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乐器渊源 >重理弦索待知音|3月29日下午在三智文化书院举行古琴讲座

重理弦索待知音|3月29日下午在三智文化书院举行古琴讲座

2022-06-22 19:37:19

关于举办3月雅集活动的通知

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定于3月29日下午2点,在三智文化书院(北京市颐和园北宫门33号,地铁北宫门站A出口)举行古琴讲座。本次讲座由我会理事吴跃华主讲。讲座内容以古琴张弦调音系统的维护为题,包括弦、蝇头、琴轸、绒扣、调音所涉及的各类问题故障及处理办法,包括改良琴轸的介绍及使用,题目是:《重理弦索待知音——古琴调音系统的维护》。

吴跃华,字非我,江苏南京人,60岁。原高德软件有限公司副总裁,古琴研究者,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乐器学会古琴学术委员会理事和我会理事。

吴先生近年来致力于古琴琴轸的起源、演变与改良的研究,在北京、上海、旧金山、纽约等地进行过十余场相关学术讲座,其论文被选入“2016第十届国际音乐考古大会”,并在《乐器》及《中国音乐学》等杂志发表《古琴琴轸的改良》和《上古琴轸的形制和原理考略》等文,是中国首位对琴轸这一领域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

吴先生发明了能保持古琴传统外观的机械琴轸“璇玑琴轸”,以及琴弦打结工具“璇玑蝶引”,并获国家专利。第十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银奖。

欢迎本会会员和社会各界琴家、研究者和爱好者出席。


报名信息



时间&地点

3月29日下午2点

三智文化书院


限额说明

公开名额仅限50位,额满报名为止


报名方式

添加微信:13810911515(备注报名)

提供您的:姓名 电话 参加人数


详细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北宫门33号

四号线北宫门地铁站A出口北50米



古琴琴轸的改良

吴跃华


(原载《乐器》杂志2015年第三期,现增补原删节部分)


琴轸,是古琴上用来调整琴弦张力,改变音高的旋轴。《史记•天官书》注曰:“琴下转弦者谓之轸”。传统的古琴琴轸,是依靠绞紧或放松连接琴弦的绒扣,使之伸长或缩短来带动琴弦张弛的。据出土文物及相关学者考证,利用这种“绞绳式”原理进行调音的古琴琴轸,至少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不但比古琴形制的确立时间还早,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仅见于中国的古琴。古琴琴轸结构紧凑,轻巧简单,外形简洁并且藏而不露,在当时条件下无疑是一项独具特色的创造,完全能够满足功能上的基本需要。


为什么要改良琴轸

但是,古琴传统琴轸的结构特点也使得其存在容易跑弦、调音范围小和拧动困难这三个主要问题。

首先,传统琴轸依靠琴轸端面与轸池板之间的摩擦力来阻止琴轸打滑退转。但随着绒扣被逐渐绞紧,绒扣对琴轸的反向扭矩不断增大。在反向扭矩增大到足以克服琴轸端面与轸池板之间的静摩擦力矩时,琴轸就会发生突然打滑退转。

其次,琴轸端面与轸池板之间一方面需要较大的摩擦力以阻止琴轸打滑退转,另一方面又要求比较容易地拧动琴轸,方便调音。这两个要求其实是互相矛盾的,难以两全。因此为了防止打滑跑弦,将轸池板表面做的较为粗糙,甚至在琴轸与轸池板之间滴水或抹上松香粉以加大摩擦力,但这又导致拧动吃力,使得部分女性或少儿难以胜任。

最后,由于绒扣被拧紧的程度受到一定限制,因此传统琴轸的调节行程较短,调音范围较小,往往只能在一个大二度之内调整。

历代琴人都曾经或多或少地受到上述问题的困扰。但是,古琴作为一种文人雅士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个人化乐器,对于上弦调音的效率和可靠性的改善要求并不迫切。而中国文人雅士千百年来一以贯之的尚古风气,也使得人们倾向于不去做出改变。当然更重要的是,实际上也没有更好的、既能避免问题又能保护传统的解决方案。

近现代琴轸改良概述

随着近现代以来西洋乐器的引入、五十年代民族乐器的发展,特别是古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使得古琴的功能和角色脱离了传统的局限,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促使人们对古琴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我曾多次目睹正式演出中因为跑弦,需要中止演出,调好音再继续弹琴的,而边弹边扳“蜻蜓结”的则更加常见。这些动作无论是在灯火辉煌、万众瞩目的舞台上,还是在讲究仪态的古琴文化传统中,都显得格外刺目和不雅。为此,不少有识之士和专家学者都曾呼吁并实际探索古琴张弦调音系统的改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民乐改革浪潮中,我们所熟悉的古琴家管平湖、吴景略、张子谦、李祥霆、田双琨、孙庆堂等,都对古琴张弦调音系统做过改良。改革开放以后,李明忠、周金国、田步高等也都对古琴的张弦调音系统进行过改良实践。据统计,1949年后大陆涉及古琴张弦调音系统改良的方案近三十种,其中包括论文九篇,实用新型专利十六件,发明专利两件。

