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乐器渊源 >对艺术养育的思考

对艺术养育的思考

2021-10-25 04:02:24

对艺术养育的思考

什么是艺术?艺术 vs 技术






应该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拥有那么多年纪特别小的“苦”琴童吧?

最后让孩子学会一门技术,恨上一门艺术。难道这不值得引起我们整个社会的深刻反思吗?






当我们讨论到什么是艺术的培养,大部分家长想到的是考级、拿证、表演,再加上冠冕堂皇的理“开发孩子兴趣,培养音乐素质”。学琴就变成了纯粹的学一门手艺,而艺术于生命的意义则放到了脑后。我们培养的是会弹琴的演奏者(拥有很好的技巧),而不是真正拥有音乐素养的艺术家。


教育远远不是上名校、找个好老师、去无数的培训班那么简单,养育是世界上最难的事,因为它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觉察。特别是觉察,觉察的前提是观察,甚至要用科学家的精神去观察孩子- 他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或者记录下孩子的状态,去反思自己和孩子。而不是孩子在玩耍和“工作”的时候,自己却在看手机。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强大的基因决定了个体差异的巨大,别人的经验不一定适合自己,所以每位父母为孩子设计独特的“产品思路/规划”,从而更需要我们的日常观察和觉察。


养育是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比如早上在大自然的声音中醒来、晚上在蜡烛和故事的陪伴进入梦乡;在白天玩耍中体验自然四季/节气/传统节日的变化(比如落叶在春夏秋冬的变化)这些都是深刻的学习,通过感官的体验能够更牢固地印在大脑里。




艺术也是种智能:认知心理学家Howard Gardner在80年代提出观察到至少有7种类型的智能:语言/言语、音乐/节奏、逻辑/数学、视觉/空间、身体/动觉、人际关系、自知/自省。





举个例子,当一个三岁的孩子听《致爱丽丝》十遍后,哭着不愿意离开音乐厅,还要听。老师只好给他找了个小录音机,他听到硬是把录音机听坏了。才三岁,怎么能听这么久?你说他不懂这个曲子吗?他对曲子的感知和理解并不弱于杰出的音乐家。难道说这些东西不重要吗?只有练琴或加减法或认字重要吗?







是什么遮住了我们的双眼?

满足大人,而非孩子的需求

扪心自问让孩子学所谓的“艺术”的真正动机是否为了满足自己的期望和虚荣心?有真正的考虑过孩子需要什么吗?当然,你可能会说,他这么小怎么知道自己的需求呢?大人往往自以为是高高在上,但真正的伟大是通过孩子的纯真、无私、灵动洗涤了我们的浮躁、功利、自大的心理历程。应该是通过孩子这把镜子,不断发现自我、修正自我、挖掘自我,并用心来为孩子做示范和表率。我们是在教育的过程中,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上带着他们的使命,你要去用心的观察发现每个孩子不一样的特质。不是大家说学xx好,xx就适合自己的孩子。

“莫扎特效应”

这是一个在1993年美国加尼福尼亚大学给大学生做的实验,研究的是听完莫扎特音乐对提高空间推理的能力,仅此而已!跟婴幼儿智力、音乐发展没有任何关系,但请看看被商业利用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所以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大人保持批判性思维至关重要。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想想看什么种子种下去就发芽,那是豆芽,凡是有着耐抗生命力的植物都需要慢慢生长(我们都知道种在海拔高生长周期长的蔬菜营养价值高。)孩子同样,是个慢养的过程,每个阶段有它独有的特点,他们需要阳光和雨水涓涓滴滴地渗透到泥土地下,滋养根部,而不是过量的肥料催熟。我们都知道“有机食物”好,那为何在养育孩子的领悟不到这一点呢?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一句多年前奶粉广告词,就这样绑架了我们的思维,完全剥夺了思考。可能我们就没有过批判性思维!2-3岁会算数代表20年后是数学天才吗?2-3岁会背唐诗宋词代表20年后拥有很强的文学造诣吗?我们的目光极其狭隘短视,把“早期教育”变成了“提前教育”,不知道“知识教育”不等于“智力教育”更不等于“能力教育”。最后培养的是高级打工仔,始终摆脱不了“生产低附加值的加工大国”身份,转型为创造力大国难上加难。为什么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世界上一半的诺贝尔奖?答案竟然是—不要过早过度开发儿童智力,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宪法禁止学前教育,我们是反其道而行不断的去破坏孩子的专注力和创造力。






从艺术中得到什么滋养?

没有一样东西比得上艺术带给孩子更多的快乐体验,但现在家长却把学习和痛苦对立起来。认为“吃的苦上苦,方为人上人”,甚至用练琴来磨练孩子的意志。那我们来理理逻辑,意志力磨练的动机来自于什么,是基于过去成功的体验和对未知的好奇,想想为何孩子沉迷于电子游戏就更好理解了,它比我们更了解如何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因为从虚幻的电子游戏中得到了正面回馈,找到自我价值,变成自我激励去寻找下一个目标。如果学习艺术让孩子累积的是痛苦、消极、目标遥不可及的体验,换成是你,你还愿意坚持吗?

