鼓腰拍击。 主要用于伴奏长鼓舞或喜庆节日舞蹈伴奏。


象脚鼓 击奏膜鸣乐器。 傣族、景颇族的打击乐器,因外形似象脚得名。傣语称较长者为“光亚”,短者为“光吞”。 鼓身木制,上粗下细,呈高脚杯状。 上端蒙牛、羊或马皮。 演奏时,将鼓置于身体左侧胯部,双手击奏;或用右手半握拳捶击和左手掌拍击交替演奏。音色和音量有多种变化。 边舞边奏。 用于喜庆节日歌舞伴奏。


  渔鼓 击奏膜鸣乐器。 用长约90厘米、直径为6厘米的竹筒制作,一端蒙油膜(猪膀胱膜)。演奏时,左手抱渔鼓于怀,右手拍击下方的鼓面。 常与简板配合使用。简板用两根长竹片制作,用左手夹击发声。 是道情类说唱音乐的主要乐器。 流行于湖北地区民间。 渔鼓约产生于元代。

响把 击奏体鸣乐器。 彝族民间打击乐器。 流行于云南红河地区屏边县。 长约120厘米的竹筒,上端劈成许多细条。 演奏时,竹筒下端杵地,同时双手搓动上端细条,两种声音相配合打出节奏,常在青年跳掌(集体舞蹈)时表演,并甩动响把、或以响把拍击双肩、手臂,为舞蹈伴奏。

锣 击奏体鸣乐器。 铜制,呈圆形弧面,如筛。 ,称之为锣光、锣脐。 。规格不一,大者直径可达100厘米,小者直径约7厘米。大锣音色浑厚深沉,余音较长;小锣清脆响亮。广泛用于中、西乐队和民间歌舞、戏曲、吹打音乐中。 起源于西亚,约六世纪前期(后魏)经中国西北少数民族传入中原,称“沙锣”。

大锣 击奏体鸣乐器。 锣的一种。 直径约30厘米。 音色宽宏、深沉、浑厚,延续音长。 有放音、边音、闷音等击奏技法,也可有较大的力度变化。 击后即刻用左肘按住锣背面止其振动,能产生急遽紧张的特殊效果。较大的锣则悬于木架上敲击。


  小锣 击奏体鸣乐器。 又名手锣、班锣、镗锣。 锣之一种。 锣身不系提绳,用左手食指关节处提锣内缘,右手执一枣木制的薄木板敲击,有打击边缘、中心及闷音等手法。发音清脆、明亮,带有诙谐色彩。 用于京剧及其它地方戏曲伴奏,多用于喜剧场面或情节。 在十番锣鼓中,称“内锣”、“马锣”;在京剧乐队中又称“京小锣”。

云锣 击奏体鸣乐器。又名“云璈”、“九音锣”。 由若干个大小相同、厚薄不一的锣组成,按声音高低排列置于一木架上,每一小锣用三条细绳悬空系在架子的木框中。 每架锣数不等,常见的为十个一组,或有十四、二十四个一组的。 演奏时,左手持木架下端的柄,右手用小槌击奏;或将云锣架直立于桌上,用双槌敲击。 云锣出现于元代,最初用道教音乐,后流传于民间。 现多用于民族乐队中。 经改革后的云锣,改变了响铜的合金比例,使音质更纯正结实。 共二十九面,悬挂于长方形直立高约2米、宽1.4米的锣架上,中间有三根钢管横梁,将锣排成四列。 设软硬两种锣槌,每种两支一副。 硬槌用硬橡胶或牛角制,声音强烈、明朗;软槌用稍小的京锣槌或软橡胶,声音圆润悠长。 音域达两个八度又六个音。


  铓锣 击奏体鸣乐器。又名“乳锣”、“仓仓锣”,景颇族、傣族、佤族打击乐器。形制似一般锣,锣边较宽,锣面十心有乳状隆起。 演奏时,持锣以锣槌敲隆起部分,音色浑厚、柔和。 常与象脚鼓、铜鼓、铙钹、拍板、芦笙等合用。 用于器乐合奏、歌舞和傣戏伴奏。有大、中、小多种规格。也可将四、五面铓锣挂于木架组成编铓,各锣呈三至五度关系。

法铃 击奏体鸣乐器。又名“铜铃”、“法铃”、“西藏铃”,为西藏密宗法器。铜制,形似钟,圆口,外表有繁复纹饰。铃身内装有铜制铃舌。铃柄为铜制或银制,铸有佛像。持铃摇击,声音清丽悦耳。 历史久远,由印度传入中国。现广泛流传于西藏、青海、甘肃、内蒙等地区的喇嘛寺院。


