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乐器渊源 >民族乐器丨那些我们“熟悉的陌生人”

民族乐器丨那些我们“熟悉的陌生人”

2022-03-13 23:13:42

中国民族乐器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周朝开始,人们就按照材质,将乐器分成金、石、丝、竹、匏、土、革、木,是为八音。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骨笛,仰韶文化遗址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埙,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编磬等,都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随着时代发展和文化交流,中国“八音”所涵盖的乐器也越来越多,其中有的传承至今,有的逐渐失传,有的可能如今并不为大众所熟知,古乐器往往具有多重功能,它既能用来演奏音乐,也是人们劳动生产的工具或生活器具。


下面这些流传至今的中国民族乐器,你也许没听过它们的声音,也许没见过它们的样子,也许将它们当作了其他的乐器,成了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

01

 —— 筚篥 —— 



筚篥(bì lì)起源于古代龟兹国(位于今新疆一带),也称“觱篥”、“管子”,是一种古代管乐器,也是龟兹乐中的固有乐器。后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深受各族人民喜爱。其音色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和质感,同时充满哀婉悲凉的感情色彩,故也有“悲篥”之名。


唐代宫乐图中的筚篥演奏者


唐代开元年间,有位从西域安国来的少数民族乐师叫安万善,在京城很有影响,他特别喜欢吹筚篥。一个除夕之夜,著名诗人李颀等五、六人围聚在一起饮酒,安万善为之吹筚篥助兴。龟兹古乐器婉转悠扬的乐声使众人为之入痴入迷。李颀诗兴大发,当即挥毫写下一首《听安万善吹筚篥歌》,诗中写道:


南山截竹为筚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传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晨飙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飀,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在很多古代壁画中,也常常能见到筚篥的身影,可见筚篥在当时的乐器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唐朝以后,筚篥也传入了日本,在经过一些改造变化之后,成为日本雅乐的传统乐器之一。

                         

02

—— 阮 ——


说到琵琶,想必是家喻户晓。但你可否知道,最早被中国人称作“琵琶”的,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曲颈琵琶,而是后世所称的直颈琵琶——“阮咸”。

唐朝以前,琵琶是所有弹拨乐器的总称。在秦朝,出现了一种圆身、直颈的琵琶,汉时称其“秦琵琶”。而 “竹林七贤”中的阮咸擅弹此种琵琶,故后人将其称作“阮咸”,简称“阮”。而 “琵琶”这个名字,则让给了同一时期从西域传入并在唐朝十分流行的曲颈琵琶。


阮咸(左二)


现代演奏所使用的改良阮主要分为低音阮、大阮、中阮、小阮、高音阮。而阮的古曲乐谱均已失传,现代的创新型演奏方法与阮的独特音色相结合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03

—— 箜篌 ——



相对来说,拨弦乐器箜篌对于人们来说应是比较熟悉的中国民族乐器之一,这也少不了“诗鬼”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一诗: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明代绘画中的箜篌


诗中,箜篌的声音被描绘得神乎其神;然而那一刻的声音到底如何,现在已经无从知晓。箜篌分卧式、竖式和凤首式三种。卧箜篌是起源于汉代的本土乐器;而竖箜篌则由西域传入。在古代宫廷乐中,箜篌是非常重要的乐器;在民间也广泛流传。它既可演奏和弦,又能奏出主旋律;既有竖琴的音响效果,又带着古琴与筝的韵味。


在中国盛唐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箜篌演奏艺术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中国古代的箜篌先后传入日本、朝鲜等邻国。在日本奈良东大寺的寺院中,至今还保存着两架唐代箜篌残品。但是,这件古老的乐器,从十四世纪后期便不再流行,明代之后逐渐失传。人们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



04

 —— 埙 ——


埙(xūn)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距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在“八音”中属于“土”。其最早的出现与古代先民用其模仿禽鸟名叫而进行狩猎活动有关。远古的埙由石、骨制成,而后逐渐改为陶土烧制。


  河姆渡遗址和仰韶遗址出土的、被认为最原始的陶埙均只有吹孔,而无音孔。而殷商时期的埙则有五个音孔,现代的埙则增加到了八至十一个,有葫芦埙、握埙、鸳鸯埙、子母埙等多种,样式美观,工艺精细。效果更加完整多样。