分析前人近百年来改良琴轸的案例,其“得”在于很好地完成了功能性的要求,而其“失”却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附加了改变古琴传统外观的装置,与保护古琴传统风貌的诉求相悖;二是需要对古琴琴体进行改造,降低了实用性,无法成为被广泛采纳的方案。当然,这也与发明人只将其发明停留在产品原型或小范围试用阶段,没有尝试进行产品化发展有关。

因此改良的正确目标应该是在“不改变外观,不改造琴体”的原则下发明出一种调节范围大、操作方便和不易打滑跑弦的机械琴轸。此外,这种琴轸还应该是通用型的,能够由用户自行安装,直接替换现有传统琴轸,从而不但能够适用于新制古琴,也能够适用于现有的存量古琴。只有这样,改良的琴轸才有可能得到推广使用,这样的改良才能算是成功的。

在这样的前提下,我投入了两年多的全部业余时间和精力,开发成功了满足上述要求的机械琴轸——璇玑琴轸,并于2011年4月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同年12月获发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璇玑琴轸及其结构和原理

璇玑琴轸是一种不改变古琴传统外观,不改造古琴琴体的机械琴轸。它的特点一是稳定,彻底杜绝了打滑跑弦的现象;二是准确,调音轻松顺滑,调节行程大,能适应微调;三是实用,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替换现有传统琴轸;四是传承,安装后几乎与传统琴轸无异,其调音的位置和方式亦保持不变,外观上继承了古琴琴轸的传统美(如图一)。



图一

璇玑琴轸由轸体(包括预埋螺母)、滑动垫圈、止动垫圈、六角螺杆和新型绒扣五个部件组成(如图二)。其安装方法与传统琴轸一样,借助细绳或铁丝,将绒扣连同六角螺杆一起穿入轸池孔内即可(如图三)。为使蝇头处于岳山上的适当位置,可以直接通过拧动琴轸,对绒扣的长度进行调整。

调音时,只需拧动轸体,六角螺杆就能往复运动,从而带动绒扣调节琴弦的张力。

图二


图三

为了防止螺杆随转,将螺杆部分截面设计成六角形,与止动垫圈的六角形内孔相套合。止动垫圈一面是粗齿面,安装后紧贴在轸池板上并被弦的张力所压紧,另一面则与十分光滑的滑动垫圈接触。因此止动垫圈在轸体拧动过程中不会随轸体转动,从而也就限制了六角螺杆的转动。

璇玑琴轸利用了螺旋机构的自锁和省力原理,不会发生退转跑弦,转动灵活、准确,调节行程大,从而有效解决了传统琴轸的打滑跑弦、调音范围小、拧动困难等问题。从图三不难看出,璇玑琴轸端部的止动垫圈大部分埋入轸体之内,只有粗齿面露出轸体。因此安装在古琴上之后(图一),外观与传统琴轸并无二致,很好地保持了传统古琴的风貌。

绒扣和“蜻蜓结”也是古琴传统外观的重要部分,应该加以保留。但保留绒扣的主要困难在于大多数古琴的弦孔直径只有4毫米,六角杆的外径必须比它小。绒扣要穿过空心的六角杆,必须减少股数使之变细。我们目前所使用的“冰丝”绒扣是一种人造纤维,其强度和抗磨损能力并不高,断绒扣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再减少股数,则更加不可靠。因此,只有选择高强度的绒扣材料才能取得突破。

为寻找高强度、高耐磨度、低伸长率、不易受温湿度影响的纤维,我考察了世界三大高性能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用于第二代防弹衣,俗称凯夫拉)和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用于第三代防弹衣材料)。最终选择了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该纤维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钢的15倍),高比弹性模量,低断裂伸长率(<3.7%),抗摩擦,表面光滑,不吸湿等优良性能。用这种纤维制成的绒扣十分稳定。

产品化与推广

璇玑琴轸的原型试制完成后,经历了一年多艰难的产品化历程,从材料、工艺、零部件生产商的选择,到一系列破坏性试验,耐久性试验和稳定性试验,先后完成了两代产品化方案。2013年秋产品定型之后,我先后向陶艺、王鹏、李祥霆、龚一、田双琨、陈长林、马维衡、茅毅、沈正国、倪诗韵、吴钊、杨青、王菲、陈雷激和唐健垣等老师作了演示,获得了高度评价和热情鼓励。他们普遍认为这是目前所见最合理的改良方案,而能够在维护传统外观的前提下满足功能性的需要,则尤其可贵。2013年10月,我通过新浪博客平台举办了璇玑琴轸网上发布会,并在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之后,于2014年1月19日正式通过淘宝网店公开发售。