碰铃 击奏体鸣乐器。 又称“碰钟”、“双磬”、“铃钹”等,古代称“星”。 铜制,形如一对杯状小钟。 铃底有小孔系绳穿连。 两只相碰发音。响铜制铃声音延音较长,黄铜制铃延音较短。由于民族乐队和歌舞伴奏。 最早于南北朝时流行。


腰铃 击奏体鸣乐器。 满族打击乐器。 在一条长皮带上系挂小型长铃二十余个,铃长约10厘米,原为铁制。系于舞蹈者腰间,配合各种舞蹈动作发声。原为满族萨满祭具,为“跳神”时用。分大、小两种规格,现经改革用于满族歌舞表演。


  梨花片 击奏体鸣乐器。 又名“犁铧片”。 梨花大鼓、北京琴书和山东大鼓的伴奏乐器。用铜或铁片制成,两块一组,呈半月形。 演奏时,右手夹于指间碰击发声。 演唱者自击自唱。 起源于山东农村的农歌,取犁铧的碎片敲击伴奏。 后由民歌发展为大鼓说唱形式,保留了这种乐器。

铜鼓 击奏体鸣乐器。 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打击乐器。 通体用铜铸成,形似圆墩,平面曲腰。 鼓腔中空,无底,两侧有铜环。 鼓面和鼓腰都雕有精美的图案,演奏时,一人击鼓,另一人执木桶对准鼓底,以加强共鸣。也可平置地上击奏。 声音深沉悠远。 用于娱乐、节日或铜鼓舞伴奏。 形制规格不一,最大直径可达100厘米,最小的仅十余厘米。 春秋时即已出现,盛行于汉代。 据传,最早用于首领聚众、议事、祭祀;或用于鼓舞士气,后为赏赐进贡礼品,并为首领权力之象征。流行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省的壮、侗、布依、仡佬、佤、苗、瑶、彝等民族中。铜鼓还具有很高的文化收藏价值。


拍板 击奏体鸣乐器。 也称“檀板”、“绰板”,简称板。 由若干长方形的木板组成,历代板数为三块至多块不等。 现代通用拍板多由三块组成,用檀木、红木、杨木等硬木制作。 前组两块,后组一块,板上端有孔,用绳穿连。 中板平整,前、后两块向外面隆起呈脊状。演奏时,左手执后一板,使与前两板碰撞发声。 用于民间器乐合奏、戏曲伴奏,常与板鼓合用,用司鼓者兼操。

莲花板 击奏体鸣乐器。 又名“竹板”,竹制,由竹板和节板组成。竹板为两块瓦形竹板,上端用绳串连,下端可自由开合;节板又名碎子,由五至七块小竹板组成,上端用绳串连,板间串夹铜钱或铜片,下端自由开合。 演奏时,右手持竹板,左手持节板,摇动或碰撞发声。二者可单独使用或配合使用。 由表演者自打自唱。 用于快板书、天津快板、四川金钱板等说唱的伴奏。


梆子 击奏体鸣乐器。 用枣木或红木等硬木制作,两根为一副,长约20厘米,一粗一细。 细根为圆柱形,两端直径略有差异;粗根呈扁圆柱体。 演奏时,左手持粗的一根,右手持细的一根,两根相交成垂直互击。声音坚实硬脆,具有穿透力。 常用于梆子腔一类戏曲音乐的伴奏,以控制节奏,渲染气氛。

南梆子 击奏体鸣乐器。 长方形的木块,上开两条槽,一上一下,一内一外成反向,集两个共鸣体于一木。演奏时用绳子系于鼓架旁,用鼓箭击槽的上方;也可手持梆体,另一手持箭敲击。由于两槽深浅不一,两面发音高低不同,演奏时可根据需要选择。 流行于我国南方,用于地方戏伴奏。


  乐杵 击奏体鸣乐器。 原为舂米工具,后演变成乐器。 杵用硬木制成,大小长短不一。 两头粗中间细。 发音高低不同。使用时,四至五件或八至九件为一组,构成五声音阶音列。 演奏时,一人执一杵,舂击石臼,发出悦耳声音。 多由妇女在节日和平时表演。 石臼由石板代替,流行于南方高山、黎、景颇等民族中。


  连厢棍 击奏体鸣乐器。又名“花棍”、“金钱棍”、“霸王鞭”。多用木制,为长约100厘米的棍状,两端分别装有铜钱。由一人或数人同时执棍舞蹈。 舞者或敲击身体四肢、背、肩等,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边舞边唱。历史悠久,宋辽时已有记载,流行于全国各地。


萨巴依 击奏体鸣乐器。 维吾尔族打击乐器。萨巴依为维语音译,意为“铁环”。 原用山羊角制作。 现用两根硬木棍,将其并排置两大铁环,环上又套有若干小铁环。 演奏时,右手执木棍下端摇震,碰击左手、双肩等部位,使其发声。 同时表演舞蹈,称萨巴依舞。 也用于民间乐器合奏、歌舞伴奏。