埙在历史上多用于宫廷雅乐的演奏,其生于泥土的特性更是给了它古朴醇厚的音色。尽管中途失传,但是现代出土的古埙仍激起了人们对于原始音乐的兴趣。

05

                                               —— 尺八 ——


对大多数人来说,“尺八”或许还是个比较陌生的词。它是一种传统的竹制管乐器,身长一尺八寸,故名尺八。事实上,在日本的许多现代音乐作品或者影视作品的配乐中,很多人可能都已经听过它的声音了,而却误把它当作箫或笛。不过相比之下,尺八的音色则更加苍凉悠远、空灵恬静。



尺八作为一种古老的乐器,现代在日本再度兴盛,让许多人以为尺八是日本的传统乐器。其实不然。尺八起源于中国,兴于隋唐,乃两汉羌笛演化而来,后于南宋时期由和尚觉心传至日本,成为日本古典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



尺八在中国出现后,成为宫廷乐的主要乐器之一,并不断发展,到宋代形成五孔尺八(前四后一)。但也就是在南宋以后,尺八的地位逐渐由箫、笛替代,并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最终绝迹于中国。不过另一方面,尺八在日本扎下了根。江户时代,尺八在日本得以成型。最初,它是被作为一种法器来演奏音乐;明治时代以后,尺八开始广泛普及,如今我们还能在日本的民谣演奏中见到它的身影。当下,随着越来越多新一代尺八演奏者的出现,又开始走入流行文化的视野,传回中国,走向世界。


浮世绘中的尺八演奏者


06

——贾湖骨笛——


随着《国家宝藏》的播出,贾湖骨笛也“火”了一把。骨笛是笛子的一种,也是最早的乐器。用鹫鹰翅骨制成, 常常用于独奏。是藏族青年喜爱的自娱性吹奏乐器,自周代以来,古人就常常用竹来制笛,但偶尔也采用其他材料如铜、铁、银、瓷、玉等,骨就是其中之一,只是相比于其他材料更为罕见。唐《酉阳杂俎》载:“昔晋时有人以猿骨为笛,吹之,其声清圆,绝胜竹笛。”



明代有鹤骨笛。鹤有胎仙、九皋等异称。它声调悠扬清越,好似凤鸣鹤唳。用动物肢骨制作的骨笛与传统的竹笛进行比较,就会发现骨笛音色风味是自有其独到之处的。


 在1987年,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发现了16只完整的骨笛,该笛是用鹤类长骨制成,长20多厘米,直径一厘米左右。有五孔,六孔,七孔和八孔的之分。制作规范、精美。



07

——瑟——


瑟的起源十分久远,在考古发现的弦乐器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它的出土地点集中在湖北、湖南和河南三省,并且绝大多数出自东周楚墓。其他如江苏、安徽、山东和辽宁等省,只有一点零星发现。文献记载“庖羲氏”作瑟。



传说在夏代已经有瑟了。甲骨文上的“樂” 字,上面就是“丝”字,下面是一个“木”字。瑟要用弦,那么瑟的产生应该在蚕丝出现之后。瑟弦的原料,至少有能够巢丝的技术才可能制出弦线。先秦前后的弦乐器就是琴和瑟。


另外一个推测,象琴瑟这一类乐器,可能和狩猎的弓弦有关。当然,弓弦的原料也可以用牛筋或其他动物的皮筋条制作。我们在1984年复制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瑟,最粗的几根低音弦,用的就是牛筋弦。



音乐,是无形的遗产,而乐器则是这些珍贵遗产最重要的载体。在如今东西方文化碰撞激烈的时代,我们不应舍弃这些前人智慧的结晶;传统的民族乐器应该被传承下去,在未来不断地为人们带来美好音乐体验。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相应内容


惘闻乐队  |  经典武侠片主题曲

27岁俱乐部  |  David Bowie唱片清单

日本独立音乐


后台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相应内容


惘闻乐队 | 西游记 | 爱乐之城 | 唱片清洁 |  月亮代表我的心 | 经典武侠片主题曲 | 日本独立音乐 | 27岁俱乐部 | 张国荣 | David Bowie唱片清单 | 2016年离世的16位音乐人 | 我在故宫修文物 | 莱昂纳德·科恩 | 黑胶唱片订阅 | 黑胶概念馆 | 定制黑胶唱片| 杰克.怀特 | 地下丝绒乐队 | Prince | 电台司令 | Pink Floyd | 鲍勃·迪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