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乐器渊源 >曾侯乙编钟2400年前的“中国好声音”

曾侯乙编钟2400年前的“中国好声音”

2022-06-02 03:20:59

在目前出土的同类器物里,它数量最多、重量最重、音律最全、气势最恢弘 。

4月的武汉,春山如黛。,并一同参观了湖北省博物馆。参观结束后,莫迪发了一条微博,里面写道:“该博物馆藏有中国历史文化的重大遗物。”

消失的古国,神秘的国君

给后世留下宝贵遗物,并在2400多年后,引得同为文明古国印度的总理发文赞叹的那个人。叫做曾侯乙。

1978年5月的一个凌晨,在湖北随州的擂鼓墩,一座2400多年前的古墓墓穴被考古人员打开。当墓室积水被抽干后,所有在场的人都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65件大大小小的编钟。整整齐齐地挂在木质钟架上。钟架由铜人立柱和木质横粱等组成,铜人头戴圆帽,身着彩绘长袍,腰际系带佩剑,两手平托上举,像个举重运动员。

文物陆续出土。除了这套编钟。还有大量铸造精良的漆器、青铜器、金器等上万件。其中9件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出土器物里许多带着铭文。从铭文里,考古人员确认了墓主的身份叫“曾侯乙”。然而,在史籍上,却是“查无此人”。

据考古学家研究,墓中青铜架楠木主棺重达7000公斤,墓中随葬有九鼎八簋,还有编钟等礼乐器,遵照的是周代诸侯的身份。所以墓主应是诸侯无疑。“曾侯乙”就是曾国一个名叫乙的国君。 

这个曾国,也是一个史籍上找不到的国家。在近百年来的考古发掘中,却屡屡发现以“曾”为名的诸侯国。这道谜题,已经困扰了考古学家几十年。 

近年来在湖北各地的考古发掘,慢慢解开了这道谜题。根据出土青铜器上发现的铭文。考古专家最终认定,曾国其实是“一国两名”。它的另一个名字,叫作随国。

周国初年,分封诸侯。其中。“文王四友”之一的南宫适,拯救过被商纣王软禁的周文王,后来参与了武王伐纣的战争,又辅佐了继任的周成王,是三朝元老,在西周的地位相当高。其后代被分封至江汉流域,就是史书上的姬姓随国。 

姬姓随国,当时是周天子在南方的“代理人”,控制着铜等重要资源由南向北的运输。同时还要遏制南蛮的扩张,是整个江汉流域最大的国家。它的大致范围,以随州为中心,覆盖湖北枣阳、京山、襄阳、谷城以及河南南阳盆地以南的新野一带,尤其控制着中原进入汉水流域的“随枣走廊”。是周王朝控制南方的军事要冲。

在那时,像楚国这种后世的强国,还是“群蛮”之地,其熊姓首领被周成王封为子爵,允许立国,向周天子进贡,封地只有区区50里。

到了春秋时期,周王室逐渐衰微。对于曾国来说,也从绝对优势变为只能尽力保全自我。

曾侯乙的时代,已是战国时期。墓中出土的兵器有很多,共计4700多件,种类齐全、功能强大,足以打一场局部战争。由此可见,在那个硝烟四起的群雄时代,曾侯乙也是一位非常重视军事能力的诸侯。

友情链接