叮咚 击奏体鸣乐器。海南黎族民间打击乐器。在三脚木架上用绳索悬挂两根长约150厘米的长方形木杠。演奏时,手持两根短木棒敲击木杠的不同部位,可奏出复杂多变的节奏,声音悦耳动听。 木杠用海南特产的红麻树制作。 两根木杠构成小三度音程,双手同时敲击,可组成各种音程关系的和音。木杠也有用三至五根组成的,可奏出七声音阶。 源于驱赶野兽的工具。现已成为舞台上的独奏节目。

木鱼 击奏体鸣乐器。 原为“梵呗”(唱咏)的伴奏乐器。后流行于民间乐器合奏,为节奏乐器。多用桑木或椿木制作。 中空小口,刻为鱼形。体高约8至16厘米,用木槌敲击发声。近年来,已在民族乐队中使用。 一般用大、小两只,或大小不等的成套木鱼。


  烟盒 击奏体鸣乐器。彝族、哈尼族打击乐器。 原为盛放烟丝的用具,可用手指弹击烟盒面发声。 后经过美化,为乐器和舞蹈道具。 多采用当地产水冬瓜木、梧桐木制作。状如圆形的小帽盒,涂朱漆,周围有银饰,边沿系珠练及银铃。 用于民间舞蹈“跳弦”。 舞时,打开烟盒,人手各执一副,边弹边跳,每当翻腕亮肘时弹奏烟盒,与动作合拍,声音清脆。

竹筒 击奏体鸣乐器。 基诺族打击乐器。 基诺语又称“布姑”,原为狩猎工具。 将竹筒削成斜面,正面开一条宽1厘米的直缝,下端留有竹节。 由四至七个构成一组,每个筒高约20至40厘米,筒径约5至7厘米。 演奏时,一人坐地击奏,可奏出五声音阶。 用于喜庆娱乐时的歌舞伴奏。

响盏 击奏体鸣乐器。 福建“南曲”伴奏乐器。 将一直径约5厘米的小锣,置于细竹篾编织的小竹筐中,用小槌敲击。 声音清亮,用以烘托戏剧气氛。


  填臻 击奏体鸣乐器。 道教音乐所用乐器。 又名“联钻”。 用一面直径8.9厘米和一面直径6.4厘米的小铜锣,系于长方桌形木架上,小槌敲击发声。

镲 击奏体鸣乐器。 又称“小镲”、“铰子”,通常指钹之小者。 直径约15至20厘米。 在戏曲、民间娱乐活动中广泛应用。


  哈尔虎 击奏体鸣乐器。 木制,长约33厘米。一木柄上装两圆框,直径为12厘米左右。 圆框均分为六格,每两格间用铁丝穿铜钱,稍摇动,铜钱碰击木框发声。用于民间喜庆娱乐活动。流行于山东北部惠民、商河一带民间。


  绰板 击奏体鸣乐器,古代拍板的一种。 唐代玄宗时,梨园乐工黄幡绰因善奏拍板,后称为绰板。


  斯尔得马克 击奏体鸣乐器。 哈萨克语音译,意为“猫头鹰音”。 哈萨克族民间打击乐器。 在一块木板上钉有六串金属片,一端用猫头鹰毛做装饰。 演奏时,手持一端,按音乐节奏碰撞发声。 用于民间娱乐或歌舞伴奏。流行于新疆北部。


  斯图 击奏膜鸣乐器。 又称“斯巴”,基诺语音译,意为“木鼓”。基诺族民间打击乐器。 用木质坚硬不易裂原木凿成。 圆柱形,中空;长约150厘米,直径约为50—70厘米。 两端用牛皮蒙面。 距鼓面约10厘米处,每端各开一方孔,系一绳环,做穿杠抬鼓用。基诺族视为神圣之物,平时严禁敲击,只在逢年节、祭祖时方可击奏。击鼓时,须先采鲜花装饰。置于方形架上或扛抬游行。男女持鲜花歌舞。


  棍棍音 击奏体鸣乐器。哈萨克民间打击乐器。 流行于新疆北部。 用金属制成外壳,圆形,内装十二串金属环,碰之发声。 用于歌舞伴奏。


  浪赛 击奏膜鸣乐器。 黎语侾方言音译,意为“黎鼓”。 黎族民间打击乐器。用独格木凿空作鼓身,蒙鹿皮或牛皮,两端边沿用丁字形木签交错钉入鼓腔,以固定鼓面。 击鼓时,鼓腔中的丁字形木签随敲击的轻重而震动。 鼓面绘有人或鸟兽图案。鼓槌用硬木制成。 鼓声可传5至6公里以外。 用于庆贺丰收、乔迁新居、仪式等。传为黎峒先人焚木取火时,木烧成中空,叩之有声。后以此击之为聚众信号。后发展为敲击乐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