自我效能感的建立

从儿童心理发展学的角度,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伦来看,孩子在6-12岁是勤奋感的建立关键期,但请注意,这个是基于成功的体验,去建立自我效能感。而不是基于用消极负面看法来激发的勤奋(比如 给孩子一个永远无法超越的榜样)。因为在14岁以前,父母和老师(又称“重要人物”的积极看待直接影响孩子自我评价和定位。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它不是盲目自信,它是自信的因。那如何去建立?这取决于过去成功的经验,是否给予及时正面的回馈。如果通过学琴不断证明自己不刻苦、不够好、缺乏天赋,久而久之就消失了。如果每次有一点小进步,都得到正面鼓励,从而提升价值感,更加热爱学琴。

亲子关系的升华

大人没有音乐基础反而创造了珍贵的亲子机会,可以和孩子一起学,让孩子也知道大人也会犯错,也是一步一步的学会的,还可以让孩子当你的小老师,同时激发了他的成就感和对学习的热情。

自控能力的锻炼

我们很喜欢去剥夺孩子的权利,不尊重孩子的感受,不会换位思考。比如 自知冷暖的权利(有种冷是我妈觉得冷);自知饱饿的权利(孩子“我吃饱了”;家长“不,你没饱”);时间管理的能力(“我规定你今天练三遍,怎么还没练完?”)等等。最后还埋冤为何孩子总是学不会。

通过“结果”学习,通过错误学习是必要的是无法替代的。这也叫体验,参与性或者自主学习。把犯错的权利还给孩子,自己去承担后果,最后在错误中成长。

对美的领悟

艺术养育永远都离不开快乐和美,离开了这两个关键基石,那就是浮于表面行尸走肉般的形式。


如何做?方式是关键

婴幼儿阶段 (0-2/3岁)

新生儿的感官系统中,听觉发育得最完整的。小婴儿的听力是异常敏锐而又非常稚嫩而脆弱的。妈妈的歌声和大自然的声音是婴幼儿最好的音乐。

童谣是最适合婴幼儿形式,其里面蕴含的韵律和节奏辅助他们建立规律的心跳和呼吸,同时建立规律的生活节奏,也培育了语言感。

如果大家念下面这首“小胖孩 上南山”的童谣,可以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念到“果果”时还可以用舌头打个响,孩子会觉得特别有趣。

甚至还可以把童谣编制以re / la音为主的儿歌;或者用木头/石头把节奏打出来。一首简单的童谣还可以通过不同材质演绎出不同的声音,或者随着节奏一起摆动。如果稍微大一些的孩子,让他们通过木偶戏(比如最简单的道具我们的手指)的方式演绎出来。输出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光是输入只是把东西塞给了孩子,有了输出才表示真正的吸收。

“小胖孩,上南山,割荆条,编着玩。编策篱(zhàoli) ,换铜钱;买小鸡,生鸡蛋;鸡蛋破,出果果;果果种,开莲蓬;莲蓬香,换蜜糖;蜜糖甜,去换蚕;蚕结茧,去换碗;碗打了,乖乖喉咙哭哑了!”

儿童阶段 (3-11/12岁)

经常听到家长说如何让孩子学琴、学阅读等等,练习这个那个,从来没有思考过如何让孩子爱上音乐、阅读等等。孩子艺术养育的第一步是让他们爱上艺术。

在儿童期阶段,孩子是通过游戏来学习的。游戏是最适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的教育方式,通过游戏发泄掉过剩的精力,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模仿和准备。这里的游戏不是狭隘的游戏,更多的是一种互动,寓教于乐的方式。

举例个例子。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为孩子们编排了舞台剧《七耳兔之寻找乐器之王》(故事大意讲的是一只长了七只耳朵的兔子如何拯救家族,每当遇到了困难,就有一种乐器来帮忙,然后认识了乐器,从而拯救了整个家族。)通过一个梦幻童真的方式向孩子介绍各种西洋乐器,孩子选出自己喜欢的乐器类型,而不是以家长认为什么乐器好而学什么,想想看孩子自己挑选的礼物能不喜欢吗?这也体现了如何建立孩子的自主独立性。

再比如,把电子游戏中的奥妙巧妙的运用在学琴上。想想看是什么让我们对于游戏如此着迷?是自我价值感不断激发着好奇感:每当打过一关,游戏给予一个及时正面的回馈,从而激发了继续作战的斗志。所以在学琴中,可以像抓小丑一样在指定的时间内把弹错的音找到;或者把一首难的曲子想象成要战胜的碉堡;诸如此类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享受其中,比如要练习多久、几遍这些永远无解的问题显得无关重要了,早就烟消云外了。



“孩子通过学琴热爱艺术,通过艺术热爱生活,通过生活体验幸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