一年来,璇玑琴轸不但被著名琴坊和斫琴师们采纳,而且也广受各地琴友所欢迎。而璇玑琴轸调节范围大,能够适应频繁调整的特点,也使其获得了很多使用丝弦的琴友和老师们的青睐。展望2015年,在老师和朋友们的支持下,璇玑琴轸的推广有望进入加速发展的轨道。

思考和体会

通过璇玑琴轸的研发,我对民族乐器改革中的传统与创新问题,有一些思考和体会。对于民族乐器中存在的问题,往往有两个极端的看法。一种认为民族乐器太落后、太土,应作彻底的改革。而另一种则认为这些正是传统特色,不能动。而由于古琴在民族乐器中的崇高地位,一些在其他民族乐器中比较容易接受的改革,在古琴这里却尤其困难。为此,我认为,“历史地看待问题,谨慎地对待传统”,才是我们应该坚守的原则。

所谓“历史地看待问题”,就是结合对应的历史条件来看民族乐器中存在的问题。古人和今人弹琴的主体、环境、文化上的差异,决定了古今对此问题的看法和处理方式不同。不能脱离时代背景简单地厚古薄今,或者厚今薄古。古代琴人主体是文人、士大夫阶层,成年男性居多,生活节奏慢,习琴之初就接受调音、上弦的训练,甚至自己打弦、斫琴。雅集中听琴的对象往往也是琴人,更没有在音乐厅演奏的需要。他们对于处理调音系统的故障驾轻就熟,对上弦调音的效率和可靠性的改善要求并不迫切。因此,指责古琴调音系统落后、土气,其实是在以今人的标准去衡量古人。而反过来无视目前习琴群体、演奏环境上的巨大变化,反对古琴调音系统的任何改良,希望琴人都穿越到古代去生活,则也是削足适履之论。

所谓“谨慎地对待传统”,就是认真分析构成传统的外在特征和内在精神,并谨慎地加以维护,以此作为改良的限制条件。改良并不意味着无所顾忌、天马行空。任何改良都是戴着镣铐的舞蹈,都要受到一定限制,都有一些不能逾越的边界。对于古琴而言,它的传统除了形制、材料、音色、外观、演奏方式之外,还包括调音系统的操作方式和操作位置,对这些特征的保护,也是对传统的保护。

梅兰芳先生曾经说:我认为京剧艺术的思想改造和技术改造最好不要混为一谈。……。因为京剧是一种古典艺术,它有几千年的传统,因此,我们修改起来也就更要慎重,改要改得天衣无缝,让大家看不出一点痕迹来,不然的话,就一定会生硬、勉强,这样,它所达到的效果也就变小了。俗话说,“移步换形”,今天的戏剧改革工作却要做到“移步”而不“换形”。

田青先生也说:我把古琴的人文精神大胆地归纳为一个“敬”字:敬己;敬人;敬天地;敬自然;敬圣贤;敬先人;敬后人。

所以,历史地看待问题,用“谨”和“敬”态度对待传统,应该成为民族乐器改革中所遵循的原则。

我们日常语义中的“传统”,指的是历代相传的精神、制度、风俗、思想和文化等等的总和。这里的“历代相传”,实际上就是当代社会对前人传统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而不是前人传统的全部。如若不然,“裹脚”这个曾经的传统今天也要在继承之列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每当我们提到“继承传统”这四个字,实际上已经在把我们今天的价值判断带入其中了。意大利著名历史学家克罗齐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也不妨可以说,一切传统的都是当代的。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传统正是以当前的现实生活作为其参照系的。从本体论来看,传统是当代人的精神活动,是我们当前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它是变化的,是活的,是当代的。

当然,在历史长河中,一些选择被后世所抛弃,一些被抛弃的选择被后世重新拾起,而一些创新又逐渐演变成堪为后世楷模的传统,被汇入到传统的大河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璇玑琴轸所作出的改良,是否能为琴界所普遍采纳,是否能成为未来古琴的标准配件,还需要进一步接受实践和时间的考验。


杨青古琴传习中心

总部位于:北京朝阳区朝阳路锐城国际十八楼

后海学区:北京西城区后海广化寺

福建学区:古琴特色小镇龙人书院

咨询:固话(010)85752398

手机:徐老师 18810286885(微信同号)

长